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词解释:百科全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2:22:17

求名词解释:百科全书
求名词解释:百科全书

求名词解释: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
“百科全书”通常是指一大套书.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ύκλιος(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ία(paideia). “enkyklios”意为“循环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则指“教育”.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在抄录过程中谬传为新拉丁语词 “encyclopaedia”,随后又进入英语,最先记载于1531年.在新拉丁语中该词被选中作为一本覆盖各科知识的参考著作的书名.在英国最早见于 1644年.
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定义为:“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供查检所需知识和事实资料之用.但也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帮助系统求知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
《简明社会科学辞典》定义为“按辞典形式编排,系统概述人类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识的大型工具书.分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综合性百科全书收集各知识领域的名词、熟语、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无所不包,是知识的宝库.但不收录词语,故不同于语文辞典.”
百科全书可以是综合性的,包含所有领域的相关内容(例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是一部著名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也可以是专科的百科全书(例如医学或哲学百科全书).也有一些从某种特定文化或国家观点来讨论广泛议题的百科全书,例如苏联大百科全书.
历史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编写过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之父”,中国汉朝初年的《尔雅》,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
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明朝的《永乐大典》是最早的接近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百科全书是20世纪初由西方引进的书体.民国时的著名学者李煜瀛是最早进行西方百科全书研究,将这一书体介绍到中国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关于百科全书的名称,他在《世界学典书例答问》中说:“四十年前煜首译‘encyclopedia’为‘百科类典’,后中国因受《四库全书》命名的影响,改译为‘百科全书’.近二世纪专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颇多,在中文有‘中国文学百科全书’等.文学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为多科,然于一科之名下,复系以‘百科’二字,终觉不甚妥当.且‘全书’二字,在中文易与‘四库全书’之丛书式的全书相混,不足表示其为另一书体,故煜后又改译为‘学典’. ‘学典’,即拉丁文‘encyclopedia’(英法文略同),有‘所讲的学术环绕在内’之意.后凡包括一切学术在内一呈显知识世界且多系按辞典次序排列的书,每用此词以构成其书名,于是此词成为书体之一种.”
早期的百科全书作品
狄德罗等人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型的作品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但直到16世纪的西方,才开始出现“百科全书”这个名词.最早将“百科全书”用于书名的,是德国人斯卡利斯(Paul Scalich).
古代的许多作家(像亚里士多德等)都曾经试图全面地记录人类的所有知识.但是,约翰·哈里斯才认为是第一个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最早时却十分朴素:从1768年到1771年只出版了三卷.恐怕最著名的早期百科全书要数法国的《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由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编写,并于1772年完成,共28卷,71, 818条条目,2,885张插图.
体例
在古代,类似百科全书的著作可以由一个人全部编辑完成.但是到了现代,由于知识大爆炸,一个人或几个人已经不可能完成一部规模浩大的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这样就需要制定体例,确定编纂的准则,以解决众多编纂者之间的矛盾.(维基百科也有自己的编纂准则,请参看wikipedia:工具.)
百科全书的体例包括许多方面.包括条目名称设计、条目编写提纲、撰稿人书写格式、配图要求、外文书写和翻译规则、成书格式等.其中《苏联百科全书》是现有百科全书中体例最为详尽的一部,其第三版的编写体例周详而细致,十分全面,总共折合汉字有20万字上下.例如医学大类下分疾病条目、病理学条目、治疗方法条目、药物类条目、药剂类条目、医疗器械条目、疗养地条目、医疗机械条目、医学职业条目等.
百科全书与其他工具书的区别
百科全书不同于词典等其他的工具书.词典等是对词语条目进行释义,而百科全书是对条目作知识的介绍.因此百科全书比其他工具书使用更多的图像来辅助知识的介绍.而且百科全书对条目的阐释也比其他工具书详细,经常需要分成许多的小标题.
百科全书的种类
大百科全书(20卷以上)
小百科全书
百科词典
综合性百科全书:主要以非专业读者为对象
专业性百科全书
编排方式
西方现代百科全书大多按字母顺序编排.注重检索功能的话,一般采用小条目的编纂思想.注重百科全书教育功能的则采用大条目的方式.修订的方式有再版制、补卷制、出版年鉴和连续修订制4种 .
百科全书中常见的一些编排方式:
字顺编排
分类编排
大类编排,条目按字顺编排
百科全书的条目
百科全书的条目包括标题、正文内容和图表等.在百科全书的编纂中,条目的命名非常重要.好的命名应该便于检索,有学者认为条目应该都是独立的主题,应以方便读者的检索为准则.另外,条目的主题应该是客观形成的,而不是人为拟定的.例如海湾战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狗的神话”则是人为拟定的主题.
条目的命名应该清晰明确,不能含糊不清.例如新型武器,很难界定“新型”的划分.
百科全书条目的选择有一些共通性的原则:
独立主体原则:主体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就像我们去一个公司办事,我们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名称、地址,而不是其中的某个部门.
客观形成原则:这个主题应该是人们在了解,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客观形成,为人所熟知,而不是人为拟定的.如创世神话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神话题材类型,但是狗的神话就是一个人为概括的主题.因此缺少公认的规范性和确定性.
单一主题原则:如时间和空间是两个主题,应该分设.
准确性原则:条目的名称应该准确的表明条目的主题
通用性原则:应该使用规范的或约定俗成的名称
名词性原则:条目名称应该是名词性的,静止的.如“解放海南岛”应该改成“海南岛战役”
简要性原则:如使用唐诗,而不用唐代诗歌.
非研究原则:百科全书不是研究论文
非应用原则:百科全书不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应用
(注:以上内容主要参考文献2)
百科全书的分类结构以及不断更新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合在线或断线的电脑格式.最近几年,大多数主要的百科全书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电子化.基于磁盘(特别是 CD-ROM)的出版物拥有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电子百科全书还可以包含各种传统媒体无法承载的多媒体格式,例如动画、音像或视像.概念有关联的文章之间的相互动态链接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在线的百科全书则拥有动态的优点:新的信息几乎可以立即被呈现,而不用等到下一次的出版.
参见: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目前,常见的网络版百科全书有下列几个
名称 地址
英语
大英百科全书 http://www.britannica.com/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 http://www.bartleby.com/65/
百科全书网 http://www.encyclopedia.com/
自由辞典 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
加拿大百科全书 http://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om/
微软百科全书 http://encarta.msn.com/
维基百科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en/wiki/Main_Page
中文
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线 http://www.cndbk.com.cn/
中华百科全书 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index.asp
智慧藏百科全书 http://www.wordpedia.com/
知识在线 http://www.db66.com/
中文维基百科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zh/wiki
英文:encyclopedia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
“百科全书”通常是指一大套书。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ύκλιος(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ία(paideia)。“enkyklios”意为“循环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则指“教育”。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

全部展开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
“百科全书”通常是指一大套书。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ύκλιος(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ία(paideia)。“enkyklios”意为“循环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则指“教育”。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在抄录过程中谬传为新拉丁语词 “encyclopaedia”,随后又进入英语,最先记载于1531年。在新拉丁语中该词被选中作为一本覆盖各科知识的参考著作的书名。在英国最早见于1644年。
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定义为:“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供查检所需知识和事实资料之用。但也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帮助系统求知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
《简明社会科学辞典》定义为“按辞典形式编排,系统概述人类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识的大型工具书。分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综合性百科全书收集各知识领域的名词、熟语、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无所不包,是知识的宝库。但不收录词语,故不同于语文辞典。”
百科全书可以是综合性的,包含所有领域的相关内容(例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是一部著名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也可以是专科的百科全书(例如医学或哲学百科全书)。也有一些从某种特定文化或国家观点来讨论广泛议题的百科全书,例如苏联大百科全书。
历史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编写过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之父”,中国汉朝初年的《尔雅》,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
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明朝的《永乐大典》是最早的接近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百科全书是20世纪初由西方引进的书体。民国时的著名学者李煜瀛是最早进行西方百科全书研究,将这一书体介绍到中国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关于百科全书的名称,他在《世界学典书例答问》中说:“四十年前煜首译‘encyclopedia’为‘百科类典’,后中国因受《四库全书》命名的影响,改译为‘百科全书’。近二世纪专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颇多,在中文有‘中国文学百科全书’等。文学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为多科,然于一科之名下,复系以‘百科’二字,终觉不甚妥当。且‘全书’二字,在中文易与‘四库全书’之丛书式的全书相混,不足表示其为另一书体,故煜后又改译为‘学典’。‘学典’,即拉丁文‘encyclopedia’(英法文略同),有‘所讲的学术环绕在内’之意。后凡包括一切学术在内一呈显知识世界且多系按辞典次序排列的书,每用此词以构成其书名,于是此词成为书体之一种。”
早期的百科全书作品
狄德罗等人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型的作品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但直到16世纪的西方,才开始出现“百科全书”这个名词。最早将“百科全书”用于书名的,是德国人斯卡利斯(Paul Scalich)。
古代的许多作家(像亚里士多德等)都曾经试图全面地记录人类的所有知识。但是,约翰·哈里斯才认为是第一个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最早时却十分朴素:从1768年到1771年只出版了三卷。恐怕最著名的早期百科全书要数法国的《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由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编写,并于1772年完成,共28卷,71, 818条条目,2,885张插图。
体例
在古代,类似百科全书的著作可以由一个人全部编辑完成。但是到了现代,由于知识大爆炸,一个人或几个人已经不可能完成一部规模浩大的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这样就需要制定体例,确定编纂的准则,以解决众多编纂者之间的矛盾。(维基百科也有自己的编纂准则,请参看wikipedia:工具。)
百科全书的体例包括许多方面。包括条目名称设计、条目编写提纲、撰稿人书写格式、配图要求、外文书写和翻译规则、成书格式等。其中《苏联百科全书》是现有百科全书中体例最为详尽的一部,其第三版的编写体例周详而细致,十分全面,总共折合汉字有20万字上下。例如医学大类下分疾病条目、病理学条目、治疗方法条目、药物类条目、药剂类条目、医疗器械条目、疗养地条目、医疗机械条目、医学职业条目等。
百科全书与其他工具书的区别
百科全书不同于词典等其他的工具书。词典等是对词语条目进行释义,而百科全书是对条目作知识的介绍。因此百科全书比其他工具书使用更多的图像来辅助知识的介绍。而且百科全书对条目的阐释也比其他工具书详细,经常需要分成许多的小标题。
百科全书的种类
大百科全书(20卷以上)
小百科全书
百科词典
综合性百科全书:主要以非专业读者为对象
专业性百科全书
编排方式
西方现代百科全书大多按字母顺序编排。注重检索功能的话,一般采用小条目的编纂思想。注重百科全书教育功能的则采用大条目的方式。修订的方式有再版制、补卷制、出版年鉴和连续修订制4种 。
百科全书中常见的一些编排方式:
字顺编排
分类编排
大类编排,条目按字顺编排
百科全书的条目
百科全书的条目包括标题、正文内容和图表等。在百科全书的编纂中,条目的命名非常重要。好的命名应该便于检索,有学者认为条目应该都是独立的主题,应以方便读者的检索为准则。另外,条目的主题应该是客观形成的,而不是人为拟定的。例如海湾战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狗的神话”则是人为拟定的主题。
条目的命名应该清晰明确,不能含糊不清。例如新型武器,很难界定“新型”的划分。
百科全书条目的选择有一些共通性的原则:
独立主体原则:主体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就像我们去一个公司办事,我们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名称、地址,而不是其中的某个部门。
客观形成原则:这个主题应该是人们在了解,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客观形成,为人所熟知,而不是人为拟定的。如创世神话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神话题材类型,但是狗的神话就是一个人为概括的主题。因此缺少公认的规范性和确定性。
单一主题原则:如时间和空间是两个主题,应该分设。
准确性原则:条目的名称应该准确的表明条目的主题
通用性原则:应该使用规范的或约定俗成的名称
名词性原则:条目名称应该是名词性的,静止的。如“解放海南岛”应该改成“海南岛战役”
简要性原则:如使用唐诗,而不用唐代诗歌。
非研究原则:百科全书不是研究论文
非应用原则:百科全书不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应用
(注:以上内容主要参考文献2)
百科全书的分类结构以及不断更新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合在线或断线的电脑格式。最近几年,大多数主要的百科全书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电子化。基于磁盘(特别是CD-ROM)的出版物拥有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电子百科全书还可以包含各种传统媒体无法承载的多媒体格式,例如动画、音像或视像。概念有关联的文章之间的相互动态链接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在线的百科全书则拥有动态的优点:新的信息几乎可以立即被呈现,而不用等到下一次的出版。

收起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
“百科全书”通常是指一大套书。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ύκλιος(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ία(paideia)。“enkyklios”意为“循环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则指“教育”。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

全部展开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
“百科全书”通常是指一大套书。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ύκλιος(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ία(paideia)。“enkyklios”意为“循环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则指“教育”。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在抄录过程中谬传为新拉丁语词 “encyclopaedia”,随后又进入英语,最先记载于1531年。在新拉丁语中该词被选中作为一本覆盖各科知识的参考著作的书名。在英国最早见于1644年。
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定义为:“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供查检所需知识和事实资料之用。但也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帮助系统求知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
《简明社会科学辞典》定义为“按辞典形式编排,系统概述人类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识的大型工具书。分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综合性百科全书收集各知识领域的名词、熟语、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无所不包,是知识的宝库。但不收录词语,故不同于语文辞典。”
百科全书可以是综合性的,包含所有领域的相关内容(例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是一部著名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也可以是专科的百科全书(例如医学或哲学百科全书)。也有一些从某种特定文化或国家观点来讨论广泛议题的百科全书,例如苏联大百科全书。
历史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编写过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之父”,中国汉朝初年的《尔雅》,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
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明朝的《永乐大典》是最早的接近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百科全书是20世纪初由西方引进的书体。民国时的著名学者李煜瀛是最早进行西方百科全书研究,将这一书体介绍到中国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关于百科全书的名称,他在《世界学典书例答问》中说:“四十年前煜首译‘encyclopedia’为‘百科类典’,后中国因受《四库全书》命名的影响,改译为‘百科全书’。近二世纪专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颇多,在中文有‘中国文学百科全书’等。文学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为多科,然于一科之名下,复系以‘百科’二字,终觉不甚妥当。且‘全书’二字,在中文易与‘四库全书’之丛书式的全书相混,不足表示其为另一书体,故煜后又改译为‘学典’。‘学典’,即拉丁文‘encyclopedia’(英法文略同),有‘所讲的学术环绕在内’之意。后凡包括一切学术在内一呈显知识世界且多系按辞典次序排列的书,每用此词以构成其书名,于是此词成为书体之一种。”
早期的百科全书作品
狄德罗等人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型的作品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但直到16世纪的西方,才开始出现“百科全书”这个名词。最早将“百科全书”用于书名的,是德国人斯卡利斯(Paul Scalich)。
古代的许多作家(像亚里士多德等)都曾经试图全面地记录人类的所有知识。但是,约翰·哈里斯才认为是第一个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最早时却十分朴素:从1768年到1771年只出版了三卷。恐怕最著名的早期百科全书要数法国的《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由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编写,并于1772年完成,共28卷,71, 818条条目,2,885张插图。
体例
在古代,类似百科全书的著作可以由一个人全部编辑完成。但是到了现代,由于知识大爆炸,一个人或几个人已经不可能完成一部规模浩大的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这样就需要制定体例,确定编纂的准则,以解决众多编纂者之间的矛盾。(维基百科也有自己的编纂准则,请参看wikipedia:工具。)
百科全书的体例包括许多方面。包括条目名称设计、条目编写提纲、撰稿人书写格式、配图要求、外文书写和翻译规则、成书格式等。其中《苏联百科全书》是现有百科全书中体例最为详尽的一部,其第三版的编写体例周详而细致,十分全面,总共折合汉字有20万字上下。例如医学大类下分疾病条目、病理学条目、治疗方法条目、药物类条目、药剂类条目、医疗器械条目、疗养地条目、医疗机械条目、医学职业条目等。
百科全书与其他工具书的区别
百科全书不同于词典等其他的工具书。词典等是对词语条目进行释义,而百科全书是对条目作知识的介绍。因此百科全书比其他工具书使用更多的图像来辅助知识的介绍。而且百科全书对条目的阐释也比其他工具书详细,经常需要分成许多的小标题。
百科全书的种类
大百科全书(20卷以上)
小百科全书
百科词典
综合性百科全书:主要以非专业读者为对象
专业性百科全书
编排方式
西方现代百科全书大多按字母顺序编排。注重检索功能的话,一般采用小条目的编纂思想。注重百科全书教育功能的则采用大条目的方式。修订的方式有再版制、补卷制、出版年鉴和连续修订制4种 。
百科全书中常见的一些编排方式:
字顺编排
分类编排
大类编排,条目按字顺编排
百科全书的条目
百科全书的条目包括标题、正文内容和图表等。在百科全书的编纂中,条目的命名非常重要。好的命名应该便于检索,有学者认为条目应该都是独立的主题,应以方便读者的检索为准则。另外,条目的主题应该是客观形成的,而不是人为拟定的。例如海湾战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狗的神话”则是人为拟定的主题。
条目的命名应该清晰明确,不能含糊不清。例如新型武器,很难界定“新型”的划分。
百科全书条目的选择有一些共通性的原则:
独立主体原则:主体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就像我们去一个公司办事,我们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名称、地址,而不是其中的某个部门。
客观形成原则:这个主题应该是人们在了解,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客观形成,为人所熟知,而不是人为拟定的。如创世神话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神话题材类型,但是狗的神话就是一个人为概括的主题。因此缺少公认的规范性和确定性。
单一主题原则:如时间和空间是两个主题,应该分设。
准确性原则:条目的名称应该准确的表明条目的主题
通用性原则:应该使用规范的或约定俗成的名称
名词性原则:条目名称应该是名词性的,静止的。如“解放海南岛”应该改成“海南岛战役”
简要性原则:如使用唐诗,而不用唐代诗歌。
非研究原则:百科全书不是研究论文
非应用原则:百科全书不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应用
(注:以上内容主要参考文献2)
百科全书的分类结构以及不断更新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合在线或断线的电脑格式。最近几年,大多数主要的百科全书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电子化。基于磁盘(特别是CD-ROM)的出版物拥有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电子百科全书还可以包含各种传统媒体无法承载的多媒体格式,例如动画、音像或视像。概念有关联的文章之间的相互动态链接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在线的百科全书则拥有动态的优点:新的信息几乎可以立即被呈现,而不用等到下一次的出版。
参见: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目前,常见的网络版百科全书有下列几个
名称 地址
英语
大英百科全书 http://www.britannica.com/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 http://www.bartleby.com/65/
百科全书网 http://www.encyclopedia.com/
自由辞典 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
加拿大百科全书 http://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om/
微软百科全书 http://encarta.msn.com/
维基百科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en/wiki/Main_Page
中文
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线 http://www.cndbk.com.cn/
中华百科全书 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index.asp
智慧藏百科全书 http://www.wordpedia.com/
知识在线 http://www.db66.com/
中文维基百科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zh/wiki
英文:encyclopedia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