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巴金 读后感也可是一段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1:44:41
春 巴金 读后感也可是一段话
春 巴金 读后感
也可是一段话
春 巴金 读后感也可是一段话
“我多么想再见到童年时期的脚迹!我多么想回到我出生的故乡,摸一下我念念不忘的马房的泥土.”
巨匠上路古井依旧
昨(17)日,文学巨匠巴金逝世,成都是巴金的故乡,在缅怀大师的时刻,请您跟随
本报记者的脚步,去看看那口双眼井……
昨晚,深秋的冷风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正通顺街双眼井旁,那株半尺高的胭脂花依然在风中摇曳,虽然没有花朵,但那叶子依然在阴冷的天气中青绿逼眼.
“找到双眼井,就可以找到我童年的足迹”,巴金曾经这样说.人来人往,我走近这口或许是中国文学史上名气最大的一口井———就跟冰心先生那只白色的猫一样,井或者猫,因人崇物.
井已经干枯,上面用两块片石分别盖住井眼,并用石砌栏杆围成四五平方米的一片领地,跟周围的现代化高楼和店铺隔离开来.在井边立有一块石碑,立于1994年,10年过去,碑身的两个小角已经被毁坏,碑身的文字也残缺不全……
站在井边,摩挲着那些质感粗糙的石栏杆,我在想,当巴金还不是一位备受景仰的文学巨匠,而是一个孩童,或是一个少年,那时,他会不会像所有成都孩子一样,曾经在这井边玩过响簧,转过地牛牛?当巴金老人躺在上海的病房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他是不是曾经想起遥远成都家乡,想起这口蕴藏他的童年的双眼井? 早报记者罗巨浪
巴金的童年足迹
除了巴金在《我与文学50年》中对“家”的叙述,巴金胞弟李济生日前也证实:“我老家,是在成都正通顺街,又叫双眼井.是我祖父在那里置的产业,我祖父在清朝做过几任县官,后来他就辞官不做了,有几个钱嘛,就在成都买房子.”
记忆·一口老井和一株老树
成都正通顺街的双眼井边,即现在的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所在地,就是巴金度过了19年青年时代的旧居.他的许多主要作品都是以当年的这个老公馆为背景写作的,如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憩园》等.很多喜欢巴金的读者包括一
些外国读者,到成都都想造访这个老宅子,但随着城市的变迁,如今能记忆的也只有一口老井和一株老树了.
纪念·青年画家创作成《家》
巴金旧居还引出很多故事:一位青年画家以这棵大树为背景画了一幅叫做《家》的油画,这幅油画曾参加国内外的多次画展,深获好评.巴金把刊登这幅画的画报送给了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先生.水上勉有感于此,还给这位中国青年画家写过信,送过书,演绎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这位画家就是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舞美设计师贺德华.
考证·专家精心复元“老家”
战旗歌舞团还有一位老人张耀棠,花了多年的心血考证、制作出一幅宝贵的巴金老家复原图.张耀棠是原战旗文工团团长,他说:“1952年9月我就到成都来了,听人家讲,我们住的这个院子就是巴金的故居,里头有5个井,其中一个井就是小说《秋》里面淑贞跳的那个井.还有一个小荷花池,有人讲,这就是鸣凤自杀的地方,其说不一.我在这个院子里头住了快要30年了,巴金的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有责任把它搞清楚啊.”
省文联主席、巴金侄儿李致曾谈到,上世纪80年代曾提出过要恢复巴金故居,巴老不愿花国家的钱为自己做什么,巴老说过:“只要双眼井在,我就能找到童年的路,要纪念的话,写一个牌子就可以了.”
□巴老遗憾
三部曲少了“成都”标签
成都老作家冯水木早前回忆了1967年和巴金的一次谈话.巴金当时谦虚地指出了《家》、《春》、《秋》的不足.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冯水木显得非常激动,“我当时的理想就是当作家,巴金的作品给我影响最大.1967年12月份,我专程去上海探访巴老.当时巴老穿一套蓝色中山服,脚上是一双灯心绒棉鞋,正在上海作协的院子里捡石头,而在他后面的墙上,还贴着一份他写的‘检讨’.”
知道冯水木是四川人,巴金高兴地和冯水木拉起了家常,他说,“看到了家乡人,我也想起了家乡菜.我最想吃的就是成都的回锅肉和杂酱面.”当冯水木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小说是《家》、《春》、《秋》时,巴金却说道,“说句老实话,我觉得《家》、《春》、《秋》有个最大的遗憾,没有在书中把成都的街道、桥梁、河流点出来.好多人读了我的书后,根本不知道我写的就是成都,就连曹禺在话剧版《家》的剧本中也是写的西南某城.”
□巴老情结
最爱吃成都的油菜头
巴老在成都有很多老友,著名文人车辐便是其中之一.早前,90高龄的车辐回忆起当年与巴老在一起的日子时,说到他和巴老在一起不聊文学,“摆成都还摆不完,没得时间聊其他的了.”
车老和巴老结缘于上世纪30年代的杂志《四川风景》,随后便成了好朋友.车老幽默地回忆说,他自己是“好吃鬼”,又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喜欢到处寻找好吃的东西,成都的老馆子几乎他都知道.巴老每次回成都都不会“放过他”,要求他当向导寻美食.他指着1993年到巴老家最后一次见到巴老的照片对记者说,每次到上海看望巴老,都会带上30余斤成都才有的蔬菜,青菜头、油菜头都是巴老相当喜爱的蔬菜.
□缅怀巴老
一些手迹
记者在成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见到了由巴金亲笔签名的10本图书,这是1988年“五一”节李致从上海带回的珍贵礼物,而今成了馆藏珍品.据地方文献部主任刘先生介绍,成都图书馆还珍藏有巴老的两篇手稿,刘先生说:“两篇手稿一篇是一本书的《跋》,一篇是读后感想,都是我们文献部很珍贵的资料.”记者看到,巴金亲笔签名的10本图书中有中文版小说《寒夜》、随笔《探索集》、《随想录》、《无题集》、《病中集》、《真话集》和4本俄文、法文版小说《寒夜》等.刘先生说,“1988年李致到上海看望巴老,我们馆里请李致带了几本巴金的书到上海请他签名,结果巴老另外还送了我们10本图书.”
据了解,这几本书,作为珍藏品,不外借.
一尊铜像
为了纪念文坛巨匠巴金百年寿诞,由四川雕塑家严永明设计的巴金铜像2003年6月初在成都制作完成.这尊全国最大的巴老铜像于6月20日安放在成都百花潭公园内的慧园广场.
巴老铜像身着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围着围巾,手拄一支竹制拐杖,正漫步走向前方.雕塑家严永明介绍说,铜像高2.1米,是用1吨多上好的青铜铸造的,为国内最大的巴金铜像.严永明称,巴金是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文学家,铜像整体上表现的是巴老的精神境界.
一座纪念馆
巴金文学院新馆于去年在龙泉驿北干道竣工.巴金文学院副院长傅恒透露, “龙泉当地政府为新馆很花了些工夫,新馆的布局采用了对称的四合院结构,中间的一幢建筑最为高大,共分两层,巴金铜像摆放在一楼大厅正中,所有资料和实物展品陈列在二楼.”新馆的主要建筑物有巴金纪念馆、综合楼、会展楼和亭廊,以灰瓦白墙为主,格子窗、坡屋顶,平实的民居风格与巴老朴实的为人和为文相应.各建筑之间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园林,栽种了成都特有的代表性植物:竹和芙蓉,园内有亭台、小桥、流水等建筑小品.
昨晚,深秋的冷风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正通顺街双眼井旁,那株半尺高的胭脂花依然在风中摇曳,虽然没有花朵,但那叶子依然在阴冷的天气中青绿逼眼。
“找到双眼井,就可以找到我童年的足迹”,巴金曾经这样说。人来人往,我走近这口或许是中国文学史上名气最大的一口井———就跟冰心先生那只白色的猫一样,井或者猫,因人崇物。
井已经干枯,上面用两块片石分别盖住井眼,并用石砌栏杆围成四五平方米的一片...
全部展开
昨晚,深秋的冷风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正通顺街双眼井旁,那株半尺高的胭脂花依然在风中摇曳,虽然没有花朵,但那叶子依然在阴冷的天气中青绿逼眼。
“找到双眼井,就可以找到我童年的足迹”,巴金曾经这样说。人来人往,我走近这口或许是中国文学史上名气最大的一口井———就跟冰心先生那只白色的猫一样,井或者猫,因人崇物。
井已经干枯,上面用两块片石分别盖住井眼,并用石砌栏杆围成四五平方米的一片领地,跟周围的现代化高楼和店铺隔离开来。在井边立有一块石碑,立于1994年,10年过去,碑身的两个小角已经被毁坏,碑身的文字也残缺不全……
站在井边,摩挲着那些质感粗糙的石栏杆,我在想,当巴金还不是一位备受景仰的文学巨匠,而是一个孩童,或是一个少年,那时,他会不会像所有成都孩子一样,曾经在这井边玩过响簧,转过地牛牛?当巴金老人躺在上海的病房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他是不是曾经想起遥远成都家乡,想起这口蕴藏他的童年的双眼井? 早报记者罗巨浪
巴金的童年足迹
除了巴金在《我与文学50年》中对“家”的叙述,巴金胞弟李济生日前也证实:“我老家,是在成都正通顺街,又叫双眼井。是我祖父在那里置的产业,我祖父在清朝做过几任县官,后来他就辞官不做了,有几个钱嘛,就在成都买房子。”
记忆·一口老井和一株老树
成都正通顺街的双眼井边,即现在的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所在地,就是巴金度过了19年青年时代的旧居。他的许多主要作品都是以当年的这个老公馆为背景写作的,如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憩园》等。很多喜欢巴金的读者包括一
些外国读者,到成都都想造访这个老宅子,但随着城市的变迁,如今能记忆的也只有一口老井和一株老树了。
纪念·青年画家创作成《家》
巴金旧居还引出很多故事:一位青年画家以这棵大树为背景画了一幅叫做《家》的油画,这幅油画曾参加国内外的多次画展,深获好评。巴金把刊登这幅画的画报送给了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先生。水上勉有感于此,还给这位中国青年画家写过信,送过书,演绎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这位画家就是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舞美设计师贺德华。
考证·专家精心复元“老家”
战旗歌舞团还有一位老人张耀棠,花了多年的心血考证、制作出一幅宝贵的巴金老家复原图。张耀棠是原战旗文工团团长,他说:“1952年9月我就到成都来了,听人家讲,我们住的这个院子就是巴金的故居,里头有5个井,其中一个井就是小说《秋》里面淑贞跳的那个井。还有一个小荷花池,有人讲,这就是鸣凤自杀的地方,其说不一。我在这个院子里头住了快要30年了,巴金的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有责任把它搞清楚啊。”
省文联主席、巴金侄儿李致曾谈到,上世纪80年代曾提出过要恢复巴金故居,巴老不愿花国家的钱为自己做什么,巴老说过:“只要双眼井在,我就能找到童年的路,要纪念的话,写一个牌子就可以了。”
□巴老遗憾
三部曲少了“成都”标签
成都老作家冯水木早前回忆了1967年和巴金的一次谈话。巴金当时谦虚地指出了《家》、《春》、《秋》的不足。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冯水木显得非常激动,“我当时的理想就是当作家,巴金的作品给我影响最大。1967年12月份,我专程去上海探访巴老。当时巴老穿一套蓝色中山服,脚上是一双灯心绒棉鞋,正在上海作协的院子里捡石头,而在他后面的墙上,还贴着一份他写的‘检讨’。”
知道冯水木是四川人,巴金高兴地和冯水木拉起了家常,他说,“看到了家乡人,我也想起了家乡菜。我最想吃的就是成都的回锅肉和杂酱面。”当冯水木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小说是《家》、《春》、《秋》时,巴金却说道,“说句老实话,我觉得《家》、《春》、《秋》有个最大的遗憾,没有在书中把成都的街道、桥梁、河流点出来。好多人读了我的书后,根本不知道我写的就是成都,就连曹禺在话剧版《家》的剧本中也是写的西南某城。”
□巴老情结
最爱吃成都的油菜头
巴老在成都有很多老友,著名文人车辐便是其中之一。早前,90高龄的车辐回忆起当年与巴老在一起的日子时,说到他和巴老在一起不聊文学,“摆成都还摆不完,没得时间聊其他的了。”
车老和巴老结缘于上世纪30年代的杂志《四川风景》,随后便成了好朋友。车老幽默地回忆说,他自己是“好吃鬼”,又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喜欢到处寻找好吃的东西,成都的老馆子几乎他都知道。巴老每次回成都都不会“放过他”,要求他当向导寻美食。他指着1993年到巴老家最后一次见到巴老的照片对记者说,每次到上海看望巴老,都会带上30余斤成都才有的蔬菜,青菜头、油菜头都是巴老相当喜爱的蔬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