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贡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3 03:44:06
大禹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贡献
大禹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贡献
大禹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贡献
过去,很多人一向认为大禹只是一个神话人物,然而,诚如杨宽先生在《中国上古史论· 序言》里所提出的:“吾人证夏以上古史传说之出于神话,非谓古帝王尽为神而非人也.盖古史传说固有多出于神话,而神话之来源有纯出幻想者,亦有真实历史之背景者.”我们要了解大禹,首先要探索大禹的“真实历史之背景”.在这方面,作家骆宾基的学术专著《金文新考》(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书法家工笔楷书,影印200册),通过对古金文的考证整理,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氏族之称,在古金文中都有音标谱系可查”.他在研究中发现了“各个上古青铜彝器铭文之间的连系规律”.证明“尧、舜、禹”既不是神话中的人物,也不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是“见之于四千年前古金文记载的历史人物”.
对大禹的看法,历来颇多分岐,众说纷纭,而骆宾基则一反旧习闻与旧观念,以古金文为实证,认为大禹是个真实的存在.因此绍兴的大禹陵为其葬地也是可以足信的.
一、禹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
作为上古人物的大禹,他与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终究是个什么关系呢?据考,炎帝主父足牛氏,生母是有(虫乔)氏;黄帝生父是熊氏,生母是有(虫乔)氏;故《绎史》卷五引《新书》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据原始社会时婚配制度,也就是说有(虫乔)氏这个氏族的女子可以与牛氏和熊氏两个氏族的男子通婚.这种既按父系方面计算世系,又按母系方面计算世系的现象,正说明炎黄时代是母权制衰亡,父权制确立的转化阶段.
炎帝氏族从母氏族中分离出来后,在陕西的渭水流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黄帝氏族从母氏族分离出来后,有一部分从渭水流域迁到黄河两岸的中原地区,逐渐强大起来,在扩展中发展成为黄帝部落,其活动的范围较大,表规出其势力的强盛.
后来,由于种种无法查清的原因,炎帝部落的一部分离开了渭水流域向东迁徒到中原地区.在黄河南岸发展起来,并与早已游徒到中原的黄帝部结成了部落联盟.可是,不久两者发生了矛盾.据《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大约是为争夺落联盟首领的权位.然而,”诸侯成归轩辕“,最后却被黄带夺过去了.《吕氏春秋·荡兵篇》载:“兵所自来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即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部落的矛盾水火之不相容,终于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最后,炎帝一败涂地,黄帝部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五十二战天下咸服”(《史记·五帝本纪》),从而巩固了自己在部落联盟中的地位.
以黄帝为首的炎黄部落联盟与夏民族有着某种渊源关系.《国语·鲁语上》说:“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据〈礼记·祭义〉:“不王不禘,王者帝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可见“禘”是一种专祭礼始祖而特设的祀典,夏后氏禘祭黄帝,足见黄帝部落与夏民族有着悠久深远的族源关系(血缘关系).夏民族应该是炎黄部落联盟中黄帝部落的后裔.
由此可考大禹世系.《大戴礼记·帝系》载:“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也”.古本《竹书纪年》亦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根据古代 “神不歆非类,民不祭非族”,“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的祭祀原则,把大禹的世系说得更为详细:“禹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颛顼之孙也”.
当然,在原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殖,时间的推移,逐步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史记·五帝本纪》即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这些所谓新的族姓实际上应是从黄帝部落中分化出来的一些新氏族,夏后氏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说:“象这样的姓氏变更并不打乱该氏族所依据的亲属关系”.骆宾基在《关于〈金文新考〉的报告》中亦说,由于氏族之变化,有“在命氏彝器所刊载的氏族文字上相互连系的规律可循.不会是各自孤立的、静止的(氏族不变)”.所以,夏氏族虽然其姓氏、名称与黄帝部落不同,但人们历来确认大禹是黄帝的后裔.因而大禹也是我们最早的先祖之一.
二、大禹是史前时代的抗灾英雄
既然大禹亦为我们民族的祖先,那么他所处的究竟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环境呢?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炎黄集团中的一支——夏部族活动在黄河中游的黄土地带.这就是中国史前的尧、舜、禹时代.这时中国原始社会开始崩溃,即氏族公社制度瓦解,阶级出现,国家和民族处在孕育之中.
当时的严峻局势是部落联盟正处在质变中的量变阶段.本来,早期部落联盟的成员之间是完全平等的,联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抵御敌对部落的侵袭和掠夺.但是,到了尧、舜、禹时代却发生了新的变化,联盟成员之间的平等已被联盟首领的权威所代替,最突出的事实是尧、舜在部落联盟中的首领地位,并不是真正由民主选举而产生的,也不历史上文人学士赞不绝口的“禅让制”(那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是他们凭借武力争夺来的.例如尧,据《淮南子·本纪训》载:“尧乃使羿诛凿齿于寿华之野,杀九婴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与射十日而下杀猰?,断?于洞庭,擒封稀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这个记载告诉我们,尧的部落首领的位子是靠武力打出来的.再如舜,向来盛传因舜贤,故 尧让位于舜,其实当舜作尧的助手时,尧就不放心,“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史记·五帝本纪》),而舜一旦羽翼丰满便凭借武力取代了尧的首领地位,《韩非子·说疑》称:“舜?恳ⅰ保疟尽吨褚浼湍辍吩疲骸八辞粢⒂谄窖簦≈畚弧薄5牵」艿笔绷顺稍敝涞钠降纫驯涣耸琢斓娜ㄍ妫柯淞私⒌囊槭轮贫然辜绦嬖凇R虼耍杂谟泄卣霾柯淞说闹卮笫虑椋耸琢煊敫鞑柯涫琢旎挂斜匾男獭H纭兑⒌洹泛汀妒芳恰の宓郾炯汀范技窃氐囊⒅鞒忠淮我槭禄嵋榈氖悼觥U庖淮我槭禄嵋樘致壑嗡娜搜‖侍猓得饕⑹庇泄淮未蠛樗蚌缰尉拍辍保坝砭油馐辍保秸吆霞疲辽儆?2年之久.到舜时洪水依然泛滥,舜就任命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禹鉴于他父亲的失败,就把“堙障”的方法改为“疏导”,结果成功了.洪水平息,解救万民的痛苦,得到人民的爱戴.舜把帝位“禅让”给禹.(《史记·夏本纪》载:禹辞避舜元子商均于阳城.避商均,是在禹未即位时,后来,经过治水的考验,禹才被推为首领.这说明部落联盟首领职位不凭武力夺得而靠取情于民,禹是一个突出的例外.
禹受命于中国史前时代的危难之际,并经艰苦卓绝的奋斗,力挽狂澜,解民于水火,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抗灾救世的英雄.
上古时代有过一度可怕的洪水为灾,这大约是真实的.据甲骨文,“昔”字的字形,是画一个太阳,下面或上面画作水波汹涌的光景,意思是说:从前曾经有过可怕的洪水泛滥的日子.又据载,世界上多数民族,也都有过关于洪水的传说.可知古代或因自然发主变化,洪水泛滥遍及于全球.人类一直到今天,还保存着洪水为灾的惨痛记忆.但洪水泛滥的年代在什么时候,却还不能确切推定,中国历史上说是发生在四千几百年前的尧舜禹时代.
近年来,学术界借重于古史研究的成果,已有资料表明,曾使我们祖先遭到灭顶之灾的洪水,是自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发生过的三次海侵.其中第三次海侵发生在距今1万年前,海面升到-40米左右.至距今8千年前,海面已达-5米.到了距今约7一6.5千年前,海面就达到最高海平面.三次海侵都是全球性的.
从时间上计算起来,第三次海侵海退,与中图历史上所称的尧舜禹时代相去并不太远,两者似乎是吻合的.一次海侵海退,往往持续千年万年.“汤汤洪水滔天”,不仅对东南沿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来中国东南沿海平原与大陆架连成一片,成为宽谷盆地与浅丘相间的广阔原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然而,由于海侵,中国东南海岸线大约后退的600公里,到第三次海侵的时候,原野上自然条件不断恶化.当海侵到达顶峰时,杭嘉湖平原与宁绍平原成为一片联结的浅海,其西缘正是天目山今钱塘江中游诸山.因为考古证明,这一带地方的许多新石器文化遗址如湖洲钱山漾、杭州水田坂、嘉兴马家浜、吴江梅埝、吴县草鞋山等,都有受水灾之后留下的於泥痕迹.而大规模的海侵,对内河的影响,也不能说一点没有.据记载,黄河自古至今,溃决泛滥1590多次,其中较大的改道就有26次.在第一次改道前,黄河叫“禹河”.它是我国最古老、最著名的河流,其危害之大,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有人粗略统计,从天山脚下、东北冰缘地带到海南岛;从青藏、云贵高原到川康等广大地区,竟有28个民族流传远古洪冰为害的神话.这可探知远古洪水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凡世界文明古国的史前史和文化史,大多都从洪水写起,也说明了这一点.
治理洪水,这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大禹肩负起抗击人类毁灭性的灾害的重任,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使命.大禹治水有功,终于成为现实中战胜洪水的一个英雄.他的功业直接,、间接影响当时周围各部落,也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大禹是中华基业的开创者
在形成夏民族和建立夏王朝的划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夏后氏部落酋长大禹的治水活动起了特殊重要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洪水横流的灾祸,不能不感到恐惧.因此,人们盼望能战胜洪水的英雄.大禹正是这样的人物.他肩负起我国上古治理洪水,发展农田灌溉事业的重任,最后完成伟业,奠定了华夏的基础,谱写了中华文明历史的壮丽乐章.
面对铺天盖地的大洪水,先是尧命鲧去治理,可是治了九年,丝毫也没有成绩.据《书·洪范》记截鲧治不了洪水的原因,主要是他用错了方法.他用的方法是“堙”和“障”,也就是拿泥土来堵塞洪水,结果不但堵塞不了,洪水反而愈涨愈高.到了舜时,洪水继续泛滥,舜就推鲧的儿子大禹去治理洪水.禹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把“堙障”的方法改为“疏导”,结果成功了,洪水平息,解救了万民的痛苦.
这里鲧的失败和禹的成功,可以理解为主要是受生产水平所制约.鲧时,人们还不能采用先进技术,开山凿石,疏通河道,在生产特点上也还不是急于解决兴修水利、灌溉、发展农牧业的问题.这是时代的局限,而不是他个人的过失.为此,至今许多地方还留有怀念他的“鲧堤”、“鲧庙”,可见他仍受后人的尊敬.到了禹时,出现了青铜工具,使生产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越绝书》卷11所记:“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海”.故《史记·封禅书》云:“禹以九牧之金铸九鼎”.《墨子·耕柱》亦云“启(禹之子)派蜚廉铸鼎于昆吾”.昆吾在今河南濮阳西南,是古代非常有名的一个产铜中心.青铜工具促使了“以铜为兵”的灌溉农业经济的形成.
大禹治水的思想方法.也不是一个无关科学的小问题.他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对传统的突破和革新.如历来传他为兼用“堙”与“导”的两手.而近人研究,对此又有新的说法.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在《绍兴农业发展史略》序中认为,禹在南方治水,只能用“疏导”之法,因为海侵海退之后,平原成为一片沼泽,必须疏导河流,才能排干沼泽,从事耕作.至于兼用“堙塞”,则是故事在北方流传(黄河流域治水总是用“堙塞”),有时就顾不上南北地理环境上的差异了,反正治水总有成功和失败,因此根据编织故事的需要而随时变更“堙”“导”之法或兼有两手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