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的消毒剂对人体有没有害
游泳池的消毒剂对人体有没有害
游泳池的消毒剂对人体有没有害
游泳池的消毒剂对人体有没有害
1)漂白粉:它是次氯酸纳、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为白色至灰白色的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性质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水分、光热的作用而分解,亦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水溶液呈碱性,水溶液释放出有效氯成分,有氧化、杀菌、漂白作用,但有沉渣,水表面有一层白色漂浮物,对胃肠粘膜、呼吸道、皮肤有刺激,并会引起咳嗽和影响视力.
用量:每1000m3约20~30Kg.
2)漂水(次氯酸纳):为烧碱溶液通过氯气而制得.其有效含氯量大于(等于)10%(国家标准),其余90%为盐水.
在碱性环境下, 次氯酸根杀生效果很差,只有次氯酸的1%,显然如果能稳定次氯酸,使其不能离解为次氯酸根,则杀菌效果可以增加99倍.
因此,近年来,开发出的三氯异氰尿酸(TCCA)逐步取代了漂水.
3)三氯异氰尿酸(TCCA)
三氯异氰尿酸(TCCA),别名强氯酸,白色结晶粉末,亦有加工成粒状、片状,是有机氯类消毒剂, 不易分解,在干燥环境里保存1年,其有效氯含量仅降低1%,三氯异氰尿酸(TCCA)水解过程中几乎全部以次氯酸形式存在,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使病源菌的蛋白质氧化变性致死,因次氯酸分子小,穿透能力强,因此,其杀菌效果就高,据测定,在同样浓度下,杀菌力比漂水强80~100倍.
另外,TCCA药效持续时间长,具有氧气的消毒作用,能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下水后沉淀速溶等优点.
加药量每m32~3克.
4)液氯
液氯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巨毒气体,储存、运输、使用均需要专用设备和专业人员,使用该药极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且氯气易泻出液面、有臭味、污染环境,游泳池已很少使用.
什么叫余氯,为什么泳池要控制余氯?
所谓余氯指游泳池施放含氯消毒剂后,剩余在水中的游离氯,它代表施药量足以杀死细菌及病毒且尚有剩余,这就可以保证水体的消毒效果,国家规定泳池水要达0.4~0.6mg/L ,
余氯指标就是要求水体经常保持有效的消毒,且又不致于有臭味.
不良制剂 癌症隐患
据国家卫生监督部门的调查报告:近几十年来,室内外游泳池的水都是采用氯或氯制剂杀菌消毒处理,发现氯在消毒处理泳池水的过程中不但放出难闻的刺激性气体,使泳者眼睛发红,头发发黄,皮肤易绉缩等伤害外,氯还和水中的氨、尿、汗液和游泳者带来的其它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三卤甲烷致癌物质和三氯胺毒性物质.
利益驱使 危害加剧
三氯胺是一种较强的刺激性气体,是致哮喘疾病的一种催化剂,会导致人们肺部渗透性增强,使人易患哮喘疾病.再者,经营游泳池的商家为了提高利润,以减少清洗,换水次数来降低成本,他们在安全性(减少细菌数量)的迫使下,使用过量氯制剂来消毒处理泳池水,这样泳池水中产生的三卤甲烷致癌物和三氯胺的刺激性气体就更多,对泳者和长期在池边工作人员的危害性就更大.可是很少有人对氯和氯制剂消毒处理泳池水带来对泳者,特别是儿童和长期在泳池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伤害提出质疑.
含氯消毒剂
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10~12%)、漂白粉(25%)、粉精(次氯酸钙为主,80-85%) 、氯化磷酸三钠(3~5%);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60~64%)、三氯异氰尿酸(87~90%)、氯铵T (24%)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这类消毒剂使用时溶液pH值越高,杀菌作用越弱,pH值8.0以上,可失去杀菌活性;有机物明显影响其杀菌作用;温度每升高10℃,杀菌时间可缩短50~60%.
1. 漂白粉Calcium hypochloriate mixtures
漂白粉是一种白色颗粒状粉末,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
安全使用:注意漂白粉对织物的漂白作用和对各类物品如金属制品的腐蚀作用,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漂白粉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毒性:主要为皮肤粘膜刺激作用.大鼠经口LD50 850 mg/kg,人TDLo 经口143 mg/kg.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可出现轻微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少数人有眼睛刺激症状.
误用:口服大于5ml/kg时,可以出现口咽、食道、胃粘膜损伤,如恶心、呕吐、烧心、返酸等,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高氯血症、高钙血症等.可因氯气的吸入发生中毒,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眼睛溅入,可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皮肤接触高浓度水溶液可出现局部水疱、红肿、皮炎等.
处理:
2. 次氯酸钠
无色至浅黄绿色液体,存在铁时呈红色.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分解为氯化钠、氯酸钠和氧.有效氯含量10~12%.含碱度2~3%的溶液可储存10~15天.
毒性:人(女性)经口TDLo:1 gm/kg.人(男性)静脉注射TDLo:45 mg/kg.小鼠经口LD50:5800 mg/kg.大量吸收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过量吸入次氯酸气雾可引起明显呼吸道刺激反应和肺水肿.误服后口腔、咽喉、食道和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呕血,可发生咽喉水肿、胃穿孔和腹膜炎,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皮肤湿冷、青紫、呼吸变浅,继而昏迷.摄入致死剂量的次氯酸钠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处理: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急性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眼:使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皮肤:彻底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3. 84消毒液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的混配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5~6.5%.使用方法范围、中毒表现和处理见漂白粉.
4.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
有机氯消毒剂,白色晶体,性质稳定,有效氯60%左右,水溶液稳定性较差.
毒性:低毒.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对皮肤粘膜无明显刺激性.
误用:其粉尘对眼和上呼吸道有中度的刺激.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浓溶液可引起腐蚀刺激,误服后有明显的胃肠道腐蚀作用,可有肝功能异常.
处理: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困难给氧.
眼: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症状持续存在,去医院就诊.
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发现皮肤刺激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去医院就诊.污染的衣服要洗干净后再穿.
天气炎热,游泳不失为一个好的消暑方式.游泳池水质卫生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据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卫生专家介绍说,游泳池如果消毒不到位,余氯达不到要求,水中就能繁殖大量的细菌.红眼病、皮肤病等传染病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反之,如果游泳池里液氯投放过多,造成游离性余氯超标,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对皮肤粘膜和眼角等造成伤害.有些人在游泳后出现皮肤搔痒、眼睛干涩、头发打结等情况,就与水中过量氯化消毒剂的刺激作用有关.同样,如果游泳池水中尿素含量超标,也会刺激皮肤,游泳者染病的几率相对增大.
一些游泳场所为了使细菌指标达标,大量投放含氯消毒剂,造成水中余氯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摘自:http://www.hawsjd.cn/ReadNews.asp?NewsID=2080)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泳池中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0.3~0.5毫克/升(即mg/l,下同).如高于0.5毫克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氯对人体的危害和相关事件回放
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往往仅数分钟至1小时,称为“闪电样死亡”.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当出现支气管肺炎时,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中毒继续加重,造成肺泡水肿,引起急性肺水肿,全身情况也趋衰竭.
事件回放一:2002年2月15日,西班牙泳池消毒氯气放多导致近百儿童入院
西班牙东北部城市萨瓦德尔15日发生游泳池意外,由于用于消毒的氯气施放过多,导致至少89名儿童和6名成人因氯中毒入院.
事发时,这近百名2岁到8岁的儿童正在上游泳课,他们突然感到喉咙、眼睛和皮肤刺痛,并出现恶心、红眼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即被赶来的JC和医护人员送往医院.目前,大部分儿童已经出院,但仍有至少18名儿童和6名成人被留院治疗,其中1名5岁的儿童病情较重.
初步调查表明,事故原因是游泳池管理人员在池水中加入了过量清洁消毒氯剂,结果导致形成有毒氯气雾团,并通过通风系统扩散到游泳池、更衣室和其它区域.
事件二:2003年7月14日,福州台江4名市民泳池游泳“游”出氯中毒
本想游泳健身,不想却遭遇“氯中毒”.昨日,福州台江游泳池内,4名游泳的市民出现轻微氯中毒症状,其中成人2名,儿童2名.随后他们被送往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救治.截至记者发稿时,大人已无恙,2名儿童正接受观察.
一股刺鼻的气味
昨日中午12时,庄先生一行7人到台江游泳池游泳.据庄先生介绍,当时泳池内有20多人,他们下水游了10分钟左右,进来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将一包东西倒在一个桶内,顿时,一股刺鼻的气味充满整个泳池,游泳的人纷纷跑到泳池的另一头,许多人咳嗽不止.“闻了那味道后,我胸闷,肺部很痒,一呼吸就咳嗽,嘴巴苦苦的.”12岁的辉辉(化名)躺在病床上告诉记者.之后,4名身体不适的游泳者被送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救治.
该院小儿科杨庆珍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医院根据患者的症状,怀疑患者是氯中毒.医院已根据一般中毒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救治,2名儿童正接受进一步观察.记者见到2名大人,他们告诉记者,胸口尚有些闷,担心会有后遗症.
一桶消毒液
昨日,在台江区体育局办公室,记者见到那名工作人员陈建波.据他介绍,那包东西是漂白粉精.
该泳池主管单位为台江区体育局,昨日下午,该局林局长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按照规定,游泳池每天消毒两次,为此,泳池专门辟出一间房间,供调配消毒液,但没想到陈建波贪图方便,直接在泳池旁调配消毒液.”林局长当场向记者承诺,已派员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如果4名患者出现的症状确因调配消毒液造成,他们将承担责任,同时将从中吸取教训,严格规范调配消毒液的程序.
一次违规操作
据事后赶到现场的福州市防疫站二科调查人员陈晋华介绍,“这是由于工作人员在调配消毒液时,操作不当引起的.漂白粉精含氯高,有60%左右,刚接触水时,会挥发出强烈的氯气.氯气有毒,有刺激性,严重的会对人的呼吸道、眼睛黏膜造成损害.但像上述情况,吸入的氯气不多,好了就没事了,不会有后遗症.”
陈晋华告诉记者,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在室外或专门的房间内调配消毒液.调配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和手套,先将漂白粉或漂白粉精放入桶内,加入少许水,搅拌成泥浆状,经沉淀,将上层的“上清液”取出就可以了.如果该泳池的工作人员按规定操作,完全可以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