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绘唐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9:53:38

如何描绘唐朝
如何描绘唐朝

如何描绘唐朝
史书上描绘的唐朝
  盛世是一个充满诱惑、令人仰慕与神往的政治术语和历史名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盛世气象是不太容易形成的.在我国四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基本上可以称作盛世的,也只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其余,大多都是些平庸之世或者衰乱之世.难怪无论是古时之人还是当今之人,都要把“欣逢盛世”视为莫大的幸运了.
  在有限的几个盛世中,“开元”与“康乾”是常常出现在影视屏幕上,或津津乐道于人们嘴边的两个盛世.这两个盛世,都以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吏治的清明等鲜明特征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厚重的一页.以作为盛世重要标志之一的经济发展为例,两个盛世,无不有着骄人的荣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忆昔》一诗中这样描写开元盛世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的诗历来有“诗史”之誉,应该说是可信的.实际上,据有关史料记载,唐代极盛时期,那可真是了不得:其势力范围,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首都长安,周围达35�5公里,人口共30多万户.南城商业区,商店旅店林立,中外客商如云.其规模之巨大,其市井之繁华,也为当时世界所罕见.康乾盛世也乃我国古代社会农业与商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由此带来的财政收入之高,历朝无与伦比.拿乾隆朝来说,其每年的财政收入均基本保持在5000万两白银左右.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财政史中可谓绝对空前.
  不过,“开元”、“康乾”虽同有盛世之誉,但同中有异,同中有别.这一异一别,就异出优劣,别出高下来了.我的感觉,康乾盛世与开元盛世相比,明显存在着两大根本缺陷.一是康乾盛世,其宽容、其胸襟、其虚怀也不知要逊色开元盛世多少个档次.康乾盛世在疆域事功、经济发展方面确与盛唐不相上下,但其对思想的高压箝制和暴力摧残,也达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这集中体现在其大规模推行的“文字狱”上.据不完全统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兴起的文字狱就达一百多起.比较突出的有康熙年间的“庄廷钅龙 《明史》狱、”雍正年间的“汪景祺《读书堂西征随笔》狱”、乾隆年间的“徐述夔《一柱楼诗》狱等.这些冤狱判罪极重,往往株连九族,枉杀无辜,甚至对死人也不放过,施行刨棺戮尸(如庄廷钅龙 、徐述夔父子).这与盛世气象简直格格不入.开元盛世(甚至整个唐代)则不然,那是名副其实的“大唐气象”与“宰相气量”.唐朝的诗歌为什么能够登上古代诗歌之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人写诗从无顾忌,思想自由不羁,往往抒自己之所抒,发自己之想发.唐朝人的诗歌,往往对先世的事和当时的事,敢直言写入诗里,没一点隐讳,甚至宫禁嬖昵,非宫外人应知道的,也反复形容宣扬,而上边的人也决不会怪罪.如还不是生活在开元盛世阶段的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他写的《长恨歌》和进行讽刺劝谏的一些诗篇,还有与白居易同时且齐名、有“元白”之称的元微之的《连昌宫词》,从头到尾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唐明皇而写的(若是在康乾盛世那还了得!).有幸生活于开元盛世的杜甫诗里这方面的内容就更多了,象《兵车行》、《前后出塞》、《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哀王孙》、《悲陈陶》、《哀江头》、《丽人行》、《悲青阪》、《公孙舞剑器行》等,通篇都是对时政的讽刺.二是在对外政策上,两者也不可同日而语.开元盛世,唐帝国的国门是敞开的.当时,它已与亚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今天的朝鲜、日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和阿拉伯.尤其与日本的关系最为融洽,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使团人员除官员外,还包括留学生、僧人、医生、译员、商人以及各种工匠等.如开元四年,日本使船总人数有557人,开元十二年,日本使船总人数上升到594人.回国时,唐朝也往往委派使节陪同前往,进行回访.东西方的接触、交往,一方面使得唐文明成果的种子源源不断地远播到亚州诸国;另一方面,亚洲诸国的文明成果也广收博采到唐文明成果中来,使之显得愈发灿烂多姿.康乾盛世阶段,世界历史正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以英国为首的、以1784年一个叫瓦特的苏格兰机械师发明的蒸汽机的投入使用为标志的处于西欧的一些国家正在进行着一场以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取代手工工场的变革.这场变革就是后来所谓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的工业革命.处在如此一种世界大势之下的乾隆朝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它既没有“走出去”,也没有“引进来”,而是以一种夜郎自大的心态,索性将国门紧紧关闭了起来.这一关,也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中国的落伍和落后.至今我还时常于回想之中作着一些假设,即纵然乾隆朝当时自己不“走出去”、不“引进来”,但如果能够抓住1793年那次英使马戛尔尼来华,可谓是“送上门来”的契机,也就是说如果乾隆皇帝及其臣属能够对马戛尔尼递过来的信息做出敏锐反应;如果中英谈判不破裂,不失去又一次历史进取的机遇,那么中国完全可能也有条件在世界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占领属于自己应该占领的一席之地.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当然,我们说康乾盛世明显存在两大缺陷,也仅是相对开元盛世而言,并非说开元盛世就十全十美.实际上,对历史上所谓的几个盛世,史书上都不乏歌功颂德之辞,不可盲目崇信.尤其是对当前一些影视作品中所刻意渲染的盛世明君,更需要拿出自己分析的眼光.那些甚至拿今人今世与古代的几个盛世作比拟,从而片面地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还有质的飞跃.其实的政客把当今称上太平盛世,可以讽刺的说这是个变态的,比康乾还要遭的“盛世”---因为它们都是外来政权--所以都要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