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我只要写错汉字、读错汉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要笑话,我查了很多,都没有一个是事例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7:22:41
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我只要写错汉字、读错汉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要笑话,我查了很多,都没有一个是事例滴
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我只要写错汉字、读错汉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要笑话,我查了很多,都没有一个是事例滴
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我只要写错汉字、读错汉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要笑话,我查了很多,都没有一个是事例滴
一字之师
典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唐僧齐己,性喜赋诗. 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於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
《宋·陈辅之·诗话》:“萧楚才知溧阳县时,张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字作‘幸’字.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萧曰:‘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公曰:‘萧弟‘一字师’也.’”
萧楚才为溧阳县令时,张乖崖为太守.一日召萧共食,萧见案上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张“恨”为“幸”,张出视稿而问曰:“谁改吾诗?”左右据实以对.萧曰:“保公全身,今位高权重,奸人监察之际;且天下统一,公独恨太平,何也?”张答曰:“萧弟真‘一字师’也.”按“恨太平”即於天下太平不满,“幸太平”乃以天下太平而感庆幸,一字之改而诗意迥异.在屡兴文字狱之封建时代,萧楚才之改,不仅点铁成金,亦可谓起死回生,即以一字救张乖崖一命也!
“一字之师”.称呼在诗文中能改正或更动一字,而使其更完美之人.
汉字博大精深,应用中若有一个字错认错写或漏写、颠倒等,都可能造成很大谬误.一字之差,祸福攸关,有事为证.
错认一字丢官印
清末,左宗棠任两江总督时,有一个原湘军中的下级军官,姓武,性情憨直,作战勇敢,左宗棠举荐他任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令.武某行伍出身,不通文墨.有一次逢县考,上级发下试题,他为了保密,将之藏在自己的靴筒里.临考当天,却忘记试题藏在哪里了,到处寻找不着.他手下人说,请老爷回忆一下,或许能想起试题内容来.他想了想说:“我只记得有一个‘马’字”.由于当时考试内容都以《四书》为准,手下人就翻遍《四书》,找出了“至于犬马”、“百姓闻王车马之声”等几条,他说不对,“马”字是最前头一个字,于是又翻到“马不进也”,他又说字数不够.后来有一差役说,请老爷在自己身上找一找,他才猛然想起藏在靴筒里了,忙找出来,众人一看,是“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大家也不敢笑.后来此事反映到总督府,左宗棠觉得自己用人不当,就写了一首打油诗:
焉作马时马当焉,恰似当年跨马前.
冲锋陷阵猛于虎,何必荐其弄笔尖.
于是罢了他的县令,又调回军中去了.
错写一字叔坐牢
民国时期,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声势煊赫.他一个堂叔,前
清秀才出身,在家无业,到济南找到他,想谋个工作养家糊口,他满口答应,立即写手令,连同其叔的登记表装入封袋,命人送交秘书长速办.秘书长拆封一看,大吃一惊,立即派人将老头抓捕关押在军法处.一个多月后,韩召开军政会议,坐在主席台上东张西望,问秘书长:“××老太爷怎么没来参加会议?”秘书长说:“老太爷关押在军法处还没放出来哩.”“混蛋!”韩复榘大发雷霆:“谁把老太爷抓起来的?”秘书长随即取出韩的手令,韩一看写的是“抓军法处”,便理直气壮地说:“我这不明明写的‘派军法处’,让他当秘书的吗?你们为什么抓他?”秘书长小声说:“‘派’字是三点水旁,您这写的是提手旁,写成‘抓’了.”韩复榘眼一瞪说:“干什么事不要用‘手’呀!快去请老太爷来开会!”韩老头被放出来后闻知此事,一肚子鸟气,一句话不说,提笔写了一首诗:
一纸公文“派”作“抓”,小爷无故坐军法.
若教留在济南府,“手令”来时定吓煞.
写好后往韩复榘桌上“啪”地一放,袍袖一甩回老家去了.
多写一字揭敌丑
土地革命时期,贺龙在南昌起义失败后,赴湘鄂西开辟根据地,历任要职,轰轰烈烈.国民党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指使一些报纸造谣,经常刊登“贺龙被活捉枪毙”的新闻.有一次,长沙某报奉命刊登《匪首贺龙昨被活捉枪毙》的“快讯”,报社对此种造谣惑众的卑劣行径早已反感,但迫于压力,又不能不登.在发稿时,一位编辑在标题中“被”字前面加了一个“又”字,当局派人来审查,一看标题是《匪首贺龙昨又被活捉枪毙》,检查官气得吹胡子瞪眼,兴师问罪.主编说:“本报已奉命登此‘新闻’好几次了,这次若不加‘又’字,人们骂我们一贯造谣,今后报纸怎么办下去?”检查官十分尴尬,不准报纸出版.笑话传出,人心大快.报社有人写了一首打油诗:
两次三番“毙”贺龙,贺龙却似不倒翁.
生花妙笔添一字,谎话戳通大窟窿.
少写一字险罹祸
抗战期间,国民党一战区司令部有一次发一封密电,向蒋介石报告战况,文中有“已派五军增援”.蒋阅之费解,提笔批:“五个军?第五军?”遂命人将原件退回.一战区头头们险些受处罚,惶恐不已,庆幸未造成重大失误.军中有人写了一首诗责之:
第五军耶五个军?含糊模棱费沉吟.
军机岂可作儿戏,一字差池数万人.
漏写一字巧机辩
乾隆皇帝有一次闲游清漪园,心舒意畅,闲谈中得知随行官员曹秀先(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编纂官之一)字写得好,就顺手将自己的白纸折扇递给曹,命他写个扇面.曹秀先素知乾隆是个多才多艺,又善于挑剔、弄巧的皇帝,诚惶诚恐,不敢自己做诗,唯恐万一疏忽惹来灾祸.但又不得不写,为保险起见,就写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写好后乾隆一看,立即变了脸色,严肃地说:“减去一字,是何居心?”曹接过来一看,大吃一惊,果然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少写了一个“间”字,真是越怕鬼越见鬼,这欺君之罪非同小可.焦急中,忽然计上心来,笑着奏道:“李太白《早发白帝城》万口流传,书写者众,千篇一律,早已失去新鲜趣味.为此,臣斗胆将其改写成一首灵动活泼的小词,以愉圣心,岂不有趣?”随即朗声吟道:“朝辞白帝,彩云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乾隆一听,果然新鲜别致,大加赞赏.
异写一字失功名
北宋仁宗时,有个文人赵旭,在一次科举考试中文章出众,堪称榜首,在殿试时被仁宗皇帝看中,但一看他写的字,很不正规,把“唯”字的“口”字旁写成了三角形的“厶”.仁宗说:“卿文章锦绣,然将‘唯’字的‘口’旁写成了三角,有失规范.”不想这个赵旭自我感觉良好,忘乎所以,高声答辩称:“口与厶在书法中是可以通用的.”宋仁宗大怒,提朱笔写了“去吉、吕台、私和、句勾”几个字,掷给他说:“汝既言可通用,就将这几个字一一辨来.”这下赵旭傻眼了,张口结舌无法对答.仁宗立即决定不予录取,命其回家重新读书习字,以观后效.这位狂生,就因为一个不规范字,把到手的状元给弄丢了.当时有人写诗嘲之:
十年寒窗十年苦,一朝及第入仕途.
只为一字多“口”舌,摘去功名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