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铸剑为犁作文800zi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1:34:07
何时铸剑为犁作文800zi
何时铸剑为犁作文800zi
何时铸剑为犁作文800zi
铸剑为犁路漫漫——百年沧桑话裁军
漫长的人类历史充斥着血腥的战争,与此同时,爱好和平的人民又不断发出铸剑为犁的呼唤.1960年,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里竖起了一尊名为“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塑.1990年,大厦北侧庭院又竖起一尊名为“善必胜邪”的雕像:一位斗士身跨战马,手握长矛,刺死了一条用原苏联SS-20、美国潘兴II等两枚中程导弹作为躯体的恶龙.这两尊雕塑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人民期盼和平、力主裁军的强烈愿望.
然而,事隔数十年,世界裁军与军控进程荆棘丛生,徘徊不前.1999年,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在今天的世界上,扩散在全球的轻型或小型武器多达5亿余件,具有巨大杀伤力的各类重武器和装备达数十万件,核弹头达1万多枚,犹如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何时能真正铸剑为犁,依然是人类追逐的梦想.
世纪交替,岁序更新.人们回眸本世纪的沧桑巨变,心中栖息着许多期盼和梦想,其中最宏伟壮丽、最朴实纯真的梦想之一莫过于人类不再被拖入战争的深渊,化干戈为玉帛,营造和维护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军控与裁军是国际安全领域内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0世纪上半叶,西方列强虽然召开多次国际会议,进行裁军谈判,签订了若干限制军备的国际条约,但军备水平非但不降,反而频频上升,扩军备战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劫难.在二战后持续40多年的冷战对抗中,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军事对峙,美苏都竞相提高核军备的规模和实战能力,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相互威慑.虽然当时双边军控与裁军谈判也曾达成过一些军控协议,但都将军控与裁军作为限制对方、发展自己的手段,其“假裁军、真扩军”的意图十分明显.严格说来,冷战期间没有真正的裁军,达成的军控协议主要是防止军备竞赛失控,以保持相对的核平衡.
冷战结束后,世界大战威胁的基本消失使各国重新调整国家关系,修订军事安全战略和军备计划,把军事调整的战略重点从准备大战转变为应付局部战争.超过防卫需要的超杀伤力的核军备已成为负担.1991年美苏签订的《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于1994年5月生效后,美俄双方的核武器减至三分之二,截至1999年1月,核弹头已从各自最初时的约1万枚分别减至7000多枚和6000多枚.在常规武器方面,原华约和北约于1990年签署《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后,有关国家已裁减了约5万件包括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火炮和作战飞机在内的各类武器.
但是,在数量裁军的背后,新一轮以提高武器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军备竞赛却在加紧进行,一些主要大国加大对新式武器装备研制的经费投入,把发展信息战、电子战、远程精确打击和隐形、智能、激光等高技术武器作为军备建设重点.高新技术武器的发展使军控面临新的问题,原有的力量平衡被打破,各种不稳定因素增加.同时,大国向发展中国家倾销淘汰、过剩的武器和技术装备,对加剧地区军备竞赛和暴力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采取的军控与裁军措施,既有促进缓和、防止冲突因武器扩散而升级的一面,也有维护自己强权地位、阻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力量上升的一面,因而军控与裁军领域内的矛盾十分尖锐.在世界主要大国之间,争夺军控主导权、争夺军火市场、争夺地区影响力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角逐十分激烈,使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形势复杂而严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称霸与反霸,单极与多极的斗争激烈.美国这个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仍然要以增强军事力量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优势,明显表现出竭力推行威慑战略加军事联盟的安全模式,企图建立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其谋求“绝对安全”和“全面安全”的全球战略明显表现出扩张性和进攻性.美国的所作所为是当前军控与裁军进程的主要障碍.美国以防止某些“无赖国家”导弹袭击为由,开始加紧研制并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1999年10月底,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时通过决议,要求政府修改或废除《反弹道导弹条约》.这将打破国际战略平衡,挑起一场新的核军备竞赛.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约目前仍是军控领域的重点问题.一些国家拒不签署,使条约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一些主要大国不时重申加大对核武器的依赖,具有研制、开发核武器能力的国家的数目有所增加,世界面临着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危险.
阻止核裁军逆转、遏止外空军备竞赛、防止核不扩散机制走向崩溃,控制南亚的核竞赛、继续推进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启动裁军谈判会议的谈判议程等都是新世纪军控与裁军面临的紧迫问题.
当前,力量对比失衡,冷战思维严重存在,各类矛盾复杂多变,使近期内军控和裁军难以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潮流和主旋律,要和平,求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强烈呼声,军备竞赛失控的可能性较小.西欧国家的一些官员和普通群众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曾动情地说:两次世界大战使我们上千万人死亡,难道我们还要扩军备战和打仗吗?我们当然需要和平、缓和、合作.当前,多极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加速发展,有利于制止战争和军备竞赛.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是和平力量的主要支柱,随着其地位不断上升,将对军备竞赛起着越来越大的遏制作用.各国关系相互依赖加深,共同利益驱使各国寻求共同安全的合作关系.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及其逐步向机制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裁军和防止军备竞赛失控.这些都将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军控打开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
裁军之路曲折漫长,但是裁军的旗帜始终在世界人民的心中高扬.展望21世纪,人类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文明,理智终将占上风.“铸剑为犁”,这一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终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铸剑为犁感想
世界上没人希望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是可怕的,是悲惨的.战争一旦爆发,就以为着将有不少人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生命.一个士兵在总统眼力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对一位母亲而言,是她的一切.
一场战争的到来,并不是意味能给这个国家带来幸福,大多是残酷的事实.
九千年了,科技不断提高,而战争也并不减少.
为什么人类不能和平共处呢?
不管是世界大战,还是反恐战.说来说去,还不就是图一个"利".
中国的领土广大,为此遭受日本人的侵略,可今天日本人却光明正大的说是为了自卫:伊拉克因为国家中有大量的石油,石油是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美国人为了得到大量的石油,攻打伊拉克,而且还华丽的说是为了打击恐怖份子的组织.
这些"强盗"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多么可笑啊!
"政府有时候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先生给英法联军的一位将军写的信里的一句话.
没人希望爆发战争,看到战争.
人们渴望和平的钟声早日敲起,希望这世界早日没有战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何时铸剑为犁?就是说全世界到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实现消灭战争出现永久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的大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和平景象,人们从战争的苦难中进入了和平时期,深感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各国人民都深切希望今后再也不要有战争出现,因此1949年4月20日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第一次大会于1949年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
1949年4月20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第二次在战后,冷战兴起,威胁居民的和平生活.一些国际组织和著名人士发起召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反对侵略和战争政策,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第一次大会于1949年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72个国家的2千多名代表.大会通过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告世界人民书》等10多项文件,并选出常设委员会.
1952年12月,为祝贺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法国名画家毕加索又献出了一幅新的作品--一只和平鸽.它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象征,表示出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斗争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这是毕加索所画的第三幅和平鸽.第一幅是在一九四九年四月,当第一届拥护世界和平大会召开的时候,他画了一只恬静的鸽子,表示出爱好和平人民的纯朴的尊严的意志.第二幅是在一九五○年九月,他又画了一只鸽子献给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就是飞翔在世界各地的和平鸽,它已经不是恬静地停在那里,而是展翅飞翔的了.当1952年12月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再次召开的时候,毕加索又献出了第三幅和平鸽.
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的召开,苏联的雕塑家叶夫根尼·武切季奇创作了一尊“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像,雕塑中的青年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象征着人类要求消灭战争,把毁灭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 这座青铜雕像于1959年由当时的苏联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留作永久的纪念,至今仍然摆放在联合国花园内与其他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的雕塑装点着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