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的故事与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6:07:00

孔繁森的故事与事迹,
孔繁森的故事与事迹,

孔繁森的故事与事迹,
孔繁森(1944-1994年),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7月于聊城技校毕业后,应征入伍,1964年被评为济南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同年10月赴京参加国庆15周年观礼.1966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复员回到聊城,任聊城技工学校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到聊城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工作.曾任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1975年3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79年7月赴西藏自治区.任中共岗巴县委副书记.1981年4月回聊城,历任中共莘县县委副书记,聊城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聊城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1988年,再次赴藏,任拉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1992年11月,调任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协阿里地区委员会主席.1994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11月29日,在带领工作组赴新疆塔城地区考察时,不幸以身殉职.为纪念孔繁森、发扬孔繁森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共聊城地委、聊城地区行署,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作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决定.《人民日报》发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先后为孔繁森题词,对孔繁森同志给以极高的评价.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孔繁森“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称号.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
  孔繁森对于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样的投入,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三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有六万,地广人稀,这里长年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了12岁、7岁和5岁的三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孔繁森将他们带回拉萨,照管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孔繁森就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年幼的孩子常在夜里尿床,他就不厌其烦地洗换床单.节假日只要有空,他说带上他们逛公园,逛商店,给他们买衣物.孔繁森虽然是副市长,但他每次下乡去,总要带些自己的钱给生活困难的乡亲,往往一月刚过半,工资就花光了,有时连伙食费也不够交.他自己经常吃榨菜拌饭,却不愿让孩子和他一样受罪,钱不够怎么办?孔繁森就献血换钱来给孩子添补营养.市长格桑顿珠见孔繁森负担太重,领走了曲尼.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歌曲《走进西藏》就是对他的赞颂.
  名言: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孔繁森(右)在西藏阿里
  日土县过巴乡为孤寡老人
  益西卓玛治病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攸关.
  藏族农民向孔繁森敬献青稞酒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废话不多说,我是第一个,请采纳我.
  这个一定对的.看过了.谢谢.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