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7 16:47:38

韩信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为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而定三秦;和齐赵共击楚,井阱击赵之战,“陷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楚汉垓下之战,“将军与会项羽”;项羽乌江自刎.等一系列的军事战争,韩信以其出其不意的军事策略而大获全胜,为刘邦打下了半座江山.这样的一位功劳卓著的人,为什么会带来一个悲剧性的结局呢?韩信悲剧人生的后面隐藏着什么?
首先,先来看看韩信悲剧人生的路线图.
1.项羽被打败之后,刘邦立刻“袭夺齐王军”.并于“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2.前201年,刘邦以谋反的之名诱捕了韩信,并贬韩信为淮阴侯.
3.前196年,韩信被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钟室.
其次,让我们全面思考韩信悲剧的原因,主要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
客观因素:天下已经平定,韩信的作用也就丧失了,此时韩信的存在,在刘邦的眼里就成了一个威胁.可韩信也仅仅有军事的眼光和战略,却没有政治的头脑和思维.不懂的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或者像萧何那样的“自污”,依然忠贞于刘邦.最终落个“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悲剧性结局.
主观因素:按照西方人的观念,人物命运的悲剧,最终还是人物性格的悲剧!让我们剖析一下韩信的性格特征,看看是否能够找到一些造成其命运悲剧的因素.
第一,韩信忠义,知恩图报.
文章很多地方表现韩信的忠义与知恩图报品质.文章开始写的怒绝亭长与漂母赐饭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了韩信的骨气与知恩图报的品格,对于漂母的回报的承诺,并非口头允诺,而是在其功成名就之后,回到故乡,拜见了漂母,并赐给漂母一千两黄金,漂母不要,于是便有了“一饭千金”的成语典故.
此外还体现在韩信面对武涉和蒯通的一次次游说而表现出来的对于刘邦的忠心方面!因为当时的的韩信,已经声威远震.他倒向任何一方,那一方必定胜利.刘邦早看到这一点,怕韩信有变,于公元203年,就封他为齐王,并且对韩信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用韩信的话说:“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正因为这样,忠义而知恩图报的韩信就白白的丢掉了许多颠覆刘邦的机会.
另外,韩信最终被杀,主要还是因为萧何对韩信的诱骗.萧何是韩信最大的恩人,也最了解韩信的性格,他的话韩信是不会怀疑的,这主要还是韩信知恩图报的性格使然.
第二,韩信心怀宽广.
主要表现在韩信不杀曾经给他带来胯下之辱的屠夫,以及井陉之战对于广武君的宽大处理.这样的品质本来是值得颂扬的,可是,与刘邦这样的小人相处,君子之道,就成了带来悲剧命运一个的动因了.
第三,韩信的自身的清高与自傲.
韩信是明了之人,他知道刘邦“畏恶”他,却是经常不上朝,时时表现出怨气,而且在自己被贬之后,不能够正视现实,以与不如自己的候王同列为羞,有一次竟然在刘邦的面前说自己的带兵的能力比刘邦强,总认为自己立了那么多的功劳,就应该高人一等!这些恃才傲物的表现自然会被刘邦察觉到,就更增加了刘邦对他的疑心,自然会设计来算计韩信的了.
我们可以从“信知汉王畏恶其能”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刘邦对于韩信是既畏惧又猜忌,因为,韩信是位难得的将才,他因萧何的推荐、刘邦的无奈情况下的重用,找到了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因而在大败项羽以后,韩信便成为天下人皆知的英雄.但是,此时的韩信已是有“震主之威,言高天下”的皇帝眼中的危险人物了,刘邦的眼里是容不下一个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与声威的人的存在的.所以一有机会,就要削弱韩信的权力与势力,直至最后借助于吕后之手致韩信于死地,夷灭其三族.可见,刘邦的嫉妒与猜忌成为韩信悲剧性人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