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巴黎公社介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7 16:38:38
简短的巴黎公社介绍
简短的巴黎公社介绍
简短的巴黎公社介绍
巴黎公社起义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武装起义虽然仅进行了72天,但它却以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次演习,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
19世纪中叶,法兰西第二帝国经济不断恶化,对外关系接连受挫,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烈,法皇路易·波拿巴的专制统治陷入全面危机.为摆脱困境,转移国内人民视线,法国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但战争进程却与波拿巴的愿望完全相背,法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9月2日波拿巴在色当被困投降.消息传到巴黎,市民群情激愤,9月4日爆发了人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成立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这时,普军继续向法国内地推进,战争性质发生了变化,法国成了防御侵略战争的一方.但“国防政府”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爱国激情视如洪水猛兽,不顾国家民族利益,与敌屈辱求和,妄图把巴黎交给敌人,利用敌人之手镇压人民革命,使普军得以长驱直入,包围巴黎,占领了法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土.10月31日,17万法军向普鲁士投降,引起了巴黎人民的极大愤慨,又爆发了旨在推翻叛国政府的第二次起义.起义虽再次被镇压下去,但两次起义使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受到了实战锻炼,明确了只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才能维护民族独立.为此,巴黎无产阶级在同政府卖国政策的斗争中,利用政府建立国民自卫队的法令,在全国逐步建立起一支新型的、具有人民性的武装力量.爱国热情高涨的巴黎工人冲破政府限制,仅三个星期就组成了194个工人营队,并推举一批革命者当了工人营的营长,成立了士兵代表机构“内务委员会”,获得了大量武器和军需物资,在巴黎形成了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国民自卫军.1871年2月,巴黎无产阶级革命武装正式成立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选举了总司令和20名委员,草拟了章程,为武装起义做好了最重要的准备.
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同普鲁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停战和约.2月17日,奥尔良党人首领梯也尔上台.由于与普鲁士达成妥协消除了后顾之忧,法国资产阶级便集中全力来对付国内无产阶级特别是巴黎的工人武装,以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3月8日至17日,梯也尔政府向巴黎增调了2万名政府军,准备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逮捕中央委员会成员.当时,巴黎的国民自卫军有417门大炮,分别集中在蒙马特尔高地和棱蒙高地等地.3月18日凌晨5时,政府军一个团占领了蒙马特尔停炮场.枪声惊醒了附近居民,大炮被抢的消息迅速传开.该区的国民自卫军战士立即集合起来,包括许多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内的人民群众也随同一起拥上蒙马特尔高地.政府军士兵发生哗变,与人民群众联合行动,逮捕了反动军官、警察和宪兵.偷袭棱蒙高地的政府军也未能迅速把大炮拖走,很快就被赶到的国民自卫军击溃.
政府军的偷袭失败了.这时,已在巴黎各地特别是工人区爆发的武装起义迅速展开.国民自卫军和人民群众自动拿起武器,建筑街垒,布置岗哨,派出巡逻队,集中分散的大炮.中央委员会采取紧急措施领导武装起义,占领了部分地区.中午以后,国民自卫军开始越出本区,向巴黎市中心挺进,起义由防御转入进攻.15时,国民自卫军根据中央委员会的进攻命令,展开巷战,攻占了陆军部及其他一些军事机关和据点.21时,控制了万多姆广场,政府军和宪兵闻风丧胆,落荒而逃.22时许,国民自卫军进入市政厅,升起红旗.至此,中央委员会掌握了巴黎全城,武装起义推翻了梯也尔政权,取得了伟大成功.3月28日,巴黎公社进行了普选,一大批工人、社会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参加了巴黎公社领导机构,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诞生了.
梯也尔跑到凡尔赛后,手下仅剩1万多残兵败将.为向巴黎无产阶级反扑,他一方面纠集反动军队的散兵游勇,另一方面请求俾斯麦释放战俘,重新拼凑和整顿了军队.此时,巴黎仍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东面和北面普军15万大军压境,西面和南面凡尔赛军队伺机反扑,形势对公社极为不利.
而公社却麻痹大意,疏于防范.4月2日清晨,凡尔赛军炮轰巴黎,向巴黎城西的讷伊桥发起进攻.公社2000名战士与1万多名敌军激战数小时后,放弃了讷伊桥等阵地.凡尔赛的炮声震醒了巴黎,公社执行委员会当即决定进攻凡尔赛.4月3日晨,公社匆忙调集4万人,分3路向凡尔赛进军.中路1万余人从东面进攻,击退敌宪兵队后遭强大敌军阻击后撤;左翼6000多人从东南方向进军,初战获胜,进抵距凡尔赛5公里处因弹药和援兵不济而被迫后撤,不幸陷入敌重兵包围,指挥员杜瓦尔被俘就义;右翼1万余人经讷伊桥沿大道出击,占领吕埃伊后与北部部队会合,因故大量增兵后被迫后撤.这次出击,由于公社领导对军事形势盲目乐观,对大规模军事行动缺乏准备,致使出击部队没有统一领导、各行其事,导致了失败.凡尔赛遭公社沉重打击也被迫改变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战术.
4月6日,梯也尔将军队整编为2个军,加上普军后来释放的5万名战俘,约11万人.凡尔赛军与东面和北面的普军对巴黎形成了包围.公社方面军事工作进展不大,仅有1.6万作战部队和4.5万预备部队.虽然公社拥有1200门大炮,但由于组织不善,能够配置使用的只有200门,且缺少熟练炮手.但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公社战士在忠诚坚定、智勇兼备的军事将领指挥下,与敌浴血奋战.4月7日,凡尔赛军队依仗优势炮火攻占了讷伊桥和附近据点.巴黎城防司令东布罗夫斯基率领西线5000名装备很差的部队,同9倍于己的敌人激战.17日,250名公社战士在贝康城堡抗击5000名敌军进攻达6个小时.21日,在讷伊方向坚守的公社战士日夜作战,与敌展开肉搏,击退了强渡塞纳河之敌.在南线,凡尔赛军为夺取伊西和旺夫炮台,不惜用数百门重炮轰击炮台,公社战士为守卫炮台顽强战斗.到4月底,公社守住了巴黎西线和南线,给凡尔赛军以大量消耗.5月初,公社调整了巴黎防御部署,东布罗夫斯基指挥第一军在西线抗击敌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队的猛攻,公社战士充分利用5辆装甲车和塞纳河上的10艘炮艇与敌厮杀,不仅以少量兵力顶住了敌军主力的进攻,而且支援了南线作战.在南线,敌进攻的主要目标仍是伊西和旺夫炮台.5月3日夜,防守木兰—萨克多面堡的第五十五营军官叛变,敌突然占领了南线这个主要据点,数百名公社战士阵亡或被俘.接着凡尔赛军发起全线总攻,8日伊西炮台失守.公社虽在此时加强了军事指挥,但大局已难挽回.13日旺夫炮台被攻克.在西线,8000名连续作战、疲惫不堪的公社战士与8万名装备精良的敌人作战,有时还主动出击.但从5月17日起,凡尔赛军集中重炮开始猛轰巴黎,并集中了13万人准备进攻巴黎.
5月21日下午,凡尔赛军从对克卢门进入巴黎,一场震撼世界的流血大巷战开始了.为保卫公社政权,巴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奋起抗敌,他们在街道和广场筑起街垒,不论男女老少,人人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22日拂晓,敌12个师约10万人进占了巴黎大部分市区.25日,公社战士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在塞纳河左岸,公社战士与敌进行白刃战,直到被敌包围,才撤过塞纳河.在市中心,妇女、儿童与公社战士并肩作战,抗击敌人的轮番进攻.27日,敌军开始围攻最后两个工人区,在拉雪兹神甫墓地200名公社战士与5000名凡尔赛士兵展开肉搏,战至傍晚,大部分公社战士壮烈牺牲,被俘战士全部被枪杀在墓地的一堵墙前.这堵墙永为世界无产阶级纪念的“公社社员墙”.28日16时,公社战士坚守的最后一个街垒被攻克.英雄的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在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后,被凡尔赛军血腥镇压下去了.
据统计,公社战士共有7.29万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
巴黎公社起义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第一次总演习,为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公社战士高昂的革命斗志永远激励着世界无产阶级起来进行斗争.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法国资产阶级正处在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尚不具备.另外,公社也未能把革命发展到法国各地,取得外省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形成强大的工农联盟.还有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思想的指导.主观上,由于法国无产阶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在军事斗争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一是错误地始终采取防御政策,没有利用多种机会去消灭凡尔赛反革命力量.尤其是在进军凡尔赛的问题上,没有在起义胜利后乘胜进攻凡尔赛,消灭梯也尔的有生力量,而是忙于组织选举,贻误了战机,给敌以喘息之机,得以卷土重来.在4月份战斗日趋激烈的时候,巴黎前线指挥员得到的命令只是“防御”,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适时发起进攻,只是消极地等待强敌进攻,这等于等待失败:二是军事准备不足,敌情不明,造成军事部署和指挥失误.起义胜利后,巴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公社对凡尔赛的反扑缺乏警惕和军事准备,4月2日炮击巴黎的炮声响了,公社的人们还认为是节日礼炮.4月3日在未进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又仓促决定出击凡尔赛,结果进军失败,使公社遭受很大损失;三是军事组织混乱,纪律松弛.起义成功后,公社拥有6万多人的部队,20万枝枪,1200门大炮,5个炮台和一个工事坚固的环形要塞地带,足够使用几年的弹药及法兰西银行数十亿法郎的资金,完全可以组织强大的出击和长期防御.但公社未很好地利用这些条件,部队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和统一领导,任意行动和自由来去的现象时有发生.
战斗中公社战士缺少足够武器,可在仓库里却放着28万枝步枪.公社在选拔军事领导人上也存在失误.巴黎公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她的功绩不可磨灭.这些经验教训更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财富.
时间 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
事件 巴黎的无产阶级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
原因 反对镇压和迫害。
导火索 法国战败普鲁士,割地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