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两大史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3:27:31

古印度两大史诗
古印度两大史诗

古印度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古代两大史诗.
两大史诗是在长达数世纪的过程中,在民间口头流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此,史诗中纳入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诗篇,汇集了大量的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时期的流传过程中,各阶级都想利用这两部巨著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对它们不断地加以增删,因此就形成这样一个显著特点:附加成分多,内容极为庞杂.如在《摩诃婆罗多》中,除加进不少插话外,还加上了“法典”性质的内容、颂神诗歌、神学以及哲学著作等,几乎要“喧宾夺主”,把史诗故事淹没掉.(注:参看金克木:《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楔子剖析》,《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
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们是印度人民拥有的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印度后世各类文学艺术创作汲取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如迦梨陀娑的名著《沙恭达罗》就是取材于《摩诃婆罗多》的.
印度传统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历史传说”.上节提到的“往世书”是继承它的形式发展而来的,它们属于同一类型.《罗摩衍那》在印度则被称作“最初的诗”,成为后世诗歌的典范.
两大史诗对于今天的读者仍有很大的认识意义,《摩诃婆罗多的故事》改写者甚至说过:“一个人旅行全印度,看到了一切东西,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至少是要通过一个好的译本读过),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这话并不夸张.
此外,两大史诗对其他国家的文学也有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古典文学主要是从两大史诗汲取营养和素材而得以发展的.
一、《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摩诃”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是印度古代王名)是一部篇幅庞大的叙事长诗.全诗共十八篇,约十万颂(颂是一种印度诗体,一颂两行诗,每行十六个音).相当于希腊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八倍,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诗.
《摩诃婆罗多》很可能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诗篇中虽然提到史诗的作者是毗耶娑(广博仙人),但从作品的巨大篇幅看来,它很难出于一个时期的一人之手.广博仙人在许多的诗人和歌手中,可能是一位奠基的诗人,目前在历史上很难确定实有其人,估计是一个传说人物.
《摩诃婆罗多》的中心内容是写婆罗多的后代堂兄弟之间的内部斗争.作品以倒叙手法,先让歌人唱出原诗的内容,中间插入“蛇祭缘起”作楔子,然后正式开篇.故事的基本情节大致如下:婆罗多的后裔中有一对兄弟,哥哥叫持国,是个瞎子,生有百子,族名叫俱卢族;弟名般度,生有五子,族名般度.持国和般度的父亲死后,般度继承了王位,但不久死去,由其兄持国继任国王.后来,般度的长子坚战长大了,王位应由他来继承,但持国的长子难敌企图霸占王位.于是,婆罗多族内部的纷争便由此开始了.首先,难敌企图纵火将般度五子及其母烧死,由于事先有人通风报信,般度一家得以逃出.在他们下到民间生活的这一期间,般度五子通过婚娶,有了共同的妻子黑公主,并拥有自己的盟国.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放火烧荒,开辟国土,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难敌只得同意分治王国,让般度族在西部荒凉地区称王.难敌见般度族日趋强盛,便再次耍弄阴谋,派人用假骰子与坚战赌博,坚战在输光所有一切之后,兄弟五人连同妻子沦为奴隶,流放森林十二年,第十三年还得隐姓埋名躲藏起来,若被发现就要重新流放十二年.十三年流放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坚持索还国土,他们在召集盟国举行的军事会议上,决定先派黑天为使者去与难敌谈判.但是,难敌一意孤行,致使和谈破裂.于是,双方各自联络盟国,在古称“俱卢之野”(今德里附近)展开了一场可怕的毁灭性大战,附近的许多国王也分别参加了双方的战斗,经过十八天的大血战,般度族五子得胜.后来持国的长子也死了,由般度长子继承王位.最后般度五子登雪山修道,四人先死,只有长子达到天堂.
我国目前还只有从英文转译的诗体的和散文的故事提要,从这两本书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俱卢和般度两族大战的梗概,对史诗的全貌还缺乏了解.仅就作者对大战这一主要事件的态度看来,我们可以认为大史诗在某种程度上,正确地阐明了古代印度人民的战争观点,即战争未爆发之前,应遏止战争,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挑起战争,就坚决以“无畏的决心”斗争到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史诗热情地歌颂了般度族等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严厉地谴责了难敌等霸占他国领土、肆意发动战争的罪恶行径,并通过生动的事实告诉人们:象难敌那样的暴君最终得到可悲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之战必胜,不义之师必败,这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
大史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还表达了古印度人民热爱和平,终止不义之战的强烈愿望.作者对那场亲族间的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感到万分痛心,指责那是一场“可怕的”、“该死的”“无益的”战争.与此同时,作者还通过妇女们在战后走向“伤心惨目”的战地,哭悼亲人的场面,呼吁人们应该坚决制止这种“亲戚屠杀亲戚”的战争.总之,大史诗的主要内容写的是政治斗争,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王国的纷争.
当然,大史诗也有不少局限性,如宿命论观点、报应理论以及正法思想(注:正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按社会规定的地位尽自己的职责,首先是本“种姓”的职责.)等.如按正法规定武士阶层打仗和杀人是不受报应的,死后反而可以赢得武士的天堂.
《摩诃婆罗多》汇集了印度古代相传的各种材料和各类知识,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时代矛盾以及各个哲学派别的一些主张.因此,对印度人民来说,它不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可说是一部诗体的百科全书.两千多年来,大史诗对印度人民的思想、生活和各个领域影响很大.不仅如此,大史诗对于认识和研究印度古代社会的历史,有很重要的价值(如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一妻多夫制等).特别要提到的是,作品中所插入的许多著名的小故事(如《那罗传》、《莎维德丽》等)也深受人民的喜爱,至今仍广泛流传.
二、《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意为《罗摩传》)全书都是诗体,约有两万颂.在这部史诗中,也提到作者的名字——音译“跋弥”,意译“蚁蛭”,但究竟有无其人,答案很分歧.统观全书,基础部分文体基本上是统一的,因此如果说有一个作者对全书加过工,也是可能的.
《罗摩衍那》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中间穿插了不少小故事,描写自然景色和打仗的场面又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所以很长.它的内容大致如下:在名为《童年篇》的第一篇里,提到蚁蛭仙人把自己创作的长诗教给两个学生(后来说是罗摩的双生子),让他们唱给罗摩听.而罗摩的故事则从这篇的第五章开始,由罗摩二子朗诵出来.内容以罗摩的出生和结婚为主,说罗摩是十年王经过祭祀天神后所生的长子,他因武艺超群,折断神弓而娶得邻国的公主悉多为妻.悉多是邻国的国王遮那竭耕地时在犁沟里被发现的(悉多即犁沟之意),她的母亲是大地,父亲就是遮那竭.第二篇《阿逾陀篇》主要讲十车王宫中的矛盾与罗摩的被流放.十年王年老后,决定立罗摩为太子,但他的小王妃吉迦伊却在驼背侍女的煽动下,以过去老王曾答应要给她两项恩赐为借口,胁迫老王流放罗摩十四年,立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王.十年王痛苦地应允后,不久即死去.罗摩出走后,弟弟婆罗多在位期间,供奉着罗摩交给他的一双作为替身的鞋子执政十四年.
第三篇到第六篇的主要内容是:罗摩夫妇和弟弟罗什曼那被流放到森林后,悉多不幸被十首罗刹王罗波那抢去,罗摩兄弟四处寻找未获.后来,罗摩帮助一个猴王夺回王位,并结成联盟.神猴哈奴曼侦察到悉多被囚禁魔宫后,猴子们立即为征讨罗刹国的罗摩大军造桥过海.罗摩大败十首摩王罗波那后,派人从魔宫接回悉多一并启程返国.
罗摩回国登基后,他统治的时代出现了太平盛世,全诗到此本已结束.第七篇估计是后加的,在这一篇里,罗摩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变成了封建专制暴君.如其中谈到罗摩即位若干年后,听信了所谓人民的意见,怀疑悉多居魔宫不贞而将她遗弃;十几年后,悉多的不白之冤仍得不到昭雪,最终不得已求救于地母,让大地裂开,纵身跳了进去.作品的最后结局是全家在天堂重新相聚.
《罗摩衍那》是一部巨大而又庞杂的史诗,最初只是由口头流传下来,经过长期增删写定后仍无定本.大家公认,七篇中第二篇至第六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第一篇和第七篇晚出,可能是后加的.最早的部分估计成于公元前三、四世纪,而最后写定是在公元后二世纪,也就是说全书形成的过程长达五、六百年.因此关于它的思想内容和反映的社会面貌众说不一.印度教徒把它看作是圣书,因为罗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西方有的学者认为悉多原意是田地里的垄沟,垄沟象征着农业技术,史诗影射的是农业技术从印度北方传到南方的过程.有的学者则认为《罗摩衍那》是一部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颂歌,歌颂罗摩为家族和好,政权安定而作出的自我牲,赞扬他支持正义战争,关心平民利益,在奴隶社会中站在平民的一边.他是原始公社制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氏族上层阶层的进步势力的代表.但也有学者指出,《罗摩衍那》不是奴隶社会的产物,而是封建社会的.罗摩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以农业为主,而罗波那是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从肤色和家谱等来看,罗摩是属本地的原始居民,而罗刹王罗波那实际上是婆罗门,是外来的靠游牧和吃肉为生的雅利安人(注:操印欧语,大约在公元前二千纪中叶,从中亚高原南下,在印度河流域定居下来.)的代表.因此罗摩与罗波那的斗争实质上是本地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与外来的从事掠夺的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罗摩终于战胜了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罗波那.另外还可以看到,书里宣扬的道德信条已相当系统,类似我国汉代的三纲五常的伦理体系,似乎已属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了.所以说,整个一部《罗摩衍那》歌颂的是新兴地主阶级,而且通过宣扬一夫一妻制,强调妇女的贞节等来维护王位继承的纯洁性.(注:参看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1979年版.)
以上各家说法各有根据,但差别却很大.这是因为这部史诗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它最早可能源于原始公社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民间口头创作,后来经过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社会的建立这一漫长的历史道路,才形成在这个样子.所以从思想内容上看,既有民间的可贵因素,又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思想.例如罗什曼那在批评罗摩相信命运时说的:
那精力衰竭的胆小鬼,
他才受命运的播弄.
那些自尊自重的英雄汉,
完全不把命运来纵容.
还有一个名叫 波厘的婆罗门对祭祀的看法:
人们常举行阿湿吒迦祭,
来祭自己的那些先祖,
请看这粮食真倒了楣,
死人哪能吃什么供物?
这些具有无神论观点的话和看法都反映了民间进步的思想,是史诗中难得的精华.
但在同一史诗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封建糟粕,就在主人公罗摩身上便有前后相矛盾的性格,即从一个品德崇高的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成为封建专制的暴君.特别是在第七篇里,糟粕更多,其中竟插进了这样一个故事:罗摩当政时,一个刚刚死去独生儿子的婆罗门,要求罗摩救活他的这个孩子.罗摩四出访求孩子死去的原因,发现是由于一个低等种姓的首陀罗模仿高等种姓的婆罗门修炼苦行所致,便残忍地把他杀死,从而换来孩子的复活,罗摩的这种行径竟得到天神们的一致称赞.作者插进这个故事的意图是很明显的,目的在于维护种姓制度,使低等种姓的广大群众永远处于贱民地位.
《罗摩衍那》在艺术上独具特色,有所创新.《摩诃婆罗多》虽然想象力丰富,场面宏伟,气势磅礴,但古代印度只把它称为“历史传说”,只有《罗摩衍那》才被认为是“最初的诗”.
首先,《罗摩衍那》更接近古典文学,它为此后的长篇叙事诗开辟了道路.作品对政治(宫廷斗争或其他矛盾)、爱情(生离死别)、战斗(人与人之间、人神之间、人魔之间)、风景(各个季节的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宫殿)等的描绘,其艺术手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政治、爱情、战斗、风暴等在后世的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中,则成了必不可少的四种因素.
其次,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成功地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形象,不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也都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印象.
作者在塑造罗摩这个形象时,主观愿望是想把他描绘成一个理想的君主、封建道德的典范;但事与愿违,由于作者不自觉地描述了当时统治者的真面目,结果使罗摩成了具有二重性的伪君子.如在对待流放这一问题上,罗摩表面上装成孝子,甚至劝妻子和弟弟留下,顺从婆罗多,但背后却议论父亲和婆罗多.又如在第二篇到第六篇中,从罗摩的处境和遭遇看来,其身分不象一个落难的王子,不是统治者的形象,很象一个受迫害的普通人.但到第七篇,罗摩却成了一个遗弃自己忠实妻子的冷酷无情的丈夫,成了一个残杀无辜的低等种姓老百姓的暴君.
悉多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个贤淑、忠贞的妇女典型.两千多年来,她一直受到印度人民的尊敬和喜爱,这绝不是偶然的.
悉多深明大义,迂事有自己的主见.当罗摩要她留下顺从婆罗多时,她严肃大胆地回答说:“我不能接受我的主人轻易说出的意见”,她要丈夫“抛开这胆小的思想,象泼掉脏水一样”,把她带到森林中去,同他一起“经历命运的升沉”.
悉多跟随罗摩流放到森林后,以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在荒山野林中建设自己的生活.不久,一个吃人肉喝人血的罗刹把她抢走了;妖魔以金银财宝乃至王后的宝座来引诱她,但她毫不动心,并严厉地斥责十首魔王是豺狗,警告他不准碰自己一下.
悉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一个完美的妇女形象.她坚强勇敢,又温柔多情.她坚持要到森林中去,满情深情地对罗摩说,她要在新鲜、芬芳的树林里,采摘自己珍爱的野果供他品尝;她要陪伴着他在“鸣声悦耳的大雁洗濯毛羽的莲花湖上”和他一起“抚拍着清冷的波浪”.总之,她“不要王位和王国,不要天堂的欢乐”,甘愿同罗摩在荒林中共度时光.正如她向自己的婆母所表示的那样:“除非月亮的光离开月亮,我才离开丈夫.”悉多对罗摩就是这样无比忠诚,在她被囚禁魔宫的那些日子里,仍然坚持斗争,不畏强暴,对罗摩一往情深,忠贞不渝.
罗摩消灭了罗刹,派人把悉多接了回来,但却对她的贞节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她表现得仍然非常坚强.尽管她挚爱罗摩,但决不向他乞求爱情;她果敢地跳进火葬堆里,让烈火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无瑕.罗摩返国即位若干年后,当听到人民对悉多住过魔宫仍表示怀疑和不满时,竟狠心地把怀孕的妻子遗弃在恒河边的森林里.十几年之后,尽管悉多被召了回来,但罗摩仍坚持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再一次考验她.悉多至此已被逼得走投无路,她的心碎了,于是,向大地母亲哭诉自己的不幸,要求回到地母的怀抱中去,以证实自己清白的一生.大地终于敞开了胸怀,把自己的女儿接了回去.从此,人世间再也看不到她的踪影了.
悉多一生虽然也有过短暂的欢乐,但她的大半生是在苦难中度过的,既遭受过类似穷苦妇女所迂到的不幸,被豪强劫走的灾难,也忍受过被有权势的丈夫遗弃的痛苦.如果罗摩是统治阶级心目中的理想人物,那么悉多却更多地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她是一个善良的受迫害的妇女典型.
蚁蛭在《罗摩衍那》中精心雕塑的人物形象除男女主人公外,罗什曼那和神猴哈奴曼的形象也塑造得很成功.至于一些次要人物,尽管篇幅不多,却也大都真切、生动.如第二篇《阿逾陀篇》,写到当老王听到小王妃提出流放罗摩、让婆罗多即位“都要在今天实现”时,“他望着她,象吓昏了的小鹿望着母老虎”.仅廖廖数笔,就逼真地勾勒出老王的软弱无能和王妃的骄横无理.
《罗摩衍那艺术上的成就,还在于以抒情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衬托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当罗摩一行三人来到森林之后,罗摩自认已做到忠孝双全,悉多紧跟着丈夫,罗什曼那忠于兄长,他们思想上没有什么杂念,心境比较平静.这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大森林景色如画,生机盎然;流水潺潺,“花朵沐浴着朝阳”,“树林里笼罩着爱与和平的甜蜜的静穆”,他们决定在森林中“和平地生活、流浪”.但是,悉多被妖魔劫持到空中后,她不是向“沐浴着朝阳”的花朵或潺潺的流水,而是向严峻的大自然,即向“幽深的山谷”、“陡峭的高峰”、“高与天齐的幽暗的山岭”发出呼救.罗摩失去妻子后,作者着重写出他在雨季对妻子的思念.所有这些,都是作者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景物而精心安排的.
《罗摩衍那》语言生动流畅,比喻丰富多彩.如用“猎人的刀子”比作要挟老王的王妃的“冷冷的声音”,用“风暴里的大海”、“日蚀时的太阳”,形容老王复杂的心情和忧虑的神情.不仅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语言也同样形象、生动.如罗刹国十首魔王不听忠告,与弟弟意见发生分歧后,对亲戚关系所发的那一通议论,就用了十分形象的比喻,他认为自己和弟弟的心思各不相同,就“象雨点落在莲花瓣上,并不能水乳交融”.
总之,《罗摩衍那》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它作为“最初的诗”,对印度文学文体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罗摩衍那》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这部史诗仍有深刻的认识价值.通过罗摩流放、悉多遭劫、罗波那败亡、悉多得救和罗摩复国登位等主要情节,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宫廷内部争夺王位的阴谋、罗摩等英雄英勇的抗暴斗争、史诗作者所宣扬的忠孝节悌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以男性为中心的家长制,以及第一篇《童年篇》第六章中所反映出的种姓制度的存在及各种姓之间的严格区别:
从来没有不事火的婆罗门,
没有婆罗门不祭祀布施好善,
在阿逾陀这一座城市里面,
从来没有因通婚而种姓混乱.
…………
刹帝利服从婆罗门,
吠舍又把刹帝利服从,
首陀罗忠于自己职责,
他们服从前三个种姓.
两千年来,《罗摩衍那》一直被印度人民不断地广泛传诵,正如这部史诗第一篇第二章中的一节诗所预言的那样:
只要在这大地上,
青山常在水常流,
《罗摩衍那》这传奇,
流传人间永不休.
参考资料: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