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过零丁洋,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不要抄袭
品味过零丁洋,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不要抄袭
品味过零丁洋,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不要抄袭
品味过零丁洋,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不要抄袭
这首诗作于宋亡的那一年.当时宋帝赵诗君臣逃到崖山,张弘范追踪袭击.最初由于另一位民族英雄张世杰的防御得力,没有攻下.张弘范就要被囚随军的的文天祥写信劝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将这首诗给张弘范看,挫败了诱降的阴谋.但不久,崖山宋营仍然陷落了.事后,张弘范在崖山一块石头上大书“张弘范灭宋与此”.后来有人在这行字上面加了一个宋字,成为“宋张弘范灭宋于此”.又有人在石旁题诗道:“勒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这样,张弘范就被如实地画出了他的卖国求荣的汉奸面目.历史毕竟是公正的,暴力不能改变或掩盖真实.
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但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开头两句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入手,是从纵的方面追述.三、四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是从横的方面着笔,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接下去五、六两句则承接前两句进行具体的补充,“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出众的才华,大概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可以看出,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则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血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