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学上表皮的定义 出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7:52:49

关于生物学上表皮的定义 出处
关于生物学上表皮的定义 出处

关于生物学上表皮的定义 出处
释义: ①人和动物皮肤的外层.由胚胎时期外胚层形成.具有抗摩擦和抗损伤的作用. ②植物初生组织表面的细胞层.一般由单层、无色而扁平的活细胞构成.它是植物体和外界环境接触的最外层细胞.
基本解释 :[epidermis;cuticle] 动物体和植物体的最表面被覆层
详细解释 :1. 动、植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
成人表皮主要由三种细胞构成,除角质形成细胞外,还包括黑素细胞(melanocyte)和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此外,在某些部位还存在默克尔细胞(Merkcl Cell).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是一种不断分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其分化的最终阶是形成角蛋白(keratin).目前已鉴定出多种角蛋白基因,主要包括酸性和碱性两大类角蛋白基因.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从内向外可将其分为五层.基底细胞层(basal cell layer)又称生发层,为一层柱状上皮,位于表皮最下层,正常情况下大约有30%的基底细胞进入分裂象.主要产生新的表皮细胞.棘细胞层(pricklC ccu layer)一般由4—8层多角形带棘突的细胞组成.下部的棘细胞也有分裂功能,可参与创伤愈合.上部的棘细胞渐趋扁平,与颗粒层细胞相连.棘细胞胞浆内的张力微丝较基底细胞的为多,是向角化发展的过程.颗粒层(stratumgranulosum)一般为2—4层梭形细胞,是进一步向角质层分化的细胞.角质层增厚时颗粒层也相应地增厚.这些细胞中有较多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keratohyaline granules).细胞核和细胞器在颗粒层中溶解.透明层(stratum lucid—um)仅旦于手掌和足跖表皮,是角质层的前期.为2—3层扁平、境界不清、无核、紧密相连的细胞.角质层(stratum corneum)是由4—8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所组成的保护层.其细胞器已经溶解,水分丢失,细胞膜变厚,细胞中充满了由透明角质颗粒分解而产生的含硫的基质与张力微丝招融合而成的软纤维性蛋白,即角蛋白.
表皮细胞通过时间和表皮更替时间
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成熟表现为从基底层到向角质层的逐渐移行.在单一移行过程中,角质形成;阻胞的形状和功能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从单层柱状上皮的基底层到扁平的细胞核消失的角质层.新生的基底细胞进入棘细胞层,然后上移到颗粒层的最上层,约需14天;再通过角质层而脱落下来又霈14天,共28天,称表皮细胞通过时间(transit time),如果加上基底细胞的分裂周期13-19天,共约41一47天,称为表皮更替时间(turn ovel.timc).了解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动力学特性对理解某些皮肤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重要.在银屑病患者,基底细胞分裂周期缩短为37.5小时,表皮更替时间也缩短到8~10天细胞不被部分这个并发出成熟,因此形成角化不全,临床表现为大量鳞屑.
桥粒(dcsmosomes)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借助桥粒互相连接,光镜下的桥粒呈棘刺状,电镜下可见中央层(cerltralstratum)和附着斑(attachment plaquc),其上有张力微丝(tonofilament附着.桥粒主要由桥粒(desmosomallcorc)和桥粒斑(desmosomalplaqtlc)两类蛋白组成.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自基底层向上移行,故有人认为桥粒可以分开并重新形成.张力微丝是角蛋白的前身,它对保持细胞的形态起重要作用,也是形成角蛋白的重要成分.桥粒的作用是维持细胞间的连接,一旦桥粒受到破坏,则会引起角质形成细胞的松解而出现表皮内疱,如天疱疹.
表皮下基底膜带
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接由向真皮伸入的表皮脚(epidermal ridges or pegs)和向表皮伸人的真皮乳头(dermal papilkae)浪状互相镶嵌而成.用PAS染色,在表皮与真空交界处可见含有糖蛋白的红染带,称为表皮下基底膜带(subeoithelial basement membranezone).电镜下该带分为四层:①基底细胞膜,包括半桥粒(hemidesmosome、附着斑和基底层下致密板);②透明板(lamina lucida)为厚约30—40mm的电子透明带;含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③基底板(basal lamina),又称致密板(1arrdm densa),为35—45nm厚的电子致密带,系光镜下的基底膜,主要由Ⅳ型胶原组成;④致密板下带,主要由胶原纤(collagenfibril) 和锚状纤维(Anchoring fibril)组成,后者的主要成分是Ⅶ型胶原.了解表皮下基底膜带的结构将有助于理解气天性和后天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基底细胞底部的细胞膜上只有半个桥粒状结构,称之为半桥粒(henli-desmosome).许多纤细的纤维将半桥粒与其下的真皮胶原纤维结合起来,故正常表皮与真皮间的连接是比较角化过程 角蛋白是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后的最终产物,其功能主要是抵抗机械性、理化因素和微生物的侵袭.对机体起到防护作用.角蛋白是一个大家族,其中有30余种,按照其基因可以分为两大类,碱性的工型和酸性的Ⅱ型角蛋白.角蛋白一般成对存在,分别包含工型和Ⅱ型各一种角蛋白.在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中主要是角蛋白K5和K14,随着细胞向上逐渐分化,到颗粒层和角质层则被角蛋白Kl和Kl.替代.在银屑病等表皮增生过度性疾病中则可见到角蛋白K6和K16.单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和大疱性红皮病性鱼鳞病均与角蛋白基因突变有关.
黑素细胞
位于基底层中,约占基底层细胞的1%.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黑素(mclanin).黑素细胞借助其较多的树枝突起,向邻近的一些基底细胞和棘细胞输送黑素颗粒.每个黑素细胞借助树枝状突起可与大约36个角质形成细胞接触,形成表皮黑素单位.用银染色及DOPA反应可示其胞浆及树枝状突起中有黑素小体(melanosome).其中富含酪氨酸酶,黑素即在此小体中合成.角质形成细胞吞噬经黑素细胞树突输送来的黑素颗粒,后者在基底层细胞核上方较多,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肤色的差异主要与黑素细胞产生黑素的数量有关而与黑素细胞的数目无关.黑素细胞在暴露部位如面部及乳晕、腋窝、生殖器、会阴部等处较多.
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
为一种树枝状细胞,主要分布于棘细胞间,占表皮细胞的3%一5%.氯化金染色可见树枝状突起,s00、CDl及Atp酶染色阳性,DOPA染色阴性,无桥粒.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其胞浆中有呈网球拍状的颗粒(Birbeck granule).其麦面具有C3b和IgG、IgE的Fc受体,携带HLA-DR、-DP和-DQ抗原.现已证实它起源于骨髓而进入表皮,属于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它与移植排斥、原发接触致敏和免疫监视等许多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是一种重要的.有吞噬作用并能加工及递呈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
默克尔细胞(Merkel’s cell)
接近基底层,不分枝,与角质形成细胞之间有桥粒相连.脑浆中有一些椭圆形颗粒,颗粒中含有神经介质.这种细胞多见于掌跖、指趾、口唇及生殖器、毛囊等部位,推测其功能与皮肤的精细触觉有关.

裸子植物表皮:一层厚壁组织的表皮细胞,胞腔很少,强烈木质化,气孔纵向排列,保卫细胞下陷到下皮层中,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均有不均匀加厚并木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