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文、文言文、标出语句朗读停顿的问题,怎样既有方法又正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4:41:50

关于现代文、文言文、标出语句朗读停顿的问题,怎样既有方法又正确?
关于现代文、文言文、标出语句朗读停顿的问题,怎样既有方法又正确?

关于现代文、文言文、标出语句朗读停顿的问题,怎样既有方法又正确?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永之人/争/奔走焉.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五、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②瞻余马首/可也.
六、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七、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①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八、“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①余闻之也/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