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的世界格局体系、亚非拉美国家的发展 .要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5:53:23

近代史的世界格局体系、亚非拉美国家的发展 .要总结
近代史的世界格局体系、亚非拉美国家的发展 .要总结

近代史的世界格局体系、亚非拉美国家的发展 .要总结
一战后的凡尔赛与国际联盟:背景: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战胜国带着各自的一揽子目的召开了旨在惩罚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由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引起的争霸斗争从战场转移到了谈判桌上.尽管各国要求不同,矛盾重重,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仍有基本共识——最大限度掠夺战败国,满足战前目的;反共反苏.所以对德国适当手下留情,以建立反共反苏的前沿阵地.在处理战败国领土时顺应民族自决原则的历史潮流,重新建立民族国家.保护战胜国既得利益,维护国际新秩序,建立一个超国家的国际组织.
性质:以英法为主导,在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进步性:承认民族自决原则,建立欧洲新的民族国家,使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暂时调整了列强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
存在矛盾:1.战败国与战胜国(法德间的民族复仇情绪)2.战胜国之间(英法,处置德国问题上“度”的把握;美日,争夺在华利益;英美,新旧世界霸主地位之争)3.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中国五四运动)4.帝国主义与苏俄之间(反击外国干涉军与国内反革命势力)
华盛顿体系: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亚太地区扩张同美国发生冲突
实质: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延续,是以美国为主导,在宰割中国,遏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凡华体系的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妥协,相互联合,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重新安排的基础上,是20世纪初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的最初反映;虽然确立了新世界格局,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的基本态势;体系没有消除各大国间的矛盾,而且还埋下了更大的冲突种子.
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中心,分为美苏两大政治经济军事对抗阵营,即“两极”)背景:
二战之后美苏两国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以明显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家.
概念:按照雅尔塔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建立新的世界格局.这种两极格局促动了冷战的爆发,直至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实则由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加速推进所致)方才瓦解.
战后初期亚洲、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 印、巴分治
二战后初期,亚洲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情况: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英国政府改变殖民政策,推行“分而治之”方针,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尼赫鲁成为印度自治领第一任总理,真纳出任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督.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意义:为两国政治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问题:
(1)两国之间以后始终存在着领土争端问题——克什米尔问题.
(2)在印巴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交织着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的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流血冲突.谴责教派仇杀、呼吁团结的甘地,也成为教派冲突的牺牲者,1948年初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杀害.
2. 以色列、巴勒斯坦问题
在历史上,古代犹太人曾在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居住,后来因外族的入侵和迫害,犹太人陆续迁离.阿拉伯人在这里世代定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占领这一地区的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1948年5月14日,根据联合国大会关于在这一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以色列国成立.不久,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大片原定划给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土地.大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离开家园,流落到其他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后来,以色列又通过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等.

(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 埃及
20世纪50年代,一些北非国家先后取得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由埃及中下层青年军官组成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建立新政府.埃及成为共和国.1956年,最后一批英军撤走,英国对埃及的殖民占领结束.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在埃及收回运河区主权后,英国并不甘心失败.在英法支持下,以色列在1956年向埃及的西奈半岛发动进攻.英法以“保护”运河为借口,侵略埃及.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它们的侵略行径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谴责,美苏也表示反对.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英、法、以军队撤出埃及,侵略军被迫撤走.埃及终于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
2. 阿尔及利亚
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成立,组织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起义军逐步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1962年,法国政府被迫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长期殖民统治结束.
3. 亚非会议
随着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纷纷建立,亚非国家联合反帝、反殖的新局面逐渐形成.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29个亚非国家.美国和西方殖民国家惧怕亚非国家的团结,对会议进行种种阻碍和破坏.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和大多数与会国代表团的努力下,会议取得了成功.会议提出了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等和平共处十项原则.亚非会议所反映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4. 非洲的独立浪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大陆诞生了三十多个独立国家.其中在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取得了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70年代主要是葡属非洲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时期.1975年,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结束了葡萄牙在非洲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90年代初,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时期,其标志是纳米比亚的独立.1994年,在南非举行了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摆脱了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揭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战后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特点:
首先,同亚洲、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相比,非洲独立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几十年中就摧垮了殖民主义者经营了几个世纪的殖民体系.
其次,没有出现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再次,非洲国家取得独立的斗争方式多种多样,但大多数国家是通过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迫使殖民主义者放弃统治的,也有少数国家是通过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的.
意义: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不仅使遭受殖民奴役的非洲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非洲的面貌,而且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它标志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中占有大约1/3的席位,成为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在战后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中,50年代末的古巴革命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1959年初,以卡斯特罗为首的起义军,在工人、学生的支持下,进入首都哈瓦那,美国支持的独裁者逃往国外,美国对古巴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此后,古巴又挫败美国的经济封锁和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卡斯特罗在1961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古巴革命的三个组织合并为“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后改名为古巴共产党.古巴政府实行了以国有化和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改革.面对美国的长期压力,古巴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四)第三世界的崛起
1. 情况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许多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不愿介入关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它们自认为属于“第三世界”.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20世纪70年代中期,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 特点
随着不结盟运动的不断发展,它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的队伍不断扩大.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其成员国由最初的25个,增加到一百多个,约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人口总数的1/2,包括第三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其次,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斗争矛头由最初指向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代转向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再次,斗争的领域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特别是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3. 发展
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突出地反映在联合国的变化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上.联合国建立后,美国曾长期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当作称霸世界的工具.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不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在国际政治地位提高的基础上,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到90年代其成员已增加到一百三十多个.这个组织主要是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4. 意义
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从此,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出现了一支由绝大多数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它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总体回顾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
(1)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促使战后初期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
重大事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和独立,以色列的建立.
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独立;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第一届亚非会议召开.
(2)殖民体系的崩溃
背景:亚非会议和埃及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鼓舞和推动了非洲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同时高涨.
重大事件:“非洲独立年”,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古巴革命使美国对古巴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
(3)第三世界崛起
背景:50年代末60年代初,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面临反帝、反殖和维护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日益加剧,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重大事件:不结盟运动诞生,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七十七国集团”建立,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4)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① 有些国家人民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中国、朝鲜、越南.
② 斗争时间长、范围广,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巨大胜利.例如:斗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持续到90年代,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全部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
③ 战后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开始了联合反帝反霸反殖斗争的新局面,从而形成了第三世界.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沉重地打击了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改变了超级大国任意操纵世界命运的局面,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例如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1961年开始的不结盟运动等.
④ 从争取政治独立发展到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如“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等.这一问题至今仍是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战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确立了美苏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后直到现在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亚非拉美国家在新航路的开辟后知道二战前 都处于被侵略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在二战后,开始了饭侵略斗争 。二战结束后。殖民体系崩溃。各国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全部展开

一战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确立了美苏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后直到现在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亚非拉美国家在新航路的开辟后知道二战前 都处于被侵略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在二战后,开始了饭侵略斗争 。二战结束后。殖民体系崩溃。各国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收起

瓦咔咔
慢慢写啊
想当年
本人可是写了几个通宵啊

近代史的世界格局体系、亚非拉美国家的发展 .要总结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世界玻璃的发展格局 近代世界的格局演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战后的世界格局的演变 近代史的发展 历史上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往往以世界什么格局的发展为先导 大学世界近代史的简答题,二战后西欧格局的特点 一战后形成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 现在一超多强朝着多极化形势发展 但是这几个世界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 世界格局形成的变现是什么 怎么样才能认为是 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之『雅尔塔体系』要求:形成的原因,标志,性质,形成的过程,影响 l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等国家成为牵制美国的力量急 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 拉美国家指的是那些国家? 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到底是“雅尔塔体系”还是“两极格局”还是“一超多强,真是搞不清,望高手详细解答好吧,我问的是“格局”、“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在世界近代的国家中,有许多国家进行了改革,请举一些实际的例子,从从近代史的发展谈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