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始祖是蒙古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7:57:53

满族的始祖是蒙古的
满族的始祖
是蒙古的

满族的始祖是蒙古的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女真人

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后来发展起来,国势强盛起来,变成了元朝,成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国家。

唐代的黑水靺诃,是为女真始祖,后在辽代建立金,至明代建立后金,即清王朝

3楼很搞笑啊,应该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国,其孙忽必烈灭金与南宋建立元朝吧.
满足始祖却为女真人,由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后为蒙古所灭,直至明末,由努尔哈赤带建立后金,天聪皇太极该后金为清

1636年皇太极改国名后金为清,改其族名女真为满洲。所以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

a6779842 你胡说八道什么呢?女真人什么时候建立过元朝,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女真人是被蒙古人所灭,不知道别上来乱吹,丢死人啦!

女真.

女真族

满族 首先远祖叫肃慎 后称 靺鞨 后称女真(女直) 后来改为满族

靺鞨鲜卑和匈奴吧!!

唐代时候的黑水靺鞨 在现在的辽东一带
宋代时叫作女真,是靺鞨人的一支
他们建立了金朝 后被蒙古所灭
一部分人被汉化 一部分人仍留在东北
明代末期,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起兵抗明,建立后金,也就是以金国后人自居。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后世称作满族....

全部展开

唐代时候的黑水靺鞨 在现在的辽东一带
宋代时叫作女真,是靺鞨人的一支
他们建立了金朝 后被蒙古所灭
一部分人被汉化 一部分人仍留在东北
明代末期,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起兵抗明,建立后金,也就是以金国后人自居。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后世称作满族.

收起

满足是女真族的一支
后来建立了清朝

如果倒着说的话是这样的:满(建大清)--女真(建明朝的后金,辽宋时期的金)--黑水秣鞨(唐代)--鲜卑的一支--匈奴的一支.

"女真"与"满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
一 两个民族的起源与民族构成

"女真"与"满洲"这两个民族的组织结构和华夏族都相差甚远!

女真人的族源异常复杂,它开始被称呼为"女真"时只是一个庞杂的民族集合体的概称,类似于突厥系,分支众多。其生存方式类似西方的斯拉夫民族,都是发源于森林的民族,虽然包含有游牧的部落,但整体上并不完全以游牧为主。女真人基本形成...

全部展开

"女真"与"满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
一 两个民族的起源与民族构成

"女真"与"满洲"这两个民族的组织结构和华夏族都相差甚远!

女真人的族源异常复杂,它开始被称呼为"女真"时只是一个庞杂的民族集合体的概称,类似于突厥系,分支众多。其生存方式类似西方的斯拉夫民族,都是发源于森林的民族,虽然包含有游牧的部落,但整体上并不完全以游牧为主。女真人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北宋时。

满洲(通古斯)人根据中国百科全书记载,是蒙古人种的北极亚人种,与爱斯基摩有亲缘关系。叶赫那拉·根正(慈禧弟弟的孙子)郝晓辉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也写到:
"最早满族是从通古斯来的,也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在西伯利亚可能是受到了俄国哥萨克人的排挤,因而迁徙到中国明朝的东北,被当时的中国明朝政府收留。"满洲"的形成远远晚于女真,成立于1635年农历10月13日。<<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写到:
"说起清廷,或者说满族的传说很复杂,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的往上追溯,也只有六代,到上面第七代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记载了。我们家的家谱上也是这样。"在构成上"满洲"还包括汉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成分。确切的说当时的满族只是一个政治团体。

英国的大百科全书也说满洲人自称是女真的后代。那么为什么满洲人要自称是女真人的后代呢?可能是满洲人的祖上被女真统治过,所以自称是女真后代。打出了与早期女真人同源的幌子,以便反叛明朝,建立政权。就像当年匈奴人刘渊一样,为了占领中国,居然也打出了“汉”的旗号一样,滑天下之大稽,为了政治目的而欺世盗名。事实上,满洲人也曾经自称是日本人的后代,这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建立满洲国。在溥仪为祭祀日本天照大神而特发的"国本奠定诏书''中,满人认祖宗是清河源氏,以天照大神为国教,视日本先祖为满洲先祖,修建国神庙。

二 "女真"与"满洲"的历史发展比较
1,女真在金国后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蒙古人灭亡金国后,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根据1183年(金大定二十三年)金国公布过的人口统计,女真人只有400多万。在经历战乱和屠杀后,残留的女真后裔被继续汉化,以至于在蒙元占领中国时期明确规定“女真生长汉地,同汉人”,这个时候的史料也记载“父虽虏种,母实华人…非复昔日女真。”说明女真人在蒙元已逐渐失去了民族特征,成为汉族的一部分。换个角度思考,即便女真的后裔当时没有汉化,在这漫漫800多年里也与周边其他民族融合了,不可能在几百年后繁衍出一个庞大的满州族。
2,距金国灭亡几百多年出现的满人,还在氏族公社和奴隶制之间徘徊---金国的时候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封建社会,怎么他们的后代过了几百年不但没有进化却退化到奴隶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同一个民族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因此,如果"女真"与"满洲"是同一个民族的话,世界历史必须对这种特殊现象重新进行研究,可能全人类的历史都要重写。
三 双方民族文字的巨大差异
文字是传承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载体,我们看一下东亚一些文字的发展路线吧:

汉字-〉日本汉字-〉假名
汉字-〉女真大字
汉字-〉女真小字
梵文-〉藏文-〉蒙古新字
回鹘文-〉蒙古文-〉满文

可见女真和满族的文字来源是不同的,从文字发展上看应该不是一个民族。

下面具体比较一下这两个民族的文字:女真文是金代用于记录女真语言的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很像汉字。笔画有横,直,点,撇,捺。 书写自上而下,从右向左换行。

女真字
再来看看满文,满文是拼音文字前期参照蒙文创立,后来又有所改进。 但是满文和女真文是属于不同的文字。而且文字本身毫无相似之处。
满人只恢复蝌蚪文,如果真是女真人后代的话,为何不恢复类似于汉字的金国字?

满文

其实就算文字有着许多的共同点都不能证实是同一民族。
比如:日本文字,西夏文字,契丹文字都是根据汉字所创,但使用者是几个不同的民族。更何况女真文字和满文的巨大差别,更难以证明双方是同一个民族了。


四 两个民族服饰上的不同

1 女真服饰
女真人的服饰受汉族影响很深,明显也是交领衣服《三朝北盟汇编·女真传》说女真服饰“衣短而左衽”。宋人的《虏廷事实》中说女真:“自古以来披发左衽”。

侵入黄河流域后,女真头饰有裹逍遥巾的,即以黑纱笼髻,上缀五钿,年老者为多。冬戴羔皮帽。《金史·舆服志》记载,女真女子喜穿遍绣全枝花的黑紫色六裥襜裙,襜裙就是前引《大金国志》所说用铁条圈架为衬,使裙摆扩张蓬起的裙子。上衣喜穿黑紫、皂色、绀色直领左衽的团衫,前长拂地,后长拖地尺余,腰束红绿色带。许嫁女子穿褙子(称为绰子),对襟彩领,前长拂地,后拖地五寸,用红、褐等色片金锦制作。头上多辫发盘髻。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女真进入中原后,服饰受到华夏族影响后,衣着逐渐比较华丽的,发型与饰物也讲究起来。

下图为:六裥襜裙\黑纱笼髻

事实上,随着金国的汉化,女真人逐渐直接干脆穿戴起了汉服。金国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十二月,朝廷颁布如下禁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并且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金史》卷四三《舆服志》(下)云:“初,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这大概就是大定二十七年的禁令内容。章宗时也多次颁布过类似的禁令。金国泰和七年(1207年)九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由这些政府禁令可见:女真人却纷纷改着中国人的服饰,并且屡禁而不止。

而反观满族的服饰,大拉翅,高跟旗鞋。衣着不但没有进化,反而比女真服饰粗糙,尤其是领口为右衽,女性的头部饰物更与女真不同。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他们是女真后代的话,在明末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时,穿戴的肯定是汉服才对。

五 民族姓氏的不同


《金史》记载的女真姓氏有:完颜、乌古论、纥石烈、徒单、女奚、兀颜、蒲察、颜盏、温迪罕、石抹、奥屯、孛术鲁、移剌、斡勒、纳剌、夹谷、裴满、尼忙古、斡准、阿典、阿里侃,温敦,吾鲁,抹颜,都烈,散答,呵不哈,乌林答,仆散,术虎,古里甲。

另一方面,随着侵入中原,女真人逐渐采取了汉族姓氏。上文提到的有关服饰的几条禁令,都包括了禁止女真人使用汉族姓氏。金国世宗、章宗时期曾屡次下诏加以禁止,大定十三年(1173年)五月,“禁女直人毋得译为汉姓”,说明此时女真人改用汉姓的情况已经比较常见了。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十二月,朝廷再次颁布如下禁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前面已经说了此次禁令还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章宗时也多次颁布过类似的禁令。明昌二年(1191年)十一月,“制诸女直人不得以姓氏译为汉字”;泰和七年(1207年)九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这些禁令同时也说明了采取汉族姓氏是整个女真社会的风气。至金朝后期,几乎所有的女真姓氏都有相应的汉姓,据陈述先生统计,金代女真人译改的汉姓共计59个。

满洲人(通古斯人)只有少数贵族有姓,比如爱新觉罗。家喻户晓《水浒传》里记载了一些女真大姓,像完颜这些姓在满洲人的名字里却根本看不见,说明了什么?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