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童第周、司马光那样勤奋的人还有哪些?简单介绍他工作(学习)的事迹.2011年11月2日19:29:54,今天晚上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6:26:18
像童第周、司马光那样勤奋的人还有哪些?简单介绍他工作(学习)的事迹.2011年11月2日19:29:54,今天晚上要!
像童第周、司马光那样勤奋的人还有哪些?简单介绍他工作(学习)的事迹.
2011年11月2日19:29:54,今天晚上要!
像童第周、司马光那样勤奋的人还有哪些?简单介绍他工作(学习)的事迹.2011年11月2日19:29:54,今天晚上要!
古代的:
一、悬梁
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太平御览》卷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二、刺股
见于《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亲人见他如此落泊,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三、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四、囊萤映雪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车浚,三国时期作过东吴的会稽太守.因灾荒请求赈济百姓,被昏庸的吴主孙皓处死,此后车胤的家里就一贫如洗了.
车胤立志苦读,太守王胡之曾对他的父亲车育说:“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灯光苦读.
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唐朝杨弘贞、杨番、蒋防都著有《荧光照学赋》,均是谈车胤之事.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晋秘书监孙盛的曾孙、长沙太守孙放之孙.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躺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大地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孙康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昏黄的油灯要亮得多!
整个冬天,孙康都夜以继日地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成晋时很有名望的学者,南朝宋景平年间官至尚书左丞,封德阳县侯.
现代的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
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数学家张广厚吃书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这,是吃书
不要浅尝辄止——郭沫若论读书
年轻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读书而论,尚未开卷时,每有吞食全牛之概;然一遇困难,则不禁颓然而气馁.于是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在未用自己脑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读别人的评论以自圆,或仅读一书的序言而了事.有的人更以其一知半解,从而道听途说.这是我们年轻人最易传染的一种通病.
读书,人才更像人——严文井谈读书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们,但不必害怕它们,更不要被它们捆住手脚.为此,我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我没能考进大学,我并不认为自己不好学.
如果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当代的求索者求教,按照一个明显的目的,我打开了一本又一本书.
有的书给了我许多启发,有的书令我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我还是感觉有收获.那就是:道路没有完毕,还得继续走下去.
书籍默不作声,带着神秘的笑容等待着我们.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籍的时候,马上你就会听到许多声音,美妙的音乐或刺耳的噪声.你可以停留在里面,也可以马上退出来.
至于我,即使那本书里有魔鬼在嚎叫,我也要听一听,这是为了辨别小夜曲、牛鸣、苍蝇的嗡嗡、狮吼和魔鬼的歌唱有什么差别.这些差别也是知识.
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拒绝.
我读过一点点书,最初是为了从里面寻找快乐和安慰,后来是为了从里面寻找苦恼和疑问.
只要活着,我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这是为了更深地认识我自己和我同辈人知识的贫乏.
书籍,在所有动物里面,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能制造出来.读书,人才更加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