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你不会知道(6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3 14:27:27 体裁作文
你不会知道(6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你不会知道(600字)作文

  你不会知道,有时候我就在你的面前,而你却看不到我,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尤其是我还知道了你的眼睛并没有问题的时候,我的心就碎了,你什么都看得见,你看不见的只是我而已。

  飘飘荡荡,我早已不记得自己在这人世间飘荡了多少个岁月,因为时间会走,而随着时间里的东西也都会慢慢流走,最后什么也没剩下。记忆里我还记得你天真时候的傻笑,害羞时的腼腆,善良时的真情流露,可你却不记得了。我不知道记忆对于一个人来说说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当你因为不在记得我而再也看不见我的时候,我的心是痛的,这种痛不是躯体上的血肉疼痛,而是来自灵魂上的疼痛,这种疼不会因为伤口愈合而不再有痛觉,而会一直在一个隐秘的地方隐隐做痛。所以我害怕你的无视,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也变得太过恐怖。

  如果对你的期待,会是我的绝望,那么我依然会期待下去,因为我想不出我除了可以期待以外还可以做什么。每天跟着你看着你就是我一天的全部,不管你看没看见我,我都在。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你会突然看见一直默默陪伴着你的我,尽管在你眼中我依然是不存在的,但化作空气也好,是一阵风也罢!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眼睛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存在的,一切都只是虚灵幻境。我等你破阵而出的时候,那时我会在你看得见我的地方,让你看见我的存在。

  时间里你不会知道我是谁,因为我只不过是和你呼进去的空气没什么分别的存在罢了!但我从不曾离去,也不会离去,这就是我,而你不会知道。

篇一:作文与文学

首先请大家认真的考虑下我的问题 谢谢

我一直很困惑 为什么我倾注心血构思的小说在考场上只得了36分 而乱写的议论文混抒情却能得50分 而且还能得到表达流畅自然的评语 而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语句更是硬凑上去的??真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

我个人十分喜欢看小说和写小说 自忖写的小说拿去考试一定没问题 自认为微型小说所具有的一切要素我都有 当然有个扣题出人意料的结尾 可是分数上就一直没如意过(30分??)

这是不是普遍现象呢 我几乎没看到过 高考优秀作文里有小说 是我们高中生笔力不够还是什么

我发现现在抒情(个人认为是无病呻吟的那种)的人越来越多 而会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少 这是为什么 是为了分数么 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现象的发生呢 我迷惑不解

再次说下 我十分喜欢小说 尤其是小小说 是那种有思想性的小说 可是我越发不敢在考试时写??因为得不到分

最近看了遍06年优秀小说选 发现上面似乎只有3篇是歌颂“高尚情操”的 而更多的是批判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关于内容我无从借鉴 我只知道应试作文一定要写积极向上的 要是“反动”了 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以上是我关于作文的困惑 请大家给即将高考的我指条出路吧

归根结底——我是继续磨砺我的笔尖 还是 ”装作“多愁善感呢 徘徊中??

我真的喜欢小说 不忍心放弃!!可是??哎

最后最后再问下 高考阅卷时 在众多情感充沛的作文缝隙中看到一篇小说是什么感觉?

请原谅我对标点的吝啬 原因是不好按?? 在这个问题上我放上全部能拿出的积分 请求得到让我满意的答案

你不是那种老师,你不会知道的。老师们从来都是“按套路出牌”的。通常认为,抒情文(哪怕是瞎蒙乱砍的)就是表达感情的最好的文章了,就是有涉嫌抄袭的部分呢,他也给你一定的分数。可是小说就不一样了,小说里都是自己的话,自己的情感,总之一切都是自己来定的,所以一般老师就会没什么大脑的给你判很少的分数了。一般那种老师很多的,就是那种按套路出牌的,他们体会不到学生的小说里也有学生自己的对世界、对考题的理解。

至于你最后的那个问题,我想如果是给你判36的老师的话,是没什么感觉的,有的话就是“这个学生怎么写小说呢?”有这么一个疑问,然后“认真”看一遍以后,低分带过。

另外,我个人觉得,如果你真的这么喜欢写小说的话,可以多练习练习的,然后也多看看别的类型的,再适当尝试抒情文之类的文章,综合运用,效果会更好的。

提问者评价

理解万岁??哎 只能按着“仕途”走了 我暂时当当分数的走狗吧 哎??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多读名著”和“语文考试成绩提高”之间有联系,但没有一对一线性的必然的因果关系。我的意思是说“多读名著”一定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帮助,但是“多读名著”并不必然会使“语文考试成绩显著提高”,而且“语文考试成绩提高”也并不必然只是要求“多读名著”。用大白话来说,二者有关联,但它们是两码事。

首先语文考试是一种应试行为,它的依据是教材。因此名著的内容不一定被语文考试考到。

其次语文考试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古诗文、现代文的阅读和作文等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系统的学习和严格的训练才能做到。显然即使把名著倒背如流也是无法达到语文考试所应该具有的这样的高标准的要求。除非你把名著当成语文基础、阅读训练的材料来使用,那样,名著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举个浅显的例子,你写的考场作文笔法即使超过张爱玲的小说,如果走题,这篇作文恐怕得不了高分。由此看来,考场作文和写文学作品有着巨大的区别。

再次,一位学生如果要经常能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不管哪一科),都要有良好的考试习惯(例如整洁的书写、答题所要求的规范等)和过硬的考试心理(例如坚韧、细心等),多读名著恐怕不能抑或是不能直接培养、提高这些习惯和能力。

多读名著虽然不一定能绝对提高语文考试成绩,但多读名著,对于语感的培养、文章的深度理解和文学规律的把握肯定有巨大的帮助,因此,这些对语文考试肯定有益处。这就是语文教师讲的“多读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只是这些帮助能否在成绩上体现出来,关键取决你平时阅读名著和语文考试内容结合的紧

密程度。有的学生名著读得少,只要方法得当,写作水平也可以提高很快。例如,你读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你能否想到过把作者的细腻描写笔法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呢?

总结一下:你如果想提高语文考试成绩,最最主要的是依照该学科的规律学习、训练。如果真想多读些大师的作品,那就少一些“通过阅读名著提高语文考试成绩”的功利之心了。

大部分中学生都是有文学兴趣的,因此也常常会燃起文学创作的欲望,虽然他们可能并不喜欢每两三周就要进行一次的应试写作训练。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教师只关心应试写作训练,对学生的文学创作一般是不闻不问。学生在教师的应试指导下,文学兴趣得不到发扬,没了文学趣味的应试作文往往也拿不到高分,日常自由创作又写得正儿八经、毫无文采。其实,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文学创作和应试作文这两种写作形式,既不能把这二者等同起来,也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文学创作与应试作文到底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

一、写作源起不同,应试作文是别人要你写;文学创作是自己按捺不住想倾诉。

二、写作目的不同,应试作文是为了应试需要,功利非常明显。文学创作是为了情感表达需要而动笔的。

三、阅读对象不同,一个是一定要给别人读,读者是比自己年长而且比自己知识面更宽的老师;一个是不一定要有读者,如果公之于世则读者是社会老老少少的社会民众。

四、写作手法不同,应试作文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字数的写作,不允许有太多的思考,写起来应力求轻车熟路,以前写过的材料、观点等,可重复使用,力求简洁明白而又不失才华。文学创作的写作时间相对充裕,思维想象也可以展开来,因而可以写得很有文采。

篇二:你作文900字

你作文900字

你作文900字—没错,你是无知的。

我一点儿也没说错,你瞧你,那傻样儿,就好像这个世界与你隔断了。

你成天想着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这个世界都会围着你转,天真地想自己能改变世界。你不会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现实,是不会容你在这里梦里梦外的。别人照顾自己都来不及,怎么会来关心你?他们更不可能围着你转,你是公主还是皇帝?就算你是梦幻中的公主,你能让他们也都成为你忠实的奴仆?你能满足他们什么,他们就要对你万般呵护?你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弱者,一位永远在母亲的怀里,受到一点儿委屈就哇哇大哭,要别人全来安慰你的可怜虫。这样的你,又怎么可能改变世界?

你满以为懂得了许多,有个好成绩就可以支撑起这个世界,好像学会了所有,比老师,所有人都厉害。其实,你是最无知的,你难道不知道,你懂得的不过是知识海洋上的一个点儿?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更别说学富五车了。

你总以为现在的生活挺好,这就是自己将来要的,你可不知道,比尔·盖茨、理查德·布兰森是怎样闯出一片新天地的。你也许没有他们那么大的野心,觉得没必要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但你至少不该堕落,你该上进啊,更不该把视野局限得这么小啊?

你不是以为学习只是好玩吗?上课不认真,课后也不愿多复习、做功课,白花父母那么多血汗钱。你以为英语随便学几个单词就行了,还想它没必要认真学?没错,学习是要有乐趣,当你深入探讨时,是会有很多乐趣,那可比现在的似懂非懂好多了!那也是要下苦工夫的,像我,可比你好多了!

你就是一个无知的典范,可怜的人儿!

我可跟你不一样。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很现实,虽然喜欢梦幻,向往天真,但也不会因为这个而毁了自己。我不会要别人都围着我转,虽然当公主是每个女孩都有过的梦幻,但那毕竟不现实,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我干嘛还要为它去费神?我们应该自己管好自己,自己照顾好自己。

要想改变这个世界,支撑起它,是要建立在渊博的知识和无穷的智慧上的。我也深知自己知识的不够,还有太多的东西等着我去学,知道自己不够聪明,所以我疯狂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我知道自己不可能获得所有,但我仍然努力着,并以此为荣。

有太多太多,你的无知……但是,那也是我记住了你,并奋发向上着。

别不服气,我不是在说自己有多么好,你也就是这样,有什么不对吗? 其实,几年前的我,就是你,我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篇三:关于磨砺的优秀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不吃点苦可是不行的。

世上的人总会经历一番磨难,舟舟出生时患有先天残疾和智力障碍,父母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个孩子,舟舟的父亲是一名小提琴家,他总会带着舟舟去自己的乐团,家庭的熏陶下,舟舟慢慢的被这种音乐气氛感染,开始学起了小提琴,父亲见他很有天赋,便开始教他拉小提琴,没想到他拉得很好。虽然他有身体上的缺陷,可这并不会影响他什么,如今他已经被请到各个地方演奏,家喻户晓。正是因为经受了人生中最痛苦的磨难,才使他更加努力去学习、去珍惜生活,创造奇迹!

磨难就像贝壳,如果你全力冲破那坚硬的壳,就会发现无比耀眼的珍珠。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从前身为富家子弟,后曹家被抄,曹父被捕,家业衰败,尝遍人间疾苦,终著成一代名著;史铁生青年时下乡插队发生意外,下肢截瘫,不能行走,他忍受着这样的痛苦和肾衰竭的折磨,在轮椅上写出一部又一部撼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作品,成为一代文学巨匠;力克·胡哲先天患有残疾,先天缺少腿和胳膊,他从不向命运屈服,坚强的活了下来,参加冲浪等体育运动,成家立业;马云创业时,一路波折,无人支持,遭到别人的嘲讽讥

笑,可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经历了磨难,他最终创立了如今著名的阿里巴巴集团。

你不是蝴蝶,你不会知道破蛹成蝶时的艰辛和成蝶后的灿烂;你不是杜甫,你不会知道被贬途中的辛酸,无家可归、饥肠辘辘时的痛苦;你不是李白,你不会知道虽纵情山水、孑然一身,却无法填补内心的壮志踌躇。没有经历过磨难,又怎么会明白成功后的辉煌与灿烂。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不要抱怨一路坎坷,平坦的大路是准备给那些在磨难后重生的人的,也不要随意就放弃,钻石蕴藏在岩石之中,也许你再割下一刀,就能看到那无比耀眼的光芒。不经风中苦寒来,怎知梅花扑鼻香?

篇四:话题作文《倾听》

话题:倾听

精彩构思

1、倾听让我们如此美丽

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抒情散文。

倾听春天的莺歌燕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优美;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我们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壮美的境界;倾听长者的教诲,我们如坐春风;倾听朋友的诉说,我们感觉到友谊的可贵

2、倾听生命的足音

以一个残疾女孩的日记的形式,表现倾听外界声音对人的思想的影响。?

4月5日 我从手术房被推出时经过一段走廊,廊外很静,鸟儿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啊,生命!我以为我与你擦肩而过了。

4月15日 看着我残缺的右腿,想起那车祸,想起以后的生活,我流泪了??爸爸为我拿来录音机,让我听贝多芬的《命运》,那昂扬的旋律让我的泪渐渐止住了。

5月2日 今天我出院了,大街上车笛声、叫卖声响成一片。如此热闹的生活,久违了!? 3、你听!你听!

采用片断的形式,由倾听世界各地的声音表现对世上饥饿、战争等现象的关注?

一、听!非洲儿童饥饿的喊叫!有无数儿童尚未成年便已饿死,成年的也因饥饿而瘦骨嶙峋。

二、听!耶路撒冷的枪声!不同宗教的人因信仰而战,受苦的只是百姓。

一抹清辉洒下,我在盛唐繁荣之际,李白弃官而去,追逐梦想的身影。

一团烽火点燃,我在国破家亡之中,杜甫忧国忧民,无限伤感的愁心。

一曲人生唱响,我在靖康之乱之时,清照悲叹身世,情调感伤的惆怅。

历史人物那光辉照人的身影,首首耐人回味的歌

李太白在首好诗的磨练后,被召入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感慨终于走出了“隐世独居”的卑微地位,感慨终于施展抱负,人生的价值!,诗之豪情,却是为达官显贵们消遣享乐的工具!“安能使人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开心颜”的忧愁捆住了他那梦想之翼......对自由的期盼和,对诗的钟情和热爱,使他弃官而去。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好入名山游”......,忧愁已化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闲适。四处奔波,随处流浪,他人生的结局;一代诗仙,豪情满怀,他梦想的光彩!李白的诗仙之路,是曲回宛转的歌。

历代人物的生命旅途之歌,已岁月而褪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去谱写的生命之歌!

——《倾听,生命在寂寂地歌唱》

三、听!那怒吼的洪水声!它冲毁房屋,卷走百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

精彩句段

同题作文对比欣赏

例文1 风雨中,请侧耳倾听

①风雨中,我侧耳细听,听见心泉汩汩的声音。

②南方的雨总是那么绵软多情,连风也是轻悄悄的、怯生生的。一阵风,一阵风,那是江南轻柔安稳的呼吸。

③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那个南宋女词人在满腹心事地轻吟浅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润窗棂湿绫绡,这时叩在回家的青石板路上的木屐声便急促起来。一阵清脆的车铃声划过田野无边的静谧,还有一大群半大小子欢快的笑声。他们的头发微微扬起,他们的衣服被雨水氤氲成一幅古旧的水墨画。于是家家紧闭的门便“吱呀”地随之洞开,然后就是炒菜声和一阵阵的吴侬软语,演绎着千百年不变的安详和美丽。

④风雨中,请侧耳倾听,可曾听见游子心中的啜泣?

⑤风雨中,请侧耳倾听。我听不见很多的声音,但我可以听到很远。执一卷在手,泡一杯清茶,置一盏豆灯,此时心与自然、与书墨香气超常的熨帖??

⑥“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是亘古不变的忧伤与苍凉。

⑦“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没齿难渝的爱国忠贞。

⑧“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⑨“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11突然想起《听听那冷雨》○,虽是“粗头乱服”,但终究不掩国色啊! 12又想起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瓦片翻飞,落下雨檐,飞入手心,若怆然的蝴蝶,没有雨的雨季。”

13上帝说:○“我用灯红酒绿换你的风雨声。”我说:“不换。”

14上帝说:○“我用车水马龙换你的风雨声。”我说:“不换。” 15上帝说:○“原来你是幸福的。”

16风雨中,请侧耳倾听,可曾听见心的声音。

例文2 倾听自己的心跳

“我在世上走着,记忆是惟一的行李。”

——西谚 ①一个走完自己漫漫一生的人,一个经历过无数大是大非大起大落的人,一个可以用白须华发捋起智慧的人,可能早已学会用淡漠悠远的目光看喧嚣的尘世——我们称其为老人。记忆是老人守了一生的财富,所有越老越单纯的人,他们的平静恬然都来自于这笔别人无法剥夺的财富。在与暮色相伴的时候数过去的日子,听自己的心跳,是一种幸福。

②一个初入尘世的人,一个未经风雨的人,一个用懵懂目光看一切的人-——我们称其为孩子。记忆是他们即将用一生开掘的财富。在晨光中眺望未知的岁月,想象应有的心跳,亦是一种幸福。

③那么,倘若一生的记忆是可以移植的呢,倘若把老人的幸福送给孩子,让他们毋须经风雨就能知晓山是如何站成一种尊严,水是怎样淌成一脉智慧,让他们毋须见霜雪就明了是与非。善与恶,欢乐与艰辛,美丽与苦难自成怎样一种天壤之别,那幸福,还能称其为幸福吗?

④山说,不。不用你自己的脚掌试一试,你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尊严亦可以是跌倒跌伤后继续屹立,

不自己试一试,会洞悉到如此深刻吗?水说,不。不用你自己的手试一试,你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智慧亦可以是视之若拙若钝的,不亲自看一看,会理解得如此理性吗?

⑤重要的是自己。一生的宝藏属于自己,一生的开拓属于自己;开拓的艰辛属于自己;艰辛的美丽属于自己-——只能属于自己。人从一个未知来到一个美丽的星球,再归到另一个未知,属于自己的是自己的心跳。倾听中孩子才可以成熟,才可能知道风雨后新虹真正的颜色。生命是古老的,初生的记忆却很年轻;土地是古老的,每天的风却很年轻。年轻很珍贵。

⑥倾听着自己的心跳,充实着自己的记忆,用自己的左手温暖着右手,穿过风雨凋碧树的季节,穿过为伊憔悴的隘口,待一生走完,待孩子的幸福转为老人的幸福,你会于蓦然回首之间发现,原来,人生是这样变完整的,人类是这样走向文明的。

⑦试着努力倾听自己的心跳,听完如何在不同山水中的不同声音——因为,即使人的记忆可以被移植,一个完整的属于自己的人生却不能。

例文3 一起听蛙

①“庭下水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独自坐在窗前,倾听着水田中那铿锵有力的蛙鸣,宛如在欣赏一首交响曲,撼人心魄??

②我静静地听着,痴痴地看着,一切仿佛凝固起来,静谧的,幽深的,动听的??

③ 忽然一束灯光出现在水田中,他四处张望着,寻觅着,搜索着??不一会儿,他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灯光也不再惊疑不定,此时此刻他俨然一个狙击手瞄准目标一样,全神贯注,雷打不动??

④我的心也随之紧张起来,他在干什么?难道又有??不会的,我立刻否定了心中的猜疑,继续看着,祈祷着,希望刚才的那个假设永远也不会成为现实??

⑤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灯光跃动了一下,“他扑上去了!”我的心揪得更紧了。紧接着刚才那优美绝伦的蛙群大合奏没有了,只剩下那杂乱无章而又略带凄凉的蛙鸣——听着这一切,我的心“咯噔”一下,泠泠的,我的思绪变得凌乱不堪,心潮如滚滚江水开始翻涌奔腾——

⑥从那灯光的迅捷可以看得出刚才那人的举动。我的心也随着他的举动而一次次地揪着,甚至揪得很紧??结束了,该收场了,灯光离开了,我听到一声声的悲鸣随他而去,黑暗中,我仿佛看到了他那满脸堆着笑的面庞,以及他那鼓鼓的蛇皮袋。

⑦“杂光”消失了,四野里又恢复了平静,只是不再是“听取蛙声一片”热闹场面,只留下那“苛全性命”之蛙对逝去者的哀鸣,似乎在吟诵着“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欲别故乡难”。

⑧倾听着凄戚的蛙鸣,一股冲动冲击着我的心灵,难道人们就不能坐下来与我一起听蛙吗?难道非要听那蛙痛苦的鸣叫吗?难道还要听那农药带来的痛楚心扉的呻吟吗?难道??

⑨人类啊,让我们都静下心来,一起倾听那欢快的蛙鸣吧,倾听那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吧??

例文4

倾听昭君

①打开收音机,一曲千回百转、催人愁肠的《出塞曲》流淌着,流淌到我的心底。

②汉室的无能是热血儿女们的悲剧,王昭君盈盈站起,于是这个羸弱的女子扭转了时代悲剧的宿命。

③篱笆外的古道,谁在用琵琶弹奏了一曲《出塞曲》?在历史的迷雾中,这声音回响了多少年多少代?一个美丽女子的青春在迷雾中黯淡、消逝,从而一个朝代得以在迷雾中安身。

④昭君啊,出塞的那条路上,草尖可曾闪烁你坚毅的泪水?那马蹄下滚滚烟尘可曾托满你无尽的辛酸? ⑤没有再多的言语,昭君,你像一把宝刀,将异族的野狼拒之家门外,我想象不到你有多勇敢。

⑥为了汉室,你走出少女的香闺,融入茫茫大漠;你走出少女的憧憬,走进贫穷的生活;你脱去少女的幼稚,活成一堵坚实的墙;你洗去少女的纯真,化成一根顽强的带。

⑦你的美,是上天鬼斧神工的艺术,你用艺术遮挡住冷冷刀锋;你用艺术将两个民族联系在一起,而你自己,何去何从?

⑧那茫茫大漠中,是你茕茕孑立的身影吗,昭君?驼铃声渐渐远去,你的身影在朦胧中逐渐消失,你背负着的是一种责任,一种美丽,那伤感的《出塞曲》是你在弹奏吗,昭君?我听到了。哦,美丽的昭君,顽强的昭君,传奇的昭君,你听到了风沙中的赞歌了吗? ⑨“没有人看到过你的绝色姿容, ⑩ 却没有人怀疑过你的美,

11你是汉室的一种长矛或一种弯刀, ○

12抵御异族的男儿的野心, ○

13避免生灵涂炭的破裂, ○14一曲《出塞曲》,我听到了,那是千年前你的呼唤,是思乡,是慨叹,是惆怅,是勇敢与坚强!

例文5 一则未发的讣告

①那年秋天,我大学毕业,兴高采烈地去西部一家报社做实习记者。因为是新手,我只能报道婚嫁、讣闻以

及儿童拼写比赛。平淡如水的日子,使我对那些冲锋陷阵、冒险抢下重大新闻的无冕之王羡慕不已,尤其是每月获得“最佳记者奖”的同事,他们的经历充满了刺激、惊险和耀眼的光辉,与我的工作大相径庭。

②一天下午,讣闻专线的电话铃声大作。“博林顿日报社。”我拿起话筒机械地说。“哦,您好!我??要发一个讣告。”对方口齿似乎不太伶俐。翻开笔记本,我按部就班地问着写讣告栏目需要的信息:“逝者姓名?” ③“乔·布莱斯。”

④我有种异样的感觉,他和其他发讣告的人不同,态度不是悲伤,也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说不出的迷茫和绝望。

⑤“死因?”我又问。

⑥“一氧化碳中毒。”

⑦“逝世时间?”

⑧隔很久,他才回答:“嗯,具体时间我还不知道??反正快了。”发音愈加含混不清。

⑨电光石火之间,我猜到了答案,但仍故作镇定地问:“您的姓名?” ⑩“乔??乔·布莱斯。”

11虽然有思想准备,但我的心还是狂跳不止,我一边向同事做手势,一边竭力保持冷静:“乔,告诉我,一氧化碳是从哪儿来的?”

○12“我拧开煤气??没点火??我很困,还有别的问题吗?”他的声音显得疲惫不堪。我知道煤气已经开始起作用了,时间紧迫。幸好编辑注意到我的手势,向这边走来。我示意他不要说话,在笔记本上颤抖地写下:“这人要自杀!”编辑马上会意,用口型告诉我:“我去报警,尽量在电话里拖时间。”

13我的神经略微松弛,大脑随即飞快转动。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而我有可能就掌握着乔·布莱斯生命中重要的一环。我若失手,故事便成为悲剧。“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但我还需要一些信息,您愿意帮助我吗?”我用最甜美最和缓的声调说,尽量让乔在线上多待会儿,保持清醒。我知道,他一旦睡着,就再也不会醒来。乔告诉我,他失业了,妻子因此离开了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乔断断续续地说。

14编辑向我点点头,意思是警车已经出发。同事们安静而焦急地看着我。话筒那端的声音越来越难分辨,我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乔对面,集中精神听他说话。一秒钟仿佛一小时那么漫长。我不时地说:“乔,我在听,

请继续讲。”“等??等??等一下??”“扑通!”乔好像摔倒了,话筒中一片死寂。我攥紧拳头大喊:“上帝,不要让他死去!乔,坚持住!”突然我听到警笛声、救护车声、敲门声,随后是玻璃破碎的声音。救援人员终于赶到了。一个陌生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我是警察。您是谁?”我把身份告诉他,然后鼓起勇气问:“乔怎么样?”

15“屋子里到处都是煤气,十分危险,我们这就要撤出。谢谢您及时报警,病人还有救。”我挂上电话,眼泪夺眶而出,只挤出三个字:“还有救。”顿时掌声、欢呼声从编辑部各个角落传来,我们一边擦眼泪,一边互相拥抱、握手。

16月末总结会上,总编宣布当月的“最佳记者奖”——是我!太不可思议了。看到我惊讶的神情,一位王牌记者说:“你当之无愧。如果那天是我接电话,我肯定不会注意到乔要自杀。”

17“我什么也没做呀,我只不过听他说话??” ○

18那位记者微笑着拍了拍我的肩:“倾听是多么罕有的美德啊!”

例文6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①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③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屈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④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⑤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⑥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⑦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⑧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例文7 倾听

①如果雄辩可以得天下的话,倾听能够守天下。

②雄辩所能展示的风光,无论有多强的感染力,仍免不了语言的局限。倾听则能够在滔滔的话语瀑布中发现一个人隐秘的心语。

③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了解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

④倾听需要一种定力。

⑤心浮气躁的人,也是耳目闭塞的人,有多少生活的真谛离他们远去,如同悭吝的人没有朋友。浮躁的人不善倾听,是因为没有一副胸怀容进别人的声音。他们急于表达,如同建设一处又一处半途而废的工程。

⑥一个人最不了解的其实是自己。人们只了解自己的欲望,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只了解自己的所缺,不了解自己的所有;只了解自己的容貌,不了解自己的形象。为此,要学会倾听,它像澡堂里面的镜子,茫茫雾气凝为水珠淌下来之后,镜里就有真容。

⑦倾听还是听你内心的声音。

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遭逢大事的时刻,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如神示,导引迷路的人走出森林。人只有在最倾力思考的时刻,才会听到内心的声音。心灵在宁静的时刻,才拨奏琴弦。

⑨梭罗在瓦尔登湖独自一人居住了两年。他那些精美的文字,恰是返璞归真之后所记录的内心的声音。梭罗、惠特曼、泰戈尔都是内心声音的伟大的倾听者,他们作品的价值并不逊于那些伟大的雄辩者,譬如巴尔扎克、雨果、普鲁斯特。

⑩出入庙堂者,民声不可不听。耳无民声,则心无社稷,下台的日子也就很近了。身在江湖者,潮音不可不听。潮音,不外时代潮流之音。它固然喧哗乱耳,虚实混杂,但善听者,必得风气之先,永不落伍。

11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的倾听者能从中听到财富与机遇的脚步声??

例文8 倾听历史的心跳

①一直在崇尚、向往着历史中那片诗词并发的芳草地。当李清照带着“人比黄花瘦”的容颜从历史中向我走来;当岳飞的《满江红》激荡起我满腔的热血??我的心中便荡起阵阵激流。宋词,那古老的精华,已融进我的生命。

②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过:“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我不往崇尚那种“美人”,也更没有那种精通诗词文赋的文人雅量。我只是用自己的心往咀嚼,往品味那或婉转缠绵,或雄浑悲壮的潜伏词魂,在默默中倾听历史的心跳,让自己的血液流淌得更加奔放。

③喜欢宋词,很欣赏它的那种明快的韵律。如蒋捷的“何日回家洗客袍,银字笙调,金字香烧,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字字清新隽永,绕耳不尽,让人忍不住地对此喜爱有加。

④若领略了婉约派的似水柔情,便会深深地喜欢上它们的那种欲说还休,十咏三叹的韵味。才子柳永的《雨霖铃》便算得上是部经典之作。“??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往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触龙颜而遭贬,不得不离开繁华的京都,登船离开时,回看一眼这座让他失意,又爱又恨的都城,万般愁绪,万般滋味便涌上心头。无奈中,只有一任肝肠寸断。柳永的身影消失在苍茫的历史中,但是,他的灵魂却在每一句词中,冲破历史的尘芥,永世长存下来。

⑤在感叹婉约派的清丽、蕴藉、缠绵之余,更不免赞叹豪放派的雄浑壮阔和沉郁苍凉。从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精忠报国的壮怀激烈,到苏轼的“一樽还酹江月,纵观千古豪情”;从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看,射天狼”的热血之誓,到辛弃疾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铮铮铁骨,字字铿锵,句句雄壮,让每一个人都倍增爱国之热情,倍感一眶之热泪。

⑥无羁地吟哦,醉到了世世的楚楚衣冠,撼动了代代的凡夫俗心。历史抚平了风涌乍起的波浪,吹干了沙场上映日而辉的英雄鲜血,但是,它却不能带走那些融进人们生命灵魂的菁华。

⑦在回看中,在历史心脏强有力的跳动声中,我默默地专心灵往倾听,往找寻,往欣赏,往感受那历万世而不朽的词魂

例文9 倾听花开的声音

女人如花花似梦。

——《女人花》

女人如花,花开有声。

花开之声,是勇敢与坚强,让人敬佩;

花开之声,是美丽与气质,让人倾倒; 花开之声,是智慧与善良,让人让人心醉。

花木兰——木棉

“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花季少女,人们常常惊叹她的美丽、纯洁、善良和娇艳。而花木兰却以勇敢与坚强生动地演绎了绝代巾帼英雄的风采。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一身戎装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我们看到的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梳理云鬓,秋波顾盼流转,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这二者在花木兰身上的统一,世世代代向人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中国女性的伟大、坚韧与温情。木棉花,英雄之花,最能够代表花木兰的坚强勇敢,花开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沸腾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热血。

李清照——梅花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朵女儿花。”

李清照,我最喜欢的词人,最崇拜的才女。她气质高贵,视界开阔,相自成一家(相信貌也不凡)。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柄青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我喜欢她,喜欢她“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天真,喜欢她“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的哀愁,喜欢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痴情,更喜欢她怒斥权贵以诗名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她,有梅花的美丽,有梅花的高洁,有梅花的气质。

宋庆龄——菊花

“她一生无私无畏,执着追求。她的高风亮节和坦荡胸怀为我国各民族人民所敬仰。”

宋庆龄,为共和国贡献颇多的人。她为国共两党实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