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践标准与实用主义的比较
时践标准与实用主义的比较
时践标准与实用主义的比较
时践标准与实用主义的比较
实践标准与实用主义真理标准之比较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实践标准.
检验和判断事物对于社会生产力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需要一定的标准,而不能用任何逻辑推理或理性思维的方法来完成,只能用实践的方法去检验.实践是指人们在主观意识指导下,不断改造客观世界获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现实活动,它的客观目的就是维持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真善美的最终判断标准”还有另一种表述形式:“实践是检验真善美(或假恶丑)的最终客观标准”.通常把前一种表述方式称为“生产力标准”,后一种表述方式称为“实践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实践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体现,“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抽象形式.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是确定的?认识究竟正确不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从现实的角度看,凡是经过实践证实了的认识,都是客观真理,凡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谬误;从发展的角度看,一切尚未被检验的认识,迟早一定会受到实践的检验,一切真理终究会被证实,一切谬误终究会被实践所否定.
为什么说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呢?这是因为,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对于认识检验的广度和深度又都是有局限性的,它在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认识.因而它又是相对的,即不确定的.列宁认为,实践标准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
因此说,实践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只有承认这一点,才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是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辨证统一的观点,就是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也就是真理发展的观点.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考验.毛主席指出:“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又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论》)故此,坚持实践标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的绝对主义,又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对实践标准有了一定认识后我们再看看什么是实用主义标准.
实用主义”是pragmatism的汉译,其本义近于语用主义,它把抽象的概念与实践联系起来,把真理和意义建立在实践与行动之上. 皮尔士在哈佛讲座第一讲“实用主义的原则”(1903)中说,“有一个逻辑原则我叫做实用主义,这个名称出于多种理由和考虑.采用它作为我的多数思想的指南之后,我对它的了解随着年月的增长日益加深,我发现,我对它的重要性的感觉也越来越加深.如果它是真的,那么,毫无疑问,它是一个有着非凡效力的工具.” (The Maxim of Pragmatism,EP., vol.2, 133)可以说,实用主义原则是皮尔士哲学的第一原理,也是把他的哲学统一起来的基本观念. 1878年,皮尔士在Popular Science Monthly发表How to make our ideas clear, 建立了他的意义理论的基本框架.
可见,实用主义主要是一种意义理论,这种理论的特点在于把意义同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皮尔士的意义理论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不是像唯名论者直接用具体来解释抽象,而通过一个中介,即实践或行动,把抽象化为具体,这就是把第二性作为第一性与第三性的桥梁.第二,这个原则后来被皮尔士进一步扩大为符号学理论.第三,皮尔士强调,可以设想的后果、可感觉的效果等,并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在手稿中,皮尔士为此写了两页长的补充说明.“个人主义和错误是同一回事.同时,我们知道,只要人是孤立的,他就是残缺的,他本质上是社会的可能成员.尤其重要的是,个人的经验如果孤立起来,就什么也不是.如果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我们就称之为幻觉,必须考虑的不是‘我的’经验,而是‘我们的’经验.”第四,实用主义与操作主义、实证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Milton K. Munitz的《当代分析哲学》第一章就是皮尔士的意义理论.第五,维特根斯后期哲学有一个格言:意义在于用法.这一格言是语用学的核心,也是与实用主义的意义理论一致的.
以多元文化共存,而以追求价值、利益为其文化衡量标准的美国文化背景为实用主义的产生滋生了土壤.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以追求最大利益为最高的追求,“对主体的活动的有效和无效、成功和失败超越了任何文化传统或思想原则,而被当作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
实践标准和实用主义标准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虽然实用主义也十分强调“实践”的意义,但是它所说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用主义否认实践的客观性,甚至否认实践对象的客观性,把实践等同于主观经验;否认客观规律对实践的制约,把实践的能动性夸大为人的主观随意创造;否认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把实践当作个人生物式地应付环境的行为;把在实践中取得对个人有用的效果,看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完全不考虑认识内容是否和客观相符合.因此,实用主义的实践观是一种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其次,虽然人们掌握了真理,是能够指导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给人们带来利益的.不过,真理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的威力,给人们带来利益,是因为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符合于客观实际.但是决不能如实用主义者那样把凡是能够满足某些人主观需要的,对于个人有用的、有效果的、能带来利益的东西,都叫做真理.投机家、冒险者,骗子手的谎言和谬论,有时也会产生某种效果,攫取到某些利益,但是,谎言和谬论永远不会成为真理.有的资产阶级哲学家甚至声称:“真理就是不断重复着的谎言.”这就一语道破了主观真理论的实质,充分暴露了这种反动哲学的腐朽性.
再次,从实用主义真理观思想上说,它具有折中调和的性质,具有了非理性主义特别是人本主义的特征.在真理观上,实用主义强调真理的形成,获得真理的过程,人的创造性以及真理结果的“合理性”.大家知道,人们的认识,符合于客观规律的就是真理.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没有完结,就是承认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或最终完成.就是承认由于历史的、认识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的认识可能犯错误,需要由实践来检验.
总之,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实用主义真理观着重强调知识对人自身利益的关注,用威廉.詹姆士的话说就是“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有用与真理是同一的. 然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是实用主义所不能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