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的文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8:05:59

西汉时期的文化?
西汉时期的文化?

西汉时期的文化?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汉赋四大家,标志着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其典型的代表作品: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明人辑有《杨子云集》.《隋书·经籍志》有《扬雄集》5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扬侍郎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班固除给后世留下巨著《汉书》以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典引、诗赋、铭、颂等文章,在范晔(刘宋)写《后汉书》时尚存41篇,现在除《后汉书》中保留的三篇外,其余大多散失.班固的地理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书》中,尤其是《汉书·地理志》中. 张衡:散体大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最为有名.还有《思玄赋》和《归田赋》. 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 扬雄(公元前53 - 18) 一作杨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以文章名世. 班固(32—92) 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是东汉名儒、东汉著名学者.扶风安陵人.字孟坚.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 司马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武帝即位,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得召见.又写《上林赋》以献,武帝大喜,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当时有“千金难买相如赋”之称.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 西汉学者、辞赋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扬雄,早年所作《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风格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薄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40岁后,始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待诏.后经蜀人杨庄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他的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未死.后召为大夫.扬雄一生悉心著述,除辞赋外,又仿《论语》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表述他对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在思想史上有一定价值.另有语言学著作《方言》等.在辞赋方面,他最服膺司马相如,"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汉书·扬雄传》).他的《甘泉》、《羽猎》诸赋,就是模拟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而写的.《广骚》、《畔牢愁》今仅存篇目.扬雄早期以辞赋闻名,晚年对辞赋的看法却有所转变.扬雄关于赋的评论,对赋的发展和后世对赋的评价有一定影响.扬雄在《法言》中还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经书为典范.对于后来刘勰、韩愈的文论,颇有影响. 班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所不读.其父班彪在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才高学博,撰有《史记后传》百余篇.建武三十年(54)父逝,返里居丧,着手整理《史记后传》,叹其“所续前史未详”,欲竟其业.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撰写西汉一代史书《汉书》.永平五年,被人告发私改国史,被捕下京兆狱.其弟班超上书辩白,书稿送至京师.因明帝阅后有赞赏之词,得释.召至京师校书部,派为兰台令史,与其他五位令史掌管图籍,校定文书.次年,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续撰《汉书》,自此,专注精力,以著述此书为业,历20余年,直到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修成.文辞渊雅,叙事详赡,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整齐了纪传体史书体裁.建初四年(79)参加章帝在白虎观召集的诸儒会议,辩论六经今古文同异,以史官兼任记录,编成《白虎通德论》(亦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和帝永元元年(89)、随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胜利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作铭辞以记汉之威德.永元四年(92)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受牵连被免官.洛阳令种竟借机报私仇,班固被捕.同年死于狱中.善作赋. 班固的地理学成就有以下五个方面: 1.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先例.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是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开始的. 2.开创了政区地理志的体例.班固《汉书·地理志》的结构内容共分三部分. 3.开沿革地理之始.班固不仅在《汉书·地理志》中首创了政区地理志的模式,同时也完成了首例沿革地理著作. 4.记录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班固的《汉书》是我国西汉的断代史,其中记载了当时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尤其集中在其中的《地理志》以及《沟洫志》和《西域列传》等篇目中. 5.保存了宝贵的边疆地理资料.班固的《汉书》在《地理志》、《西域列传》等篇中记载了大量的边疆地理资料.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