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篇作文:中国心中华情400子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9:43:56

求1篇作文:中国心中华情400子左右
求1篇作文:中国心中华情400子左右

求1篇作文:中国心中华情400子左右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以多年未亲近……”多么雄壮的歌词,多么撼人心
田的话语,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这首我的中国心吧,这首歌曲承载着多少流落异国
他乡的同胞的爱国情啊,正如歌曲所唱,虽然洋装穿在身,就算生在异国他乡,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是啊,祖国这个名字是多么神圣啊,我们为祖国欢喜,为祖国哭泣,也以祖
国为荣,为了祖国一切都可以放下,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我们那颗爱国的心.
听着这首歌我眼前浮现了一个个爱国志士的身影.
詹天佑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了给祖国争光,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
的重任,要知道,修筑这条铁路是多么地困难,但詹天佑在困难面前毫不低头,
为了给祖国争光,他克服了重重困难,让外国人不敢再轻瞧我们祖国,让中国人
能够抬得起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丁肇中虽然在美国出生,但是他从未忘记
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在发表演讲时仍坚持用生硬的中国话演讲.钱学森是中国著
名的导弹之父,他为了回到祖国,不知道受到美国当局多少迫害,但他从未放弃
过回祖国的念头,因为他坚信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在祖国的历史,爱国志士数不胜数,而今天的我们也应该时刻铭记我们的祖先早
已把我们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不知何时,我耳边又响起了那首歌:“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印!(2009-02-27 22:32:58)标签:杂谈
链接 50~60年代留学生(上)
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1950年35名,1951年381名,1952年23...

全部展开

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印!(2009-02-27 22:32:58)标签:杂谈
链接 50~60年代留学生(上)
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1950年35名,1951年381名,1952年231名,1953年675名,1954年1518名,1955年2093名,1956年2401名。1957~1960年每年减少至400~500名。60年代初中苏关系紧张后,派出人数进一步减少,1964年以后基本停止向苏联派遣,改向西方各国。
钱学森
1911年生,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次年赴美留学,至193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求学,并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秋天,钱学森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赤诚的爱国之心,投入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开发工作。仅用4年时间,我国便研制发射成功第一枚近程导弹,又用4年研制成功中近程导弹,此后又用两年时间,于1966年使我国有了导弹核武器。
邓稼先
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1948年10月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朋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张晨/辑 现代科技留学 潮起潮落的留学热
这是一个需要海归也成就海归的时代。在26年来的改革中,留学回国人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成为中国改革的思想库,充当了中国改革的推动者,法制社会的推进者,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者,教育领域的改革者,社会改革的实践者等等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只要中国一天不全面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海归派的历史使命就依然没有完成。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一代伟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个人权威所发动的破釜沉舟之举,放在一个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它实际上是现代中国绵延百年的现代化进程的恢复与继续。历史是如此的惊人相似,留学生再次在现代化进程中显示出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这时候的留学生被派往欧美各国。这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中西方的对立还严重存在,留学生大多是经过严格挑选后派出的,而且留学生派出的渠道尚未完全打开,因而这些学生基本上没有滞留不归的现象。这一阶段派出的留学生(约有6000人)回国服务的情况同后来相比是最好的。他们的回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在“文革”后人才断层的危机。#$page$#
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逐步放开了自费留学的政策以及出国留学的多种渠道(如校际交流、地方集资、部门公派和自行联系等),导致了“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这一阶段首先形成的是“留美热”。从1984年以后,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去美国留学的。这一阶段,出国攻读研究生以上学位的人数开始大幅度增加,留学人员的年龄开始偏小。
而80年代中后期“出国热”继续升温,自费和单位公派留学的规模迅速扩大。“留美热”方兴未艾,“留日热”,“留加热”,“留澳热”和“留英热”等又相继形成。这一阶段的出国留学人员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自费留学成为不少人出国打工挣钱或移民定居他国的捷径,一些单位也出现了“轮流派遣”、“照顾出国”等不正常现象。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南巡讲话”,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信息。中国还对自费和公派出国的留学政策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总的趋势是趋于更为平稳、宽松和公平、合理。不仅国家对留学工作的调控走出了在一定程度上盲目和无序的误区,而且一般老百姓也由对出国留学的狂热和盲从,恢复到了平静和理智的心态。#$page$#
1998年前后是海归们回来网络创业的巅峰时期,借着网络经济的火爆,张朝阳们一下子就路人皆知起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年均输出两万名留学生。北大、清华等名校的理工科毕业生几乎一大半都出国去了。当海外留学归来中的一批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把网络热带回中国的时候,海归们实现了自身的超越,国人也震惊了。百万富翁的梦想似乎唾手可得,只要你是一只不太笨的“海龟”。
在这种环境下,出国留学变成一件非常时尚的事情。每个家长都想方设法地让自家的孩子能登上留学这列“快车”,而火热的留学也带起学外语的热潮,举国上下,大江南北,学外语热情一发不可收拾。1993年11月,商业化民间外语学校——北京新东方外语学校正式注册成立。1995年底,新东方学生即突破1.5万人次,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出国留学而走到一起。
随着出国潮的持续高温,国内的留学生就业市场却遭遇了一场寒冬,因为大量自费留学的出现,留学生的质量变得良莠不齐,甚至很多留学生抱着拿家里的钱到外国度个长假的念头。大批的留学生拿不到学位,而不得不回国。而“海归”的高待遇要求和并不符合实际的能力也让很多企业主管大皱眉头,留学生这块金字招牌正在慢慢褪色,于是,“海待”一时间变成了热门词汇。
目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迅猛。与此相伴随的是贸易金融领域、科技领域及教育文化领域的国际大市场的快速扩张。在这样的市场上,哪里有机会,国际性的人才就会往哪里流动,到哪里发展。近十余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也吸引了日益增多的国际性人才,尤其是回国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但从总体上而言,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还有巨大的潜力。而对待留学的选择却需要更加谨慎,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也要有更宽广的视野,同时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丢,中国现在的发展对海归的需求远没有饱和
孙立——留学潮中的一叶舟
中国重新开放国门25载,在整整一代人靠聪敏和毅力完成了知识和财富的积累之后,中国终于在“海归派”的集体回归中得到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喜人收获。“海归”全面登陆,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力渗透。拥有更开阔国际视野和更丰富人生经验的“海归”,毫无疑问获得了面向时代和未来的优势。而孙立就是其中很普通的一位。
孙立,1948年生于北京,成长在书香门第,在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金属研究所任职,到了1985年,他已经坐上了高级工程师的职位,这在那个时代算是非常顺利的人生轨迹了。当时的他一度也认为自己将会在研究所里度过自己的一辈子,但是此后的一个机会,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一生。#$page$#
1989年春天,当时的金属研究所收到了一封信函,英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所希望可以和中国的金属研究所进行一次留学生交换,这个机会在研究所掀起了轩然大波。每个人都渴望到拥有先进技术的英国学习和交流,但是同时也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拥有着一些莫名的畏惧。就在众人对这一机会畏首畏尾的时候,孙立第一个站了出来,坚定而自信地“拿”走了一个名额。
“当时也说不清具体去那里是为了什么,只是在当时那种环境里总是感觉沉闷。当时那种社会体制让人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窒息感,人们渴望交流,渴望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看待自己,也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里翱翔,所以当这个机会来到的时候,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它,甚至没有想过它可能带来的后果。”事后孙立回忆道。
当他度过了在英国的头一年,慢慢克服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之后,正式的研究工作开始了。从开始正式工作以后他才发现原本在外国的工作那么艰难,不是语言的隔阂,也不是国籍之间的距离,而是一种管理体制的巨大鸿沟。那里的研究所像一个公司那样地运行着,甚至每个研究课题都被当成是一个商业项目,而那里人员的管理体制与当时国内那种沉闷的“大锅饭”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出国之后,孙立第一次茫然了 茫然之后他所做的是更深地思考,这时候他关注的已经不光是在金属研究上两国技术上的差异了,更多的是两国的管理体制以及经营的理念。于是,他在本职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里都在观察各个公司以及企业的运营情况,并且研读起各种企业管理和商业运作的书籍。
当1995年国内掀起第一次“留学潮”的时候,孙立却回到了国内,当时所有的人都不了解这是为什么,而他在回国以后马上又做出了另一件让大家跌破眼镜的事情——他回来后的第二天就去研究所递交了辞职信。为什么放着光明的坦途不走,却要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这样的疑问几乎来自于他身边的所有人。
“我回来以后再次踏进研究所大门的时候,我真的很失望,一切和我出国之前都没有区别,还是那样的死气沉沉,还是每个人忙着自己那一点事,我真的感觉到自己不再属于这里,我需要一个更有活力、更富于创造力,可以让我大展才华的地方。”他就是用这样一番话解释了身边人的疑惑。#$page$#
经过几年的时间,孙立的公司已办得有声有色。不像很多留学生创业仅仅是靠着一点点从国外学回来的“先进技术”,当这些“先进技术”不再先进的时候,那些公司就不再有市场了。他的公司首先确立了国外的管理制度,有先进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营,并且他扎根在传统行业,虽然这些传统行业不像很多新兴的行业一样爆发得很快,但是胜在可以稳步前进,并且也不存在泡沫经济的问题。他更是每年都要订阅各种外刊,并且选派工作人员去外国深造,以保证公司能接触到最新的技术。
“现在我的公司虽然发展得并不算快,但是能看到一步一步发展的轨迹,并且对明天的成功可以判断。现在我的孩子也刚刚大学毕业,等他工作一两年之后我希望可以送他去外国看一看,我觉得凭他的能力一定可以在外国学到很多最新的东西和经验回来,甚至可以带来外国的投资,而且我确信他一定会回来的,因为这里的市场更加具有挑战性,也更需要这样的人才。”
孙彦博#$page$#
链接 50~60年代留学生(下)
赵忠尧
1927年赴美国留学,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从导师密立根攻读学位。1930年获博士学位。1929~1930年他发现了后来被称为正负电子的湮没辐射现象。这个发现足以使赵忠尧获得诺贝尔奖。不幸的是,有一位在德国工作的物理学家对赵忠尧的成果提出了疑问,虽然后来事实证明赵忠尧的结果是完全准确的,但这却影响了赵忠尧的成果被进一步确认。193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1932年在云雾室中观测到正电子径迹的安德逊,而不是1930年首先发现了正负电子湮灭的赵忠尧。但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曾写到:“……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1950年赵忠尧冲破重重困难,毅然回到新中国,参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
陈佳洱
1954年,陈佳洱于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大学,从事核物理和加速器物理方面的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63年,陈佳洱在国家委派下赴英国牛津大学核物理研究所和卢瑟福高能物理所进修。回国后,陈佳洱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教学和研究,主持4.5兆伏静电加速器的设计、建造和2×6兆伏串列静电加速器的改建工程等,为核科学教育和研究基地的建设做出了贡献。#$page$#
陈春先
20世纪五十年代莫斯科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改革开放伊始,他在美国参观硅谷时联想到中关村。于是他怀着一种使命感,要在中关村建立“技术扩散区”,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扩散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子。1980年10月23日,他辞去国家公职,在中关村率先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这标志着中关村科技企业雏形的出现。
李德伦
1953年赴苏联学习。为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歌剧交响乐指挥系研究生,导师为阿诺索夫教授。1956年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演出,1957年任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实习指挥,1957年9月回国后,一直担任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指挥。
张晨/辑#$page$#
那些80后的留学生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印!一代代的留学生、一代代的海归,延续着一个古老民族的血脉,为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发光发热。
夏颖奇
1987年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海归,中关村归国创业留学生事业的领军人物。从驻美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到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处长,夏颖奇完成了人生中多次职业转换。从2000年开始,夏颖奇出任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这位“老海归”总算圆了为“小海归”搭建职业舞台的梦想。#$page$#
张朝阳
198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1996年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
李彦宏
百度旗主,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之后赴美并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美国8年间,由他发明的“超链分析”技术获得美国专利。1999年回到北京,创建百度,用三年时间将百度做成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当年,创业的时候,电子商务可谓是热火朝天,但他却悄悄走到了尚少有人问津的网络搜索领域。因为他看到了搜索对网络世界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李彦宏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残羹冷炙 吴鹰
他的长相很有个性:一脸络腮胡子,据说修理它,需要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因为胡子的主人———吴鹰对于UT斯达康来说,已经成为了公司的象征。1986年,他进入贝尔实验室。高薪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似乎可以让任何人放弃回国的念头。但1992年,当吴鹰重新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时,他发现国内蕴藏着巨大的通信市场潜力。虽然当时国家通信设施落后,产业环境不成熟,但这个差距就是创业的机会。1992年他做出决定:将事业转向祖国。他创办的UT斯达康公司是专门从事现代通信领域前沿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通信公司。2000年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当年即以3.68亿美元的年营业额和优异的管理绩效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成功的前20名小企业之一。
李德磊
1982年获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1986年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约克大学担任终身教授。1995年加入美国Motorola公司,担任体系结构设计师;1997年加入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担任微处理器设计总监;1999年创建北京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后改名为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在2001年7月,方舟科技公司一下子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第一款“方舟一号”32位RISC架构嵌入式CPU产品推出。2002年底,“方舟二号”问世!“方舟”系列芯片的诞生,宣告中国信息产业结束了无“芯”的时代。

收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