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四种行为(3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3:25:40 字数作文
四种行为(3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四种行为(300字)作文

  我的爸爸曾经是个教师,所以他比常人要更懂得怎样教育孩子。

  那一次,我把邻居家的墙头砖揭了下来,自以为并没什么,而且大家都一样是这样玩的。可是我回到家之后爸爸告诉我,我这样的行为极其不好。

  在我爸的认知当中,人的所有行为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利人利己。这样的行为是社会最需要的,也是发展社会最有力的主力;

  第二类,利人不利己。这样的行为爸爸告诉我并不是凭着一股子正义感就去做,而得视情况而定,但总之来说并不好判定这种行为的可否;

  第三类,利己不利人。当今社会的主流行为,无可厚非,但此中也不可过激;

  第四类,不利己亦不利人。这是最使人唾弃的一类行为,不像其余类行为都可以视情况而下评论,这种行为几乎都可定性为最不值得取的行为。

  我从我爸爸那里获知这几种行为的定义及其对这几种行为的评定之后,仿佛我的灵魂也得以升华。

篇一:四种意识:作文教学观念与行为的嬗变

四种意识:作文教学观念与行为的嬗变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封闭的作文教学越来越暴露其明显的局限性,创新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认可,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利用平等意识、目标意识、细节意识、科研意识这四种意识指导教学,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改变以往作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困境,可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平等意识 目标意识 细节意识 科研意识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与学生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写作习惯等方面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这就要求执教者有一专多能的过硬本领,对于一个仅有语文知识的教师来说,是不能胜任的,这就要求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多学多研,具备多方面的涵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问题上长期不作为,除了有教学理念偏差,教学能力有限之外,可能还有教学意识不够到位的因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意识到位了,作文指导的方向才正确,教学设计的策略才科学,课堂教学过程才会有效。

一

平等意识是指人的人格意义上的无差别,是指人在享有人的基本权利方面所具有的法律上所认定的一致性。也就是教学活动民主化问题。因为教师也是由学生身份转变过来的,学生时代的接受心理,教师应该明白,如果教师与学生一起写作文,在人格上实现与学生平等,能让学生讲真话就是一种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地位,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与学生一起写作文,一起背作文。次数不必多,效果却很好。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很重要。每个学生都要表态。作文教学必须从师生平等开始,平等意识应该时刻挂在教师的心中,心理学认为,平等的交往是对人的尊重、信任与激励。长期以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平等意识教育几乎完全为师道尊严所代替,现在说这句话,我看一点都不过分。

作文教学应发扬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的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作文教学。在平等的基础上不断地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才能让学生从写作中真正投入、真正释放出热情,如何平等,应该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不作硬性要求,而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能让学生实现自己的表现欲和展现力,教师要求学生的,教师同样要做到,如“下水作文”和“背诵范文”。有人说,教师的写作水平与学生的兴趣程度成正比。教师应当充当‘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老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向师性”依然存在,教师还应言传身教,以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

平等意识还表现在,一个好的教师不因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亲密,也不因学生学习差、品质差而疏远,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平等相待,用他一颗真诚的心教育打动每一个学生。孔庆东如今是北大中文系教授,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之

首,但他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语文很快就学好了,也就是说,很快就进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写十万字,你还是个猴子。”作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集体,而怎样把一个集体建设成一个团队,一直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绝大多数作文兴趣小组能调用的成员人数往往远远小于班级里的总人数,原因就在于缺少凝聚力与号召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指导的学生能够加入、参与作文活动、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教师转变传统意义的教师角色,从教学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确立民主的、友善的态度,平等地接受和理解学生的各种见解,又要通过教学对话,高屋建瓴地推进整个教学过程。

二

细节意识,就是教师在发动学生的时候不能混同与学生,该把关的时候应当起主导作用,是一个班级作文活动的灵魂,教师没有发动,让学生自己写就是一句空话。我不很“放心”学生,有一些事情还是自己做好了,不要影响学生的时间,学生的时间也很宝贵,我们老师不能随意派遣学生做事情。当然,万事开头难,教师的包办到了一定阶段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做一段时间,有时候顺其自然,学生不爱写,不爱组织活动就让他们歇一歇,过一段时间换一种形式刺激学生去写。每周六下午放学后活动一个小时,每月推荐5篇优秀习作,要求有自鉴自评,同学点评,教师点评。有点评的习作容易发表和引起注意。一般是百字评语。教师订阅报纸和杂志,特别是报纸;上网查找电子邮件;到图书馆或者书店去查报刊联系方式。报纸更容易发表。书信邮寄和电子邮件并重,发电子邮件一次只能一个地址,不能添加抄送。一稿多投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要过分就是了。教师要把关,自己打印,自己发邮件,自己邮寄,让学生自己去邮寄不会落实。叫学生自己去打印作文也不现实。

这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作文的细节描写问题,另一方面是作文教学组织管理问题。作文的局部和细节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新颖的词语、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名人、一本名著都可以成为作文的“亮点”,因此,高分作文的同学都是把握语言的高手,学生作文要得到发展等级的分数,就必须重视这个问题。管理的细节问题主要是指在推荐评点学生作文的时候,要跟踪到位,把握全局,要尽心尽力地作为。因此教师可以自己做的,不要支谴学生,有时候支使学生做几件小事却产生了消极影响,因为学生的平等意识早已觉醒。教师要有包办杂务的勇气和毅力。教师对写作应当有一种激情和切实到位的指导。有名的唐惠忠老师总能在作文指导中发现细节问题。成功的细节可以极大地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写作技巧。我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抓住具体的情节进行细节刻画,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抓住具体情节进行细节刻画的方法反复训练,使之成为能力。语言优美永远是作文“出彩”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因描写而美丽,不仅记叙文、散文是这样,即便是议论文也应该如此。也许我们都习惯于在写议论文时板起面孔说教,似乎这就是议论文的特色,其实不然。因为优美的语句、丰富的联想、精当的比喻、新颖的表达,不仅使例证得以丰满,而且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一篇作文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从描写和表达手法的灵活多变中使自己的作文趋向生动形象,加强感染力。语文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很

久以前看过的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会时时浮现在眼前,历久而弥新。像祥林嫂手中的空碗,开裂的竹竿,以及她那木刻似的脸;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气。真是历历在目,甚至能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我觉得提高细节意识更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细节描写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

目标意识,就是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给自己下任务,比如我就鼓励学生争取在《德化报》和《泉州晚报》以及《海峡教育报》发表作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作文。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进步,我们的思想工作如果能让几个学生醒悟开窍起来,或者取得进步就可以说成功了。老师可以想办法感染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就好象解放军里共产党对新兵管理艺术,差不多就是刷新学生对作文的理解。作文教学还应该有前瞻意识。每一个学生都有创作的可能,潘新和老师说;“人的言语表现的需要——言语生命欲求,是潜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最本真、做活跃、最积极的动机。”树立一个好的心理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目标得体,可以让人看到前方,得到力量。目标可以随时更改。就像跳高,训练初期与后期的要求就不一样了。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时候,首先自己要有信心,要起凝聚人心的作用,树立榜样,正确引领学生。我的做法是把前几届学生的作文集和发表的刊物作个展览,让学生有组织地学习,从中得到鼓舞。这一方面,我校的课题“目标—成就感”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当然写作的目的不能单单是为了发表作文,而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写作品质、人生品质,让写作成为一种人生的必要成分与生存意义。境界需要多年的修养,需要心的营养去培育。行文有境界当是一种很高的评价。对中学生作文提出境界的要求,作为普遍的要求可能是太高了,但对一部分高材生来说,当是“恰逢其时”,因为关键时期得到人生最高的指点,当终身受用。做事想要成功,就必须树立目标。一旦有了目标,你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好作文。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想象,看到自己学好作文之后的灿烂的未来,即使他学习写作有挫折,也会坚持不懈地学下去,直到学好为止。更应该科学全面地认识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意义、作用、精神内涵。

科研意识,就是教师不能一劳永逸地坐着,要不断学习,不能吃老本,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其实是很容易让自己愉快的。教师的个人成长规划是十分有必要的。要敢于尝试,敢于碰壁。作文教学还要有科研意识。我们每位教师的思想始终处于被激活状态,始终关注教育科研发展前沿动态,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科研含量,逐步实现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课程改革就有类似的要求。刘德斌老师从任教开始就不段地写论文。教师在科研中可以得到专业的提升,教学水平同步发展。每个教师都有科研的潜能。教育论文、随笔、案例、短评、反思是一个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综合体现教育科研并非深奥,就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之中。要“用心做教育”。

许多名师的成长,如张思明、窦桂梅等,都是自己用心做教育,用心做教研,在反思中丰富,在实践中成长的专业化名教师。只要勤奋、只要用心,只要坚持,就能积累、丰富、完善自我。雷元周的启示。湖

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章庄中学田野文学社。经雷元周老师指导而发表的学生作文,近几年来有1000多篇。社员们的习作发表量也从1998年起超过100篇/年,特别是2001年竟然达到了170篇。在他学校也只有他那么多产。还有一个榜样就是江苏太仓高级中学教师唐惠忠,1995年以来已在《中小学教材教学》《教育艺术》《中学语文教学》等100多种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专业文章800余篇,100多万字。但我认为做到一定度就好,不用那么痴迷和多产。我县实验小学的梁老师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辅导学生,作文集一本一本都保存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县苏德献老师说,不能因为怕改作文就放弃了布置作文的工作,因为作文占了半壁江山。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门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创造和生产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脑力劳动。时代在进步,教师不但要成为一名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者,一名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名社会工作者,心理医生,人际关系艺术家等等,还要成为一名专家学者式的人物。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有平等意识,对话态度,反思意识、创新意识以外,还要有进行科学研究,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的精神。我以为当年胡适之先生提倡的“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吸取。如果实际问题不解决,只是完成一个个“课题”,写成一篇篇“论文”,那么,这样的科研实际意义并不大。为什么要科学研究?简单地说是要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用到教师身上;教而不思也会罔,我们认为教师是一种专业,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就不是机械重复,“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固然不行,即使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也不符合要求。我们经常看到不少中小学教师辛辛苦苦勤勤恳恳一年忙到头,结果教学效果反不好,自己累了不算,使学生也疲于奔命以至厌学。德国教育家

篇二:培养四种习惯提高作文能力论文

培养四种习惯提高作文能力

学生写作文时,不管自己是否感觉到,其所做的一切,都在表现着某种习惯。习惯是客观存在的,它随时都在学生的作文活动中起着作用。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老师对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当务之急。如果一个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那他写作就会事半功倍了。多年来,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作了以下探索:

一、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积累素材的习惯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我们知道写文章必须“言之有物”,这“物”就是人、事、景、物。

而这一些无不来自生活。观察搜集积累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联想即从眼前看到的事物、出现的景象,想到曾经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另一个事物,取其相似点或相同点,由此及彼,生发开去,进行想象思维的培养。

小学作文教学,应当摈弃好高骛远、拔苗助长的训练,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多写观察日记,多写生活作文,这样做,既可培养学生的搜集素材的习惯,又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二、培养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

学生作文必须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人、事、景、物,凭借生活中的见闻,才可能做到言之有物,事实具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生活是学生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要丰富材料,激发灵感,就得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参与其中,把作文指导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教师则可以经常组织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去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建设成就,这样学生能亲自体验,不仅能获取写作材料,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

三、培养学生多练笔、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

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于学生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

“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四、培养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教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

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师们都懂,但更要让学生们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要设法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篇三:培养四种习惯提高作文能力

培养四种习惯提高作文能力

作者:赵华奇

来源:《读写算》2013年

园,去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建设成就,这样学生能亲自体验,不仅能获取写作材料,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

三、培养学生多练笔、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于学生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四、培养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教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

受成为了写作的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