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读《1984》有感(9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14 12:26:00 字数作文
读《1984》有感(9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读《1984》有感(900字)作文

  这是一位极具个性的朋友推荐我看的,所以我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翻开这本书。故事的开头部分就是讲外围党员温斯顿的普通生活,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我”来叙述。虽然看到几个有意思的画面,但匆匆翻了十几页就没有继续看下去了。直到暑假里从暑假上再次看到它,就一口气读完了。读的过程中渐渐理清了思绪,作者奥威尔虽然是写一个普通的外围党员的生活经历,实际上是想描述一个极权的社会。

  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三个国家(大洋、欧亚、东亚)不断地发动战争,大洋国内部分和平部、友爱部、真理部。虽然这些名字都好听动人,可实际上它们分别管辖的内容却与这三个名字恰恰相反。主人公温斯顿是真理部的文字编辑,主要负责篡改历史,发布假新闻等工作。在这里每个人每天都活在电子屏幕下,在时刻记牢“老大哥在看着你”。但温斯顿天生有着反抗精神。他在没有遇到裘利亚之前,把自己心里的一切感受都写进日记里去。之后他遇到了裘利亚,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爱情。却被侦听机器发现,成为了"思想犯",接受严刑拷打,最终沦为思想上的奴隶。

  看这本书时我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就处在一种压抑、恐怖的氛围中,其中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极深。温斯顿的邻居在睡觉时说了几句梦话,被自己的孩子(只有八九岁)举报,思想警察抓走了他,从此世界上没有这个人的存在了。这使我毛骨悚然,这难道不是一种道德的沦丧吗?之后我在网络上搜索了这本书,才知道这是反乌托邦的代表作之一,是指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神文明,人类的精神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里并没有真正的自由。道德沦丧,物质浪费蔓延,表面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本质上是在掩饰空虚的精神世界。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曾在微博上看过的一个由外国愤青拍摄的一个视频,他毫不留情地指出现在的这个世界只操控在少数人的手里,只由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人们掌握着。看完之后不得不让人仔细思索一番。这本书也是如此,虽然书中写的是个极权社会,但在现实与书的交界处总能找到相似之处。现代人们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网络也越来越发达,有时候总会感觉自己是处在“电子屏幕”下,不说话、不交际,谨言慎行,但自己的个人信息却还是完全暴露……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警醒我们不要将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即书的封面中所述“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

篇一:《1984》读后感

忘记过去就是一种背叛------读《1984》有感

这大概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读后感,而更像是读后很久之后之感,是读过一本书之后又过了很多年突然因为某个缘由想起了那本书里

的某个情节而心生感慨。

我要说的这本书就是著名的《1984》,它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20世纪40年代末(1949年出版)所著小说。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

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家成为悲剧。

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年轻,听说这曾经是一本禁书,是批判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的,出于好奇心,就特意找来看了。由于各种分析评论都已经先入为主了,所以看了之后除了往政治上想,也没有什么大的感触,因为我本人对政治并不十分感兴趣。

后来,有次和朋友聊天说起这本书,从他口中得之,原来这还算是一本科幻小说,而且在世界科幻小说排名里非常靠前的,在比较常见的世界级别的科幻小说榜单里,是排到

是前几天,我收拾房子的时候,翻出了自己年轻时候写的东西和画的画,仔细看了看,不由得觉得有些惊异。当然不是那种长大成人之后重看小学作文那种满带滑稽感的惊诧,恰恰相反,这些东西无论从内容、形势、还是思想上看都挺不错的,积极向上,有种现在的我所没有的激情在里面。最大的问题不是说我的激情被生活琐事耗得差不多了,而是我居然不记得自己写过画过这些东西!我的记忆力没有这些东西存在的痕迹。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1984》里的一个情节设定,当时集权政府下面有个部门,其职责之一就是修改历史。这是一项日常性工作,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如果集权政府说过的某句话、所做的某个预测与后来的事实不符,相关的报纸便会悄悄收回来销毁,经过修改的内容会被重新翻印。报纸的日期没变,但观点变了。真实的历

史不停地被篡改,而且找不到任何证据。

抛开这里的政治寓意不谈,拿我们每个人来说,真实发生的事情以记忆的形式保存在我们脑海里,从这个意义上说,记忆就等于是我们每个个人成长历史的书面记录,是历史书。有意思的是,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也是可能虚假成分的。就是说,有些真实的事件发生之后,虽然没有被遗忘,但是却会以一种错误的表述形式记录在记忆里,看好了,不是说当事人当时对事件的主观把握有偏差,而是说当事人在事后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扭曲了自己的记忆。当然,最大的扭曲莫过于遗忘了,也就是所谓的“选择性遗忘”,凡是对自己不利的记忆都会被抹杀。有的时候,某人说自己忘了某件事,可能并不是他或

者她要推脱责任,所以要从语言层面上歪曲事实,可能是他或者她在更深的记忆层面,也就是自我意识层面就已经把事实篡改了。所以他或者她才会问心无愧的矢口否认,甚至能通过测谎仪的检测。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这是一句歌词。对很多人来说,年少时候的梦是充满激情的,而现实生活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由于各种原因,梦想最终无法得到实现。这个时候,再想起年少时的梦自然会觉得尴尬,惭愧,心里堵得慌,就是所谓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所以,有些人就会真的不记得年少时的梦了------如果我当初没有想过要追求这些东西,那么现在我手里没有这些东西自然也就算不得是什么失败了。就这样,不断的和现实妥协的过程中,逐渐的模糊了对自我的认知,慢慢的背叛了自己。背叛自己,就不会再有那种梦想受挫的痛苦了,因为曾有梦想的那份历史已经被自己的记忆篡改掉了,于是就能心安理得的这样活下去了,最终泯然众人矣。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极端的例子就是在面对巨大心理创伤的时候突现出来的非器质性的“失忆”,把自己的过去全部抹杀掉了,唯其如此,才能在这中巨大的创伤下存活下来。不那么极 端的例子,就是日常的点点滴滴的,想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的忘记了自己当年也曾经是壮志冲天,“气吞万里如虎”。慢慢的自我

走形了,变成让年轻的自己都会觉得陌生的自己了。

回到《1984》这篇小说上来,真理部所做的编纂历史的情节,不

光光是对某种宣传机器的嘲讽,其实也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编纂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记忆,美化、添加、删减,使得心目中的自己的过去更贴近自己的心理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小说之所以伟大,是因它抓到了某些真实的本质的层面,这种本质是根源于人性的,所以在集权社会里,这种本质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夸张体现。换句话说,小说本身具有一种真实性,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从各个角度各个深度各个层面上考量,只有是真实的正确的东西才能向各个方向上引申,可以引申到政治,也可以引申到人生,

毕竟政治也无非就是人的政治。

篇二:读1984有感

读1984有感

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这是1984给王小波留下的印象。对于一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在每一篇文章里的每一个字句里都散发着对思维自由与快乐的渴望的人来说,这本书在1980年给予他的感受想必是震惊与彷徨中又带点唏嘘。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这是美国时代周刊对1984以及动物农场的评价,注意其中的一个词,自由,到底什么是自由,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又在于何处。至少我认为,在1984中,这种自由是思想及言论在不直接触犯他人利益前提下异于他人的许可,及思想的自由,追求自认为正确的真理的自由,不管它客观上是否正确,但是你不得反对人家去思考,去发表。也就像其中所说的,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毫无疑问1984中的世界是对这种自由抹杀的极端反例,政府利用各种方法,近乎于残酷的把人的思想方式彻底扭转,只会接受和彻底认同,个体的思维不复存在,真正的思想只存在于统治阶级的脑海中。

不得不说,1984是集权统治的完美典范,把整个社会完美控制在对于对统治阶级最有利的状态之下,极端稳定且易于控制,并且这种稳定在统治者不改变自己做法维护这种秩序的情况下我认为它几乎是不可能被打破的,因为作者在书中总结了推翻统治阶级的几种状况,首先他把社会分成了三个阶层,上,中,下,上即为统治阶级,而中则以认为是满足了温饱问题还有余力的人,而下,则是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而被推翻统治,作者认为有四种状况,一种是出现一个强大的中等人集团对其进行推翻,一种是自身失去统治意志,一种是残酷的统治让下等人觉得无论如何也无法生存从而进行反抗,一种是社会外部力量,简单来说就是强力的侵略导致权力的丧失。

而我对自身失去统治意志的理解是统治阶级自身的内部斗争,对强大的中等人集团出现的理解是当民众在物质上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民众将会去思考当权者存在的意义所在,而不是像曾经一样向野兽一般蒙昧的只顾工作,而当他发现统治者的存在对他的生存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反而带来一些束缚之后将会反抗,而这种反抗将基于思维上的自由,因为他们不是无产阶级,他们在已经有了自己资产的情况下而冒着更大的风险区革命,为的必定是更加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制度的改革,活者自由而不是像物质条件供给不足时为生存而斗争,也就是下等人的反抗,这反而更加恐怖。因为纵观世界历史,下等人起来反抗,也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农民起义,或者是无产阶级的所谓革命,实质上仅仅是权力的又一次更替,因为他们反抗的理由是为了物质上的利益,他们被别人压迫,现在他们受不了起来造反了,一开始是为了自由,为了改变黑暗,但最后他们又会去压迫别人,这绝对称不上是真正的革命,只是权力更替,原地踏步,毫无进步,所以我不认同书中那句“如果有希望,希望只存在在无产者的手中”。

但是1984的世界彻底根绝了除统治阶级自身发生问题之外的其它导致权力丧失的所有情况,首先他控制了所有东西的产量,即不会让太多人很好的解决

温饱问题而有精力去思考统治阶级存在的合理性和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导致太多中等人的出现,也不会让太多人饿死导致下等人的反抗。接着,他控制了所有人的思维,即让所有人都不会思考除了政府要你思考的以外的东西,甚至用了消除自由上帝等词汇的存在导致这些思想无法传播(这是我见过最牛的办法),也就是更根绝了强大中等人集团起来反抗的可能性,接着,那个社会只存在三个国家,每一个都处在这样相同而又诡异的社会状态下,各自明白大范围战争对统治的不利,但战争又是存在且必须的,因为他们把战争看成了一种控制资源的方式,也就是当粮食等必须品产量过剩将会导致很多人摆脱整天为了满足温饱问题而奔波而无暇顾及其它的情况时,政府将会用战争来解决这些“过多”的资源,从而达到国内的稳定,这也就是所谓的战争即和平。所以,统治权只掌握在统治者手中,而极端的个人崇拜也间接消除了统治阶层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极端稳定的社会。

可以说这是文化大革命或者苏联社会主义时期的最终进化版本,而在这种极端稳定的情况下,为了继续发展科学,而不导致科学的一些客观理论和统治阶级的理论,如1+1=3产生冲突,统治者又发明了一种很牛的东西,双想,即在思想里存在两套思维模式,在平常情况下用那个极端政府所需要的思维模式,而在做一些科学研究的时候用客观的思维模式,起初我根本不相信这种情况的存在,但是文化大革命的种种事例,或者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存在证实其实双想的大规模存在时很有可能性的。

比如当你刚想发表一个不同意见但却发现所有人说的话都和你相反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附和他们,虽然最初的想法还存在,但是它却被你压在了心底,并且当你想起它的时候你还会不由自主的去排斥它,且潜意识还会告诉你甚至强迫你去相信大多数人的想法,而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既是文革的时期,在那样一个屋子匮乏腐败黑暗的时代,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但这个时候面临的压迫不仅仅是大多数人意见的不合,甚至是肉体精神上极端的摧残,所以在表面上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毛主席始终都是中国的红太阳,所以双想作为政治制度方法的存在是具有可行性的。

所以,一个社会,它解决了温饱,科技发展,社会稳定问题的时候,它看起来实在是很完美,但是它被全世界人所唾弃,它的存在更是西方世界极力阻止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社会发展的真正定义不应该是科技,物质上发展的稳定,因为社会的发展其实基于每个个体发展,而个体的发展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将再不局限于物质而是思维。

做一个比喻,古代社会的一辆马车,这几乎是贵族才能拥有的,而对于现在机械横行的社会来说,一辆马车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罢了,但客观来说这同样是一辆马车,所以,科技在发展,但人类主观上来说,科技带给人类的乐趣,并没有向客观上那样在发展,所以科技的发展亦或者说物质的发展绝对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活着本质标准。但是我们是否发现,欧几里得的几何,孔子的论语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始终能让我们体会到这其中所蕴含的思,维的乐趣,这种乐趣绝不会因为时光变迁而有任何改变,因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本性,所以社会的进步在于使人们在思想上能享有趋向于有平等的权利,能有发现与获得任何乐趣的权利,让这个社会变得参差多态(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

福之源)而对这种人类本性所蕴含的幸福进行彻底抹杀的极端,就是1984中的世界,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所有人对此进行抵触,它违背了人存在的客观规律,它违背了本性。

所以真正发达的社会并不是人人都拥有无尽的资源,而是人人享受思维的乐趣并进行分享与探讨,这样的个体才是伟大的,而这样的种群,将是永远也不会消亡的,因为富有好奇且对乐趣充满兴趣的精神是永恒且不会改变的。这,才是科技的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所在,这也才是评定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准。而1984这本书所存在的意义,相信是希望这个社会,向前进。

高一:包容洲

篇三:《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

《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

读《巴黎伦敦落魄记》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凭借《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在世界文坛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可作为以奥威尔为笔名所出版的

页,居然真的能再穷下去吗?究竟还要怎样地存活?不错,奥威尔便把这种生活硬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拼死拼活地打工、当衣服、乞讨、接受救济??实在没的吃,就索性躺着不动弹,于是生活已不成其为生活,仅仅是保全性命而已。能将这种遭遇写得如此触目惊心又不失真实,非亲身经历所不能,所以说,奥威尔不单是观察者,更是体验者。这等生活,仅是依照原样叙讲已能令人多有慨叹,再经由奥威尔客观、深沉的笔触,自是格外地感动人心。

巴黎的日子虽说潦倒,可毕竟只是肠胃的受苦、身体的困顿,比较起来,英国的收容所对人的精神的囚禁和折磨来得更为可怕。由于制度上的不合理(在一个收容所只能呆一晚,而且在里面无所事事,以至于干活儿居然成了一种乐趣),流浪汉和乞丐的境遇无法得到切实的改善,只能忍受着耻辱和乏味。“最根本的一点是,他们的痛苦根本没有意义,过着难以想象的悲惨生活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没有一种生活比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每天花十八个小时呆在屋里、走在路上更无聊的了”。而他们之所以承受这些惩戒,仅仅是因为当权者认定:务必要使下等阶层保持忙碌,否则他们就会变成滋事生非的暴民。实际上,奥威尔在这里已经开始从人的心理和意识角度考察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了,因为他注意到,对思想的操控远甚于对肉体的束缚,而这些思想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

跟后期的《动物农庄》及《一九八四》不同的是,这部自传式的作品不含有任何隐含的象征和讽喻,而是平铺直叙,有话就讲。有时,他似乎生怕读者还没彻底通晓自己的主旨,于是干脆打断所述故事,直接评头论足起来(这当然同所谓“元小说”的插入式议论是两回事),甚至在最后几章整段整段地抨击对流浪汉态度的不公,并提出了自己在社会改良方面的建议,活脱脱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无怪乎批评家弗里德里克·卡尔声称,奥威尔作为新闻记者或社会历史学家的成分要远大于艺术家的成分,或者说,他在历史纪录和艺术创作中往往顾此失彼、不得兼顾。

奥威尔这本书使用的语言也值得一提。有人说他的作品“好读易懂”,在这个崇尚杜拉特和村上春树的年代,直白的语言好像并不怎么讨巧,就拿这部《落魄记》来讲,哪位读者若想从中学到一两句或惊世骇俗、或可供玩味的话来,

恐怕是要失望了。而即使里面有些不合文法的话语,也决不是什么“陌生化”手法或者语言技巧实验,无非是那些没文化的流浪汉蹩脚的英语所致。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奥威尔,他或许说不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等玄奥的话,但他会用平直的语言,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的真实本性。

篇四: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

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

读《巴黎伦敦落魄记》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凭借《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在世界文坛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可作为以奥威尔为笔名所出版的

在这部描写贫困生活的著名作品中,奥威尔向人们展示了贫穷的真正含义。主人公的霉运从所住的旅馆被一个意大利人偷窃开始,当时口袋里只剩下四十七法郎,这显然已经非常不妙了,“即便不是赤贫,也处于赤贫的边缘了”。聪明的读者或许能够猜测出,这必定是一个讲述生活水准每况愈下的故事,可却不曾料想,甫一开篇就会这般凄惨,不免要心生疑惑:后面尚有厚厚的几百页,居然真的能再穷下去吗?究竟还要怎样地存活?不错,奥威尔便把这种生活硬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拼死拼活地打工、当衣服、乞讨、接受救济??实在没的吃,就索性躺着不动弹,于是生活已不成其为生活,仅仅是保全性命而已。能将这种遭遇写得如此触目惊心又不失真实,非亲身经历所不能,所以说,奥威尔不单是观察者,更是体验者。这等生活,仅是依照原样叙讲已能令人多有慨叹,再经由奥威尔客观、深沉的笔触,自是格外地感动人心。

巴黎的日子虽说潦倒,可毕竟只是肠胃的受苦、身体的困顿,比较起来,英国的收容所对人的精神的囚禁和折磨来得更为可怕。由于制度上的不合理(在一个收容所只能呆一晚,而且在里面无所事事,以至于干活儿居然成了一种乐趣),流浪汉和乞丐的境遇无法得到切实的改善,只能忍受着耻辱和乏味。“最根本的一点是,他们的痛苦根本没有意义,过着难以想象的悲惨生活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没有一种生活比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每天花十八个小时呆在屋里、走在路上更无聊的了”。而他们之所以承受这些惩戒,仅仅是因为当权者认定:务必要使下等阶层保持忙碌,否则他们就会变成滋事生非的暴民。实际上,奥威尔在这里已经开始从人的心理和意识角度考察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了,因为他注意到,对思想的操控远甚于对肉体的束缚,而这些思想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

跟后期的《动物农庄》及《一九八四》不同的是,这部自传式的作品不含有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南笳骱头碛鳎瞧狡讨毙穑谢熬徒病S惺保坪跎露琳呋姑怀沟淄ㄏ约旱闹髦迹谑歉纱啻蚨纤龉适拢苯悠劳仿圩闫鹄?这当然同所谓“元小说”的插入式议论是两回事),甚至在最后几章整段整段地抨击对流浪汉态度的不公,并提出了自己在社会改良方面的建议,活脱脱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无怪乎批评家弗里德里克·卡尔声称,奥威尔作为新闻记者或社会历史学家的成分要远大于艺术家的成分,或者说,他在历史纪录和艺术创作中往往顾此失彼、不得兼顾。

奥威尔这本书使用的语言也值得一提。有人说他的作品“好读易懂”,在这个崇尚杜拉特和村上春树的年代,直白的语言好像并不怎么讨巧,就拿这部《落魄记》来讲,哪位读者若想从中学到一两句或惊世骇俗、或可供玩味的话来,恐怕是要失望了。而即使里面有些不合文法的话语,也决不是什么“陌生化”手法或者语言技巧实验,无非是那些没文化的流浪汉蹩脚的英语所致。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奥威尔,他或许说不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等玄奥的话,但他会用平直的语言,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的真实本性。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