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9:38:55

雪线问题.
雪线问题.

雪线问题.
雪线,就是一座山,有雪和没雪的分界线(雪覆盖住山体的最低处).
同一山脉,一般,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阳坡温度较高,雪融化了,雪线升高).喜马拉雅山南坡是阳坡,但是雪线教北坡低,因为南坡是迎风坡.要看主导因素.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降水降雪多,雪线低).

baike.baidu.com/view/68306.htm 2010-12-27
雪线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雪线 英文名称:snow-line;snow line 定义1: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限地带,沿此地带年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处于平衡。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2:由气候和地形相互作用形成的大气固态降水的积累等于消融的界线。 应用...

全部展开

baike.baidu.com/view/68306.htm 2010-12-27
雪线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雪线 英文名称:snow-line;snow line 定义1: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限地带,沿此地带年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处于平衡。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2:由气候和地形相互作用形成的大气固态降水的积累等于消融的界线。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冰川学(二级学科) 定义3:高山常年积雪区的下边界,即年固态降水量与消融量开始达到平衡的地带。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文、水资源(二级学科);陆地水文学(水利)(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雪线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目录
释义
标志
特点
季节
分类气候雪线
地形雪线
影响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
地貌因素
气候与地貌
大气环境改变
最高释义
标志
特点
季节
分类 气候雪线
地形雪线
影响 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
地貌因素
气候与地貌
大气环境改变
最高
展开 编辑本段释义
  词目:雪线   拼音:xǔe xiàn 雪线
基本解释   [snow line] 永久雪地的最下线   详细解释   终年积雪区域的界线。它的高度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赤道附近,雪线约高五千米。两极地区,雪线就是地平线。 陈毅 《昆仑山颂》诗:“目极雪线连天际,望中牛马漫逡巡。” 碧野 《天山景物记》:“超越 天山 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华山 《山中海路》二:“冰川冲积成的乱石堆,横在雪线底下。”
编辑本段标志
  在中国西部,从青藏高原、昆仑山往北到天山、阿尔泰山,雪线高度由6000米依次下降到5500米、3900~4100米和2600~2900米。再往北到北极地区,雪线降至海平面。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雪量的多少。在青藏高原,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为500~800毫米,雪线高5500~6000米;阿尔卑斯山脉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雪线高度仅2700米左右。祁连山东段的年降水量大于西段,雪线由东(4600~4700米)向西(5000米)升高。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北半球在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线通常比北坡高。但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极大,致使南坡雪线(4500米)比北坡雪线(5900~6000米)低1400~1500米。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 雪线
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空气变冷、变湿,导致雪线降低;反之,引起雪线上升。这种变化有季节性的,也有多年性的。第四纪时期几次大的气候波动,出现冰期和间冰期,都引起雪线的大幅度升降。故古雪线升降是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编辑本段特点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1、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在中国西部,从青藏高原、昆仑山往北到天山、阿尔泰山,雪线高度由6000米依次下降到5500米、3900~4100米和2600~2900米。再往北到北极地区,雪线降至海平面。   2、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雪量的多少。在青藏高原,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为500~800毫米,雪线高5500~6000米;阿尔卑斯山脉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雪线高度仅2700米左右。祁连山东段的年降水量大于西段,雪线由东(4600~4700米)向西(5000米)升高。 雪线
3、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北半球在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线通常比北坡高。但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极大,致使南坡雪线(4500米)比北坡雪线(5900~6000米)低1400~1500米。   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空气变冷、变湿,导致雪线降低;反之,引起雪线上升。这种变化有季节性的,也有多年性的。第四纪时期几次大的气候波动,出现冰期和间冰期,都引起雪线的大幅度升降。故古雪线升降是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编辑本段季节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
编辑本段分类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雪线可分为以下两种:
气候雪线
  夏季中高山上成片雪层的最低高度。
地形雪线
  夏季中雪以孤立分片形式持留在地表的最低高度。
编辑本段影响
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1、 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系。   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以下。   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例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降水量递减,雪线升高,到天山东段雪线达5000 米以上,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反而降低。
地貌因素
  2、 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气候与地貌
  3、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以上,在同等气温(低于0°C)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形成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一般只有600~800毫米,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形成大陆性冰川,雪线大多在6000米左右,个别地区达6200米。
大气环境改变
  4、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制约。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全球范围内数以百计的滑雪胜地面临“歇业”的尴尬境地。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罗尔夫·比尔基等人在报告中说,今后数十年间,不断升高的气温将使雪线持续向更高海拔推进,雪线之下的许多滑雪胜地的滑雪道将变得越来越"不可靠"。 在一些国家,比如欧洲中部的奥地利,未来30到50年,雪线将升高300米之多。澳大利亚的情况更为糟糕,到2070年,全国9大滑雪胜地将无一幸免,全部要关门转业。 不断上升的雪线使得大批滑雪爱好者向更高海拔挺进,这也给对环境异常敏感的高海拔滑雪场带来了巨大压力。   臭氧层遭到破坏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大量增加,使雪线急剧上升。据生物学家野外观察证明,由于夏季青臧高原上空臭氧层低谷的存在,藏北羌塘地区的雪线在近100年上升了100~150米,造成一些生活在雪线附近的藏羚羊、雪豹、野牦牛等动物分布区域的改变和栖息、繁殖地面积减少或加大,以及食性与活动规律的改变,改变了动物的繁衍生存条件。   甘肃省受沙漠化的威胁突出表现在沙尘暴危害加剧。20世纪50年代,甘肃境内发生沙尘暴5次,60年代发生8次,70年代发生13次,80年代发生14次,90年代发生23次。沙漠化造成了河西沙区来水量减少,致使祁连山冰川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最严重的地区雪线年均后退12.5~22.5米,其它地区也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后退。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最新公布的一项结果表明,煤烟颗粒(是一种由碳微粒混合盐分和灰尘而形成的黑色物质,是油料和植物燃烧后的副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其最大来源是矿物燃烧)是导致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冰雪融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因煤烟污染而变暗的雪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降低,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吸收率,从而导致冰雪融化,雪线后退。
编辑本段最高
  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雪线位于海拔4500~5000米,至高原内部,中喜马拉雅山北翼、冈底斯山等雪线海拔5800~6000米,珠峰北侧东绒布冰川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龙岗日雪线达海拔6200米,是北半球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