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学风建设?、大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1:17:42

如何搞好学风建设?、大学
如何搞好学风建设?、
大学

如何搞好学风建设?、大学
1. 规范课程提纲,细化课程要求
尽管给学生课程提纲(Course Syllabus),在国外是对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完全是教师职责范围内的事,已经成为规范,但在国内一直忽视这一工作.尽管目前我们也有教学大纲,每年公布在“教学一览”中,但该大纲过于简单,而且不是由任课教师提供,与具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学生在选课时也不会去看这些信息,所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一现状严重不合国际教学规则和惯例,在我们与国外大学开展合作培养教学时,对方首先索要课程提纲,并将之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估标准.所以,我们在改善教风上可以首先从要求每门课必须给出教学课程提纲这件事着手.
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服务市场实际上很不规范,教师担任某一门课程教学后,不向消费者和监管部门说明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安排.而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在上课前、选课时对教学内容与安排几乎一无所知,知道的仅仅就是这是什么课,用什么教材,直到学期结束才大概知道个所以然,消费者不明不白.只要期末有个好成绩就皆大欢喜,也就不管教师讲了什么,给的成绩高的就是好教师.对于监管方同时也是雇主的校方而言,知道的比学生更少,到监管时才发现无从下手,因为自己的雇员并没有向自己承诺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课程聘任合同很不完全,除了一纸聘任书外没有其他约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制度安排将契约设计得更完全一点,那就是要求教师在接受一门课程教学任务后,上课之前编写较详细的课程提纲,并将该课程提纲公布在网上或至少让学生和校监管部门知道.一些高校,如上海财经大学现在也有类似的工作,那就是每学期期末要求教师填写一张教学计划表.但问题就在于事后,而且填了之后谁也没看,流于形式,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建议学校制定出一个统一规范的课程提纲,设计包含许多具体要求,比如课程目标、课程教材、参考书目、阅读材料、预前知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课后答疑、课程作业、习题课时、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等,在学生上一门课程之前就给他们一个尽可能完整的课程教学提纲,同时将这些内容挂到校园网上,并提交给院(系)一份供存档,以便学生和院系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获得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院(系)及监管部门(教务处)的信息不对称.在此基础上评估每一项的落实情况,一方面让学生事前可预计,并做相应准备,这也会降低执行成本.同时监管部门也可据此随时进行抽查,并在学期结束前对照教学提纲进行考核,此时学生评教的内容就可以很具体的让学生判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是否吻合课程教学提纲等,让学生帮助监督,考核教师,可以减少考核、监督成本,使得供需双方有效地互动.
这样,要求任课教师提供教学课程提纲可以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风的有力手段,作为学校对教师考核的基本依据,部分解决当前教学考核软化,没有硬指标的问题,而推行提供教学课程提纲的要求对学校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不需要什么额外资源,完全可行,在改进教风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刚开始执行时,在教师潜规则中这一项工作可能会被认为是额外的工作和负担,精品课程建设其实已经折射出这个问题.为此可以设立一定的基金以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这一工作.这笔基金的数额要远远比现有的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来得小,但收效却要大得多.
2. 引进先进教材,传授前沿知识
好的教材对于学生把握一个学科的基本内容与前沿知识至关重要,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同时也能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跟进.反过来,差的教材反而起到反面的效果,误导学生,打击学习兴趣.目前在教材选用方面基本上由任课教师指定,随意性很大,在缺乏相关配套措施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不会主动选用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优秀教材,因为这会增加他们的备课成本.所以在条件许可或合适的情况下,应该鼓励积极采用国内外一流教材,对部分课程指定使用教材,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以便为提升教学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当我们的学生具有了坚实的基础,掌握了前沿知识,他们走出校门后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就能适合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3. 规范成绩考核,全程式多样化
高考一考定终生,它的流弊已成为垢病.然而,目前不少大学课程的考核也是单一模式,学生成绩仅仅取决于一次考试,即期末考试,就显得更加不合理.学生可能因为某一道题准备不充分,或临场发挥不好而影响期末成绩,反映不出真实的水平.理论和实践已经证实,全程式多样化的考核能够分散一次性考试的风险,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成绩.
并且,单一考核模式还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仅凭一次期末考试,所以学生也就只关心期末的成绩,而文科课程的特点是突击起来相对容易,而且考前要求教师引领复习,划定考试范围等等都助长了让学生平时“放羊”,心存侥幸,期末突击式学习风气.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考试制度,也为学生考场作弊提供了很大的激励,许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来不及复习,便不得不求助于这种严重违反考场纪律的做法.凡此种种,都说明大学学习仍然没能摆脱应试学习,无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课程学习也失去了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作用,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迫使学生到外面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导致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的浪费.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改变现在的单一考核模式,引入形式更多样的全程式考核.除了期末考试,还应添加一些辅助考核措施.学生的课程成绩可由期末考试及以下辅助考核成绩综合地决定.这些辅助措施也是国外正规大学考核学生成绩的一些基本措施.
(1)加入期中考试
如果只有一次期末考试,一方面,这助长了学生平时“放羊”,期末突击式学习的风气;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学期普遍较长,教学内容较多,如果集中在期末考试,学生复习量比较大,而且前半学期学过的内容到期末复习,忘的差不多了,复习成本比较高,所以通过期中考试,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同时也减轻期末的复习量和难度.期中考试在国外大学,特别是本科课程一般是1至2次,甚至3次,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减轻学生“放羊”的程度或机会,减少由于学生自己不努力学习,拿不到好分数,到时反怪教师没有教好的可能性.期中考试可以利用教学时间采取随堂考的形式,尽管难以做到像期末考试那样严密,但是在教师和助教的监控下可以基本保证考试秩序.即使考试作弊的现象可能上升,但这不能成为不给期中考试的理由,而是应该通过加强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和课堂检查力度等方法减少作弊的现象.这样的随堂考不会冲击现有的教学安排,也不会增加对教室的需求.同时,通过期中考试,教师也可以及时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课堂小测验
教师可以不时地在日常上课时安排一两道题目进行小测验(Quiz),这种小测验有多方面的好处.首先,课堂小测验能够督促学生及时复习.一般而言,现在大多数学生已经没有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而这是掌握知识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一旦有了随时给出的小测验,就会增加学生及时复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及时复习学生的奖励.其次,它可减少学生逃课的机率,这也是一种间接的点名.据了解,学生的逃课现象非常严重,一般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同时也为了节约时间,教师都不点名,这导致任由学生旷课的现象.但通过小测验,教师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出勤情况,能够督促学生上课,减少旷课.第三,通过小测验,教师也能够把握学生对前面课程学习的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3)平时作业与课程论文
在部分课程中,比如数学,平时作业较为通行,但是国内的多数文科课程,平时很少布置作业.其实,作业是督促学生复习,帮助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且通过作业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应用能力,而不只是记忆和默写.如果一门课程不太适于给出作业,作为替代,可以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Term Paper),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活跃思路,让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论文.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应该在中国高校推行作业和课程论文制度,成为一种教学规范之一.这对于改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作用.
(4)阅读报告
为了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锻炼他们收集和组织信息以及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安排各种形式的阅读报告(Presentation),让学生走向讲台.可以由教师安排题目,将学生分组进行准备,通过团队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四年下来,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个人表达能力就会有显著的成效,能提高学生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
4. 采用助教制度,提高教学效果
上面的这些教学制度安排,势必增加教学工作量,没有助教制度,多半会引起一些教师的反弹,采取消极应付,甚至是抵触行动,从而增加实施以上措施的阻力和减少了以上措施的效果.要保证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并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而又不太引起教师的反弹,得到教师的支持,就应恢复及实行全面的助教制度.有助教协助教师实施各项考核工作,使各项制度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而不至于流于形式.
同时,助教的辅导、答疑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指导他们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引导学习风气的改善.而且对助教的考核可以成为对教师教学考核的一个重要补充,因为助教的工作就是协助教师执行教学计划,助教的工作内容与形式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指导与督促.所以助教工作的好坏,反映了教师教学计划的执行力度.最后,如果将助教岗位纳入奖学金体系,以奖学金方式分配助教,并将助教岗位分成不同的等级,那么就能激励研究生认真学习,端正研究生的学习风气,也为研究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提升其自身的能力,增加研究生的教学与工作经验,使得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同时,推行助教制度也可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增加学生报考研究生的机会.研究生担任助教的制度在国外研究型大学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
所以推行全面的助教制度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推行成本也不高,100人次的助教费用一学期也不会超过30万元.这远比精品课程建设或双语计划的成本低、效率高.助教制度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今后必定采用的措施,各个高校应具有战略性眼光,下决心率先走在前面.
5. 拟定评分比例,突出排序作用
建议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国际通用的相对评分制度,即拟定分数比例段.所谓相对评分制度,主要是为了强调学生考核成绩的排序作用,并且如果必要的话进行适当加分,使得各分数段具有较为合理的比例.
相对评分标准具有许多优点.(1)学生的成绩具有横向可比性.它能避免由于教师讲的内容深,学生也努力了,但是所得到的分数却比教师授课简单、出题简单而学生所得到的分数低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这样,按照绝对分数评分,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具有横向可比性的,可能还会打击教师讲授学生学习高深前沿知识的积极性,形成逆向选择,导致教师授课容易、出题简单,学生轻松拿高分,最后是师生皆大欢喜,而实质上学生没有学到什么知识的情况.另外也不会由于绝对分数太低,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找工作、出国留学造成影响.(2)激励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竞争.由于每个分数段具有一定比例,要想拿到高分,必须努力学习,在同学间的竞争中胜出,这便会激励学生扎实地学习.

(3)有利于教师传授高深前沿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相对评分机制可以打消教师由于传授高深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抱怨的顾虑.如果采用相对评分机制,即使所教的内容难,但学生的成绩是相对决定的,每个分数段具有一定比例,因而不太会由于同学间的竞争所造成的分数低而抱怨教师.教师也不用担心传授高深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而遭到抱怨.
因此,像国外大多正规大学那样,尽快采用相对评分机制,制定出各个分数区间的大致合理比例,以此增加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的可行性,在学生中间形成有效的学习竞争机制,以及激励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传授高深前沿知识.
6. 强化教学考核,规定硬性指标
有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对教师的考核和监督给出硬性指标和措施,需要将教师教学考核、提职、提岗紧密地联系起来,否则不会有实质性的作用.以往对教师考核比较抽象,考核中缺乏硬指标,考核结果往往遭到部分教师的质疑.导致各院系在对教师综合考评时难以将评教结果纳入进去,使得评教本身的意义,或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不大.所以,我们需要强化教学考核,规定一些硬性要求和指标,让考核科学化、程序化、度量化.比如,要求教师每一学期提供所教课程的课程提纲给院系存档,同时要求教师保存所教课程的课程提纲、讲义、作业、试卷,以作为将来用于教学考核、聘任、提职等方面的依据,也可作为职能部门平时抽查所用.要在助教制度和教学提纲的基础上将考核内容量化、具体化.比如,细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表上,就不再是简单的优良程度判断,而是要加上“是否按教学提纲授课”,以及“助教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有作业?是否有习题课?课后答疑是否满意?” 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量化的硬指标,考核结果参考价值比较高.合理量化的考核结果也容易纳入教师的综合考评之中,与教师的职称待遇挂钩,使得教师对教学授课的质量真正重视起来,推动良好的教学风气.

看是班级还是学校?这个首先你自己要低下身段去了解大部分人需要的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根据这些来组织一些活动,活动不一定非得是和学习相关的,同时组织一些对外的一些竞技活动~但是参加人数最好多的那种~还有就是聚餐~哈哈~

可以从学风,班风,室风,教风考虑。鼓励自习之风,开展心理类教程与活动,组织文娱性活动,谈论对学习的忒度与认识,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另外,提高身体素质是搞好学风的资本

搞搞班级的读书活动,积极地鼓励同学投稿,自己找些很好的图书给同学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