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政治(必修1、2、3、4)历史(必修1、2、3)地理(1、2、3)的重点考点.谢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0:48:36
急求政治(必修1、2、3、4)历史(必修1、2、3)地理(1、2、3)的重点考点.谢谢.
急求政治(必修1、2、3、4)历史(必修1、2、3)地理(1、2、3)的重点考点.谢谢.
急求政治(必修1、2、3、4)历史(必修1、2、3)地理(1、2、3)的重点考点.谢谢.
你这似乎发不下啊 还是发个邮箱吧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
3、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
4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2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地方:.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2、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且 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中央:中朝 决策机构 ,外朝(三公) 执行机构,尚书台 中枢机构
刺史制度
察举制----孝廉科作为重点
地方:郡国并行---推恩令
作用: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九品中正制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和颁发政令
隋唐 门下省:审议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
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中央: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宋 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地方:派文臣到地方,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设置转运使,收割地方的财权
路州县三级
影响: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中央:一省制--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
元 地方,行省制 ,下设路、府、州、县
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PS: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
不断增强.
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
明成祖:设置内阁
省府县三级
清朝:(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设立军机处
A.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
B.影响: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