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生平一生中的大事,小事都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4:55:18
慈禧太后生平一生中的大事,小事都行
慈禧太后生平
一生中的大事,小事都行
慈禧太后生平一生中的大事,小事都行
慈禧都是被世人丑化了,看看这个史实吧.
励精图治的慈禧太后 在林则徐一手挑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帝国痛打,最终以割地赔款收场.十四年后,战火重新燃起,此次清军以十二万精兵对阵两万英法联军,激战后阵亡三万,而英军仅仅阵亡四人,显见两军实力相差甚远.1859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烧杀劫掠,还焚毁了美仑美奂的圆明园.这次首都的沦陷把清政府的脸面丢失殆尽,却也深深触动了帝国统治阶层中的有志之士.统治层中以慈禧为首的新锐力量放弃了清廷一直奉行的保守消极的国策,开始试图变革自强,解决帝国日甚一日的困境.
1861年七月,号称“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昏君咸丰归天,慈禧于十二月二日垂帘听政,自此掌控了清帝国的走向.在掌权之后,慈禧整饬吏治,重用汉臣,先后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等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稳定了中国的局势.
做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她对中国被列强频频欺凌感到很没面子,但她此时仍能冷静地意识到国力的差距,知道蛮干只会自取其辱.于是她一方面下令全国各地对洋人忍让克制,不要再像林则徐一样闹出事来,给列强提供压榨中国的借口.一方面锐意改革,暗暗发展军事,重用洋务派,学习国外的军事科技,大量引进先进武器,令袁世凯等人操练新军……更不惜斥巨资组建了北洋水师.此外,慈禧还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了一些军用、民用工业,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很大程度上的促进.
有一个说法流传很广,说慈禧昏庸无道,挪用了北洋水师军费3000万两,导致海军武备不足,才造成甲午海战惨败.这种说法出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群臣竞奏请练海军,备款3000万……颐和园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事实上,梁启超所述完全是伪造历史,目的就是丑化慈禧.至于挪用军费去搞颐和园工程,倒确有其事,但挪用的只是海军衙门经费,而非北洋海防协饷,而海军衙门经费本来就不是北洋水师的专款,即使不挪用也不见得会拨给水师.而挪用的数量也只有区区三十万两,并且很快就补还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真正热衷于修颐和园的并不是慈禧,而是光绪帝,他希望早日修好颐和园让慈禧搬去住,尽快把权让出来,别总呆在皇宫里指手划脚.
维新变法:
七月十九日,在维新党人的挑唆鼓动下,光绪帝为了立威,打压阻挠变法的保守派,将礼部六堂官罢免.曾广汉因为阻挠王照上书言事,也被光绪帝革职.之前这些高级官吏的人事权都掌握在西太后手中,光绪此次的“侵权”行为彻底激怒了后党顽固派,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彼此攻讦愈演愈烈.
慈禧早已对光绪胡搞瞎搞的变法十分不满,对光绪和维新派的治国能力也已不再信任,全国上下大多数官宦贵族都排斥变法,拒绝接受光绪掌握实权,纷纷鼓动太后早日出来“激浊扬清”,慈禧便更不放心把万里江山和祖宗基业交托给光绪这个志大才疏的外甥.在失败的变法改革之后,感觉自己所托非人,这是慈禧最终打压变法的最大原因.
伊藤博文来访是慈禧下决心镇压维新党的导火索,伊藤博文是康有为向光绪帝大力推荐来的,康有为还倡议中国与日本、英国等国“合邦”,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草案,康有为为了实现自己的权欲,不惜卖国当汉奸,比答应“二十一条”的袁世凯还要无耻.他与李提摩太交往多年,二人互相利用,康有为得到列强支持从而击败后党,自己同时获取权力,李提摩太则制订好了完备的分割中国的计划,只等着康有为撺掇上光绪帝入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