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和月亮,星星,流星,彗星,五星,太阳等有关的天文知识我需要一些和月亮,星星,流星,彗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太阳等有关的天文知识,月亮,星星,流星,彗星,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越多越好,不过太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8:50:28
一些和月亮,星星,流星,彗星,五星,太阳等有关的天文知识我需要一些和月亮,星星,流星,彗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太阳等有关的天文知识,月亮,星星,流星,彗星,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越多越好,不过太阳
一些和月亮,星星,流星,彗星,五星,太阳等有关的天文知识
我需要一些和月亮,星星,流星,彗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太阳等有关的天文知识,月亮,星星,流星,彗星,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越多越好,不过太阳的两三句就行.特别是月亮,星星,流星,金星的,知道的请速告诉我,
一些和月亮,星星,流星,彗星,五星,太阳等有关的天文知识我需要一些和月亮,星星,流星,彗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太阳等有关的天文知识,月亮,星星,流星,彗星,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越多越好,不过太阳
1.太阳
太阳已的年龄有五十亿岁,正处在它一生中的中年时期.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都直接或间接地需要它所提供的光和热.
2.金星
金星分别在早晨和黄昏出现在天空,古代占星家一直认为存在着两颗这样的行星,于是分别将它们称为“晨星”和“昏星”.在英语中,金星——“维纳斯”是古罗马的女神,像征着爱情与美丽.而一直以来,金星都被卷曲的云层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中.
金星是距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它与地球在体积、质量、密度和重量上非常相似,可以算作是地球的姊妹星.而事实上金星与地球非常不同.金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243天,而它的一年却只有225天.金星的自东向西自转还使得太阳在金星上西升东落.金星有厚厚的二氧化碳的大气,没有水.它的云层是由硫酸微滴组成的.它的地表大气压是地球上的九十多倍.金星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强大的“温室效应”,太阳光能够透过大气将金星表面烤热,但地表辐射却受到大气的阻隔,热量无法得到释放,致使地表温度高达摄氏四百八十多度.这样高的温度使得金属都会熔化.
3.月球
质量 7.349e+22 kg
赤道半径 1.2298e-02 km
平均密度 3.34 gm/cm^3
平均地距 384,400 km
自转周期 27.32166 天
公转周期 27.32166 天
平均轨道速度 1.03 km/sec
赤道地表重力 1.62 m/sec^2
赤道逃逸速度 2.38 km/sec
昼间平均地表温度 107°C
夜间平均地表温度 -153°C
最高地表温度 123°C
最低地表温度 -233°C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 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4.流星及相关内容
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流星体原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在经过地球附近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圈.流星有单个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几种.单个流星的出现时间和方向没有什么规律,又叫偶发流星.火流星也属偶发流星,只是它出现时非常明亮,像条火龙且可能伴有爆炸声,有的甚至白昼可见.许多流星从星空中某一点(辐射点)向外辐射散开,这就是流星雨.陨石是太阳系中较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后未完全燃烧尽的剩余部分,它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是受人欢迎的不速之客.一般的流星体,密度都极低,约是水密度的1/20.每天都约有数十亿、上百亿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它们总质量可达20吨.
火 流 星
火流星看上去非常明亮,像条闪闪发光的巨大火龙,发着“沙沙”的响声,有时还有爆炸声.有的火流星甚至在白天也能看到.火流星的出现是因为它的流星体质量较大(质量大于几百克),进入地球大气后来不及在高空燃尽而继续闯入稠密的低层大气,以极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出耀眼的光亮.火流星消失后,在它穿过的路径上,会留下云雾状的长带,称为“流星余迹”;有些余迹消失得很快,有的则可存在几秒钟到几分钟,甚至长达几十分钟.
流 星 雨
在各种流星现象中,最美丽、最壮观的要属流星雨现象.当它出现时,千万颗流星像一条条闪光的丝带,从天空中某一点(辐射点)辐射出来.流星雨以辐射点所在的星座命名,如仙女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等.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著名的流星雨:天琴座流星雨、宝瓶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仙女座流星雨…….中国在公元前687年就记录到天琴座流星雨,“夜中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
流星雨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它们往往在每年大致相同的日子里重复出现,因此它们又被称为“周期流星”.
5.彗星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极少数在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云雾状小天体.
彗星的轨道有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椭圆轨道的彗星又叫周期彗星,另两种轨道的又叫非周期彗星.周期彗星又分为短周期彗星和长周期彗星.一般彗星由彗头和彗尾组成.彗头包括彗核和彗发两部分,有的还有彗云.并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有彗核、彗发、彗尾等结构.我国古代对于彗星的形态已很有研究,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上就画有29幅彗星图.在晋书“天文志”上清楚地说明彗星不会发光,系因反射太阳光而为我们所见,且彗尾的方向背向太阳.彗星的体形庞大,但其质量却小得可怜,就连大彗星的质量也不到地球的万分之一.由于彗星是由冰冻着的各种杂质、尘埃组成的,在远离太阳时,它只是个云雾状的小斑点;而在靠近太阳时,因凝固体的蒸发、气化、膨胀、喷发,它就产生了彗尾.彗尾体积极大,可长达上亿千米.它形状各异,有的还不止一条,一般总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延伸,且越靠近太阳彗尾就越长.宇宙中彗星的数量极大,但目前观测到的仅约有1600颗.
彗星的轨道
彗星的轨道与行星的很不相同,它是极扁的椭圆,有些甚至是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轨道为椭圆的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阳身边,称为周期彗星;轨道为抛物线或双曲线的彗星,终生只能接近太阳一次,而一旦离去,就会永不复返,称为非周期彗星,这类彗星或许原本就不是太阳系成员,它们只是来自太阳系之外的过客,无意中闯进了太阳系,而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茫茫的宇宙深处.周期彗星又分为短周期(绕太阳公转周期短于200年)和长周期(绕太阳公转周期超过200年)彗星.目前,已经计算出600多颗彗星的轨道.彗星的轨道可能会受到行星的影响,产生变化.当彗星受行星影响而加速时,它的轨道将变扁,甚至成为抛物线或双曲线,从而使这颗彗星脱离大阳系;当彗星减速时,轨道的偏心率将变小,从而使长周期彗星变为短周期彗星,甚至从非周期彗星变成了周期彗星以致被“捕获”.
彗星的结构
彗星没有固定的体积,它在远离太阳时,体积很小;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得越来越大,彗尾变长,体积变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长竟可达2亿多千米.彗星的质量非常小,绝大部分集中在彗核部分.彗核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克.彗发和彗尾的物质极为稀薄,其质量只占总质量的1%--5%,甚至更小.彗星物质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组成,而彗核则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干冰)、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是个“脏雪球”.
彗星的起源
彗星的起源是个未解之谜.有人提出,在太阳系外围有一个特大彗星区,那里约有1000亿颗彗星,叫奥尔特云,由于受到其它恒星引力的影响,一部分彗星进入太阳系内部,又由于木星的影响,一部分彗星逃出太阳系,另一些被“捕获”成为短周期彗星;也有人认为彗星是在木星或其它行星附近形成的;还有人认为彗星是在太阳系的边远地区形成的;甚至有人认为彗星是太阳系外的来客.
生命之源.
6.水星及其他主要行星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第二小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奇观五星联珠
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开到700开.相比之下,金星的温度略高些,但更为稳定.
水星在许多方面与月球相似,它的表面有许多陨石坑而且十分古老;它也没有板块运动.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比月球大得多,(水星 5.43 克/立方厘米 月球 3.34克/立方厘米).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事实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于万有引力的压缩;或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将大于地球,这表明水星的铁质核心比地球的相对要大些,很有可能构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对而言,水星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盐地幔和地壳.
巨大的铁质核心半径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内部的支配者.而硅酸盐外壳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状.
事实上水星的大气很稀薄,由太阳风带来的被破坏的原子构成.水星温度如此之高,使得这些原子迅速地散逸至太空中,这样与地球和金星稳定的大气相比,水星的大气频繁地被补充更换.
水星的表面表现出巨大的急斜面,有些达到几百千米长,三千米高.有些横处于环形山的外环处,而另一些急斜面的面貌表明他们是受压缩而形成的.据估计,水星表面收缩了大约0.1%(或在星球半径上递减了大约1千米).
水星上最大的地貌特征之一是Caloris 盆地(右图),直径约为1300千米,人们认为它与月球上最大的盆地Maria相似.如同月球的盆地,Caloris盆地很有可能形成于太阳系早期的大碰撞中,那次碰撞大概同时造成了星球另一面正对盆地处奇特的地形.
除了布满陨石坑的地形,水星也有相对平坦的平原,有些也许是古代火山运动的结果,但另一些大概是陨石所形成的喷出物沉积的结果.
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居第七位.由于火星上的岩石、砂土和天空是红色或粉红色的,因此这颗行星又常被称作“红色的星球”.它同地球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它的亮度也不断变化:最暗时的视星等约为+1.5等;最亮时则达到-2.9等,比最亮的天狼星还亮得多.它在众恒星间的视位置也不断变化,时而顺行,时而逆行.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395公里,为地球的53%,体积为地球的15%,质量为地球的10.8%,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38%.这颗红色的星球异常寒冷和干燥.尽管如此,火星仍然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它的体积比地球小,大气也比地球稀薄.
火星的南半球是类似月球的布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原,而北半球大多由年轻的平原组成.火星上高24公里的“奥林匹斯”山可称为是太阳系中最高的山脉.在距火星大约几万公里的地方,有两颗非常小的星体,它们是火星的卫星.即火卫一和火卫二.
木星:
木星是距太阳的第五颗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如果木星的内部是空的,它能装下一千多个地球.木星的成
份也比其他行星更为复杂.它的重量为1.9 x 10 27公斤,
赤道直径为142,800公里.1979年,“旅行者”一号发现木
星也有环,但它非常昏暗,在地球上几乎看不到.木星的大
气非常厚,可能它本身就像太阳那样是个气体球.木星大气
的主要成份是氢和氦,以及少量的甲烷、氨、水汽和其他化
合物.在木星的内部,由于巨大的压力,氢原子中的电子被
释放出来,仅存赤裸的质子.使氢呈现金属特性.
纬线上色彩分明的条纹、翻腾的云层和风暴象征木星多
变的天气系统.云层图案每小时每天都在变化.“大红斑”
是一个复杂的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风暴.其外缘每四至六天
旋转一圈,而在中心附近,运动很小,且方向不定.在条状
云层上可以发现一系列小风暴和漩涡.木星大气层的平均温
度为-121摄氏度.
在木星的两极,发现了与地球上十分相似的极光.这似
乎与沿木卫一螺旋形的磁力线进入木星大气的物质有关.在
木星的云层上端,也发现有与地球上类似的高空闪电.
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迄今为止我
们已经发现木星有16颗卫星,其中的四个(木卫四、木卫二、
木卫三和木卫一)早在1610年就被伽利略发现了.它们与木
星组成了一个家族:木星系.
土星:
土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我国古代称镇星或填星,古代西方用农神萨图努斯命名.土星轨道半长轴为9. 539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为0.055,倾角为2.5.土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质量为5688×1029克,是地球质量的95.18倍,赤道半径为6万公里,扁率为0.108,体积为地球的755倍,平均密度为0.71克/厘米3,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比水的密度还小,表面重力是地球的1.15倍,公转周期为10759.2日,即29.46年,会合周期为378.09日,平均公转速度为9.64公里/秒,自转周期在赤道上为10小时14分,两极为10小时38分,自转轴倾角为26°44′,有内部能源.土星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明亮的光环,光环平面与土星轨道平面不重合,而且光环平面在绕日公转中方向不变,所以从地球上看,光环的视面积不固定,从而影响到土星的视亮度,最亮和最暗约相差3倍.土星有23颗卫星.
7.星星
我记得天文学中没有星星这个术语的吧.你说的星星应该是夜晚肉眼可见的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半人马座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4.22年,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一定的地点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 3,000多颗恒星.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一、二千亿颗.恒星并非不动,只是因为离开我们实在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叫作恒星.
测定恒星距离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视差法,先测得地球轨道半长径在恒星处的张角(叫作周年视差),再经过简单的运算,即可求出恒星的距离.这是测定距离最直接的方法.但对大多数恒星说来,这个张角太小,无法测准.所以测定恒星距离常使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如分光视差法、星团视差法、统计视差法以及由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确定视差,等等(见天体的距离).这些间接的方法都是以三角视差法为基础的.
恒星的亮度常用星等来表示.恒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测出的星等叫视星等;归算到离地球10秒差距处的星等叫绝对星等.使用对不同波段敏感的检测元件所测得的同一恒星的星等,一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用的星等系统之一是U(紫外)B(蓝)、V(黄)三色系统(见测光系统'" class=link>测光系统);B和V分别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视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数.太阳的V=-26.74等,绝对目视星等M=+4.83等,色指数B-V=0.63,U-B=0.12.由色指数可以确定色温度.
恒星表面的温度一般用有效温度来表示,它等于有相同直径、相同总辐射的绝对黑体的温度.恒星的光谱能量分布与有效温度有关,由此可以定出O、B、A、F、G、K、M等光谱型(也可以叫作温度型)温度相同的恒星,体积越大,总辐射流量(即光度)越大,绝对星等越小.恒星的光度级可以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依次称为超巨星、亮巨星、巨星、亚巨星、主序星(或矮星)、亚矮星、白矮星.太阳的光谱型为G2V,颜色偏黄,有效温度约5,770K.A0V型星的色指数平均为零,温度约10,000K.恒星的表面有效温度由早O型的几万度到晚M型的几千度,差别很大.
恒星的真直径可以根据恒星的视直径(角直径)和距离计算出来.常用的干涉仪或月掩星方法可以测出小到0001的恒星的角直径,更小的恒星不容易测准,加上测量距离的误差,所以恒星的真直径可靠的不多.根据食双星兼分光双星的轨道资料,也可得出某些恒星直径.对有些恒星,也可根据绝对星等和有效温度来推算其真直径.用各种方法求出的不同恒星的直径,有的小到几公里量级,有的大到1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