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60年代有什么生活用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4:40:47

50年代,60年代有什么生活用品?
50年代,60年代有什么生活用品?

50年代,60年代有什么生活用品?
800字,600字行么?我有
  ⑴大跃进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例如,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万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由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在这样的目标和口号下,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三年间,基建投资总额高达1006亿元,比一五计划时期基本建设总投资几乎高出一倍.积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间平均每年积累率高达39.1%.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努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压低1959年的工农业生产指标.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批判所谓彭德怀右倾反党集团,及随后全党展开“反右倾”斗争,使纠正错误的努力中断,而党内“左”倾错误更加发展.1960年提出要长期保持大跃进,继续要求工农业生产达到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对1959年上半年压缩指标进行不公正的指责,一味强调反对右倾,要把干劲鼓足.在各地粮食告急的情况下,还不断追加基建投资、追加基建项目,钢年产量指标一吨也不能少.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又再度全面地泛滥起来.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之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十年内超过英国、十五年内赶上美国(所谓“超英赶美”).毛泽东号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会后,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确定了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提出1958年钢产量翻番,作为实现“大跃进”的重要步骤,达到1070万吨.
  会后全国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底,全国为满足毛泽东的意愿,把钢产量比57年番一番,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炼钢需要铁矿、焦炭、 燃料等材料.由于铁矿不足,于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矿,使粮食产量大减,还去把家里的铁器丢到炉火中,却炼成一个个的铁疙瘩.由于燃料不足,只好 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发日后的天灾.其实这些天灾都是人为的.传闻增城挂绿荔枝树在此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而且建造高炉的建筑材料不足,甚至至把文物建筑拆了,把砖块拿去建炉,还说文物也要为炼钢服务.
  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中共中央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曾努力领导全党纠正已经察觉到的错误.但庐山会议后期,由于对彭德怀等人的错误批判,在全党开展了“反右倾”的斗争,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后果:
  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 主要是因为饿死.
  ⑵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作为“大跃进”的一个产物,直接或是间接地导致了三年灾荒的不幸,至今令很多人不愿提起.为什么这样一个被当时的领导人寄与热情和厚望的制度最终成为了大家心中的隐痛呢?
  要提及人民公社,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以互助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互助组是土地改革后,分得土地的农民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缺乏、生产水平低下而组织的自愿、互利的经济形式.但随着分得土地的一部分农民逐渐富裕,这种以低下的生产水平为基础的互助组面临着涣散.以东北为例,据高岗在东北农村工作座谈会的发言汇总(东北打部分农村在1948年完成土改),土改后农民经济生活大部分上升,上升的比例,松江占60%-70%,吉林约2/3,黑龙江显著上升的占54%.上升户中一小部分添了车马,有的雇了长工,买进或租进了土地.(薄一波(a),1991)在农村这种重新面临两极分化的局面下,为避免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过于富裕,动摇集体主义的基础,国家开始推行农业合作化进程,即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上世纪十年代粮食紧缺和统购统销的背景下,这种农业合作模式的出现确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并一定程度上受到农民的欢迎.然而,农业合作化的浪潮很快就被另一股热潮所吞没.
  1957年9月24日,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在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引发了空前规模的农田基本水利建设,从而揭开了“大跃进”的序幕.(薄一波(b),1991)在一些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利益集团的组织摩擦.在当时不存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情况下,人们就倾向于运用政治手段来减少甚至规避交易成本,以获得较大的收益,形成规模经济.人民公社由此便产生了.而当时粮食的紧缺、农业生产合作社某方面的成功,都增加了人们对成功建立社会主义人民公社的预期.然而,人民公社很快就突破的经济组织的界限,向政经合一的单位靠拢.同时,由于公社中土地产权的明晰,使按劳分配或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很难实施.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公社自身又无法负担刚建立时承诺给社员的工资,公社内部出现了平均化倾向.这迫使社员转而作出多吃少做的理性选择.公社的粮食产量连年减少.1960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才2800亿斤,比1957年的3900亿斤减少了三成.
  而对应的是,由于一系列制度和舆论压力,公社社员在入社与退社的问题上并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使得人民公社在建立之初就缺乏有弹性的自我调节机制,对经济变动的敏感度很低.它政济合一的组织形态又导致了政府职能的严重越位,极度歪曲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人民公社制度的这一先天缺陷,与土地所有权一起,导致了这场运动的最终失败.
  而这种失败的出现,我认为,应该归咎于当时中国市场经济(或说是商品经济)和农村保障体系的缺失.
  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之后,农民拥有的自己的土地.其中一部分人凭借自身的优势很快地富裕了起来,成为所谓的“新富农”“新中农”.在当时不存在什么市场的情况下,这些人很难找到领域供手中积累的资金投资或消费.于是他们选择购买或租赁土地,对土地进行投资.同时,也是由于缺乏市场交换机制,那些贫困的或者不善于耕作土地的农民,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获取其他收入,被迫侑于农村,依赖土地.这两种趋势使得中国农村有再次出现土地集中和两极分化的风险.这种风险引发的不安全感,在缺乏基本保障体系的农村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失去生存依托的恐慌,并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倾向表露出来,成为之后一系列农村运动的根源.
  因而,表面上看来困于平均主义的人民公社,有其必然失败的制度因素蕴涵其中.而这些制度因素,至今仍然困扰着中国农业的发展.
  ⑶文化大革命
  衣——军装“绿”满神州
  这一时期,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西装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布拉吉被说成是修正主义的,旗袍被说成是封建余孽,花哨一点的服装被斥为“奇装异服”,服装款式渐趋一致.色彩单调,不分男女,不分职业的军装盛行.“文革”开始时,红卫兵们以洗得发白的绿军装为时尚.身着军装,头带军帽,臂带红袖章,腰扎皮带,肩挎“为人民服务”的军用书包,胸配毛主席像章,好不神气!
  食——勒紧裤带大干社会主义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中国发生了为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整个国家面临动荡、内乱的严峻局面,国家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饮食文化方面,粮食供应紧张,虽然1964年以后,各地副食品市场的货源逐渐丰富,限量供应的商品也逐渐减少,但主要的副食品如肉蛋、蔬菜等仍按计划限量,各地仍然继续执行计划分配供应.
  住——“干打垒”或大杂院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建筑工程部被解散,大批建筑设计材料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销毁;宝贵的建筑材料,包括高质量的钢筋水泥、大理石,被用来建造领袖像、“忠字碑”、“万岁馆”,难以再顾及民宅建设,一般的普通民居提倡采取所谓“干打垒”的方式建造.
  “干打垒”是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精神的体现,表明宁可身居陋室,也要为国家多出石油的志气.但“文革”开始后,全国学大庆,不适当地将它应用于民居的建设,各地建起一批建筑标准很低的的简易住宅楼.其特点是居住面积小,空间局促,屋顶矮,墙壁薄.“文革”时期,住宅建设面积少不说,质量还相当低劣,许多民宅是用“干打垒”的方式建造的.
  由于十年动乱,加上50~60年代有一段时间对民宅建设不重视,延续到70年代末,解放已经30年,全国3400个城镇新建住宅的建筑面积仅4.93亿平方米,城市人均住宅面积仅3.6平方米.大多数家庭,父母与子女住在一间屋子里,三代人、四代人同居一室是常见现象.现在的中年人,如果问他当时的感受,大多数人会有两个回答:婚后无房,与父母同住;或者:找房子比找对象还难.
  到70年代末,全国城镇住宅面积约40亿平方米,其中解放后新建的仅占百分之十几,就是说,当时全国城市绝大部分人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陈旧不堪,杂乱无章.再加上50年代盲目鼓励生育,70年代进入生育高峰,子女多了住不下,院子里搭出个坯间,或者盖间小厨房,腾出原来的厨房住人,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于是,迫于人口与住房的矛盾,大杂院出现了.大杂院里通常住着10多户甚至更多的人家,共用一个厕所,有些是不分男女的,很不方便.华北的四合院、江南水乡的秀丽庭院,能保持原貌的不多了,大部分成了大杂院.其实大杂院在过去就有不少,只是没有这一时期那么普遍.
  行——火车“大串联”
  “文革”十年浩劫,对交通业是极大的摧残,许多在建项目都停止了.但中国毕竟已经步入了20世纪60年代,不可能再倒退到肩挑手提、毛驴马车的时代.交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铁路更是命脉中的命脉,哪怕只是为了政治的需要,也必须保持铁路的畅通.1966~1967年的全国学生“大串联”,就是靠铁路承担主要运输任务的.因此"文革"时期交通业特别是铁路仍在发展.在最繁忙的京沪线上,1968年12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正式通车.大桥的铁路桥长6700多米,公路桥长4500米.江中正桥下层铺设双轨,两列列车可以同时对开;上层公路桥宽19.5米,可以并列行驶4辆大型卡车.这是横跨长江的桥身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桥.
  为开发西部地区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战备的考虑,加强了西南、西北的铁路建设.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北起成都,南抵昆明,全长1085公里,共修隧道427座,架桥653座,凿穿和连接了几百座大山.1975年7月1日,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枣宝成铁路建成并全线通车,全长676公里,实行电气化后,运载能力增加一倍,投资仅为建设一条新线的10%
  要想了解更多,请照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