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梗概1500字
时间简史梗概1500字
时间简史梗概1500字
时间简史梗概1500字
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中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中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午时三刻,按照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1]
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1]
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24分钟.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格林尼治时间:
亦称“世界时”.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不光是天文学家使用格林尼治时间,就是在新闻报刊上也经常出现这个名词.我们知道各地都有各地的地方时间.如果对国际上某一重大事情,用地方时间来记录,就会感到复杂不便.而且将来日子一长容易搞错.因此,天文学家就提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且又方便的记录方法,那就是以格林尼治的地方时间为标准.格林尼治是英国伦敦南郊原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所在地,它又是世界上地理经度的起始点.对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以格林尼治的地方时间记录下来.一旦知道了格林尼治时间,人们就很容易推算出相当的本地时间.例如,某事件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上午8 时,中国在英国东面,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我们就立刻知道这次事情发生在相当于北京时间16时,也就是北京时间下午4时,即从东+8个时区,加8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