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本主义价值观以及其缺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3 01:23:08

什么是人本主义价值观以及其缺陷?
什么是人本主义价值观以及其缺陷?

什么是人本主义价值观以及其缺陷?
人本主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智者派哲学中的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把是否尊重人看作是考察和评价一个国家治理好与坏、人与人关系和谐和对立、有没有社会正义原则的惟一标准.而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产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人文主义者,16世纪末在西欧各地的人文主义思潮蓬勃发展起来,他们的思想对近代十七、八世纪英法唯物主义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文主义提出用人性否定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用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主义反对蒙昧主义;用个性自由思想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用平等观念反对封建等级制,集中体现了新的进步思潮对旧文化、旧意识、旧制度的反叛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继承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经过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人本主义成为西方社会现代的人本主义形态.康德提出了“人为自然、社会、道德立法”的口号,宣示了西方“人本论”在自然、社会、道德伦理领域的全面展开,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费尔巴哈提出“神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进一步否定了上帝存在说.19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全世界的扩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私人占有反而增加了一部分人控制另一部分人的力量,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异化现象日益加重和扩大,要求把人的当下生存和意义作为哲学及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于是,尼采、克尔凯郭尔唯意志主义和生命哲学以及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就应运而生了.他们不满启蒙运动以来主体哲学把对普遍人性的追求,转向重视个性存在的感觉、体验、情绪、意志的研究,关注人的存在的意义.20世纪后期,萨特、马尔库塞、弗洛姆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马斯洛等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把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强调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与价值、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从而把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推向新的境地.纵观西方人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虽然经历了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人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但它毕竟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的和理论的局限性.但是,核心的价值观念都强调人是世界万物的价值中心和社会的主体.在过去,反对神权,倡导人权;在现代,要求尊重个体生存的本能和体验,把人看作世界上的最高存在;在当代,注重人的内在价值的实现,鼓励发挥人的内在潜能,这些都是积极的、合理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吸收了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的这些积极的因素,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意志和治国理念的形式,肯定了以往人类所倡扬的人本论的合理因素,摈弃西方近代和现代人本理论缺陷,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把人类历史上的人本论推向新的高度,是对西方人本主义的超越.虽然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有一定的理论联系,但是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首先,价值目标不同.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而西方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个人的解放和发展,在本质上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将人从专制统治和神灵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们强调对人存在的主观体验,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除了具有一定的非理性主义外,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服务的.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作为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它不仅要实现人的个性发展,而且要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内涵不同.西方人本主义中的人是抽象的、超社会历史的人,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社会的和现实的人.人本主义一般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理解人,抽去了人的历史特质和社会特质来谈论人,关注的是人的绝对自由,强调的是个人存在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个人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意义,把社会中的他人、现实的人,看作是阻碍自己发展的地狱,因此,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历史观.而以人为本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来界定人的属性、规定性和本质的.不仅是从历史的、现实的和从事实际活动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而且从社会关系上来规定人的根本属性,同时还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之间的区别、个人和个人的区别上来理解人,既看到人的类存在和类价值,也看到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还看到人的个性存在和个性价值,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有丰富内容和多重规定性的概念,他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而且是主客体的统一;既是“我”,又是“你”和“他”,而且是你我他的统一,是现实社会中的所有成员.最后,理论的社会作用不同.西方人本主义从它的产生、发展,虽然在客观上会对实践产生影响,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涉及社会实践的人本主义观点和理论,但它终究不是行为的指南,而只不过是人们对人本身、人与其他事物和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等问题的理论探讨,是一种思想、观点、理论思潮.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产生,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对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理论,而且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行为的指南,是我们思考各种问题、处理各种事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党针对新时期新矛盾提出的新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二者的理论作用是根本不同的.综上所述,“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想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能将二者混同.我们在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时,既要注意二者的联系,更要强调二者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把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