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所有的分布规律,尽可能的详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0:45:04

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所有的分布规律,尽可能的详细
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所有的分布规律,尽可能的详细

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所有的分布规律,尽可能的详细
喀斯特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以后准平原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
  中国喀斯特的地带性特征:
  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 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 特和温带喀斯特.中国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 影响,属干旱地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 特(青藏高原).
  ①热带喀斯特以峰林—洼地为代表,分布于桂、粤 西、滇东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 穴为主.地下河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故称地下水 系,平均流域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苏地下河流 域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地表发育了众多洼地,峰丛区 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5个,洼地间距为100~300米,正 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现峰林一洼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 陡,一般大于45度.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 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
  中国热带海洋的珊湖礁是最年轻的碳酸盐岩,大多 形成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高出海面仅几米至10余米, 发育了大的洞穴和天生桥、滨岸溶蚀崖及溶沟、石芽等, 构成礁岛的珊瑚礁多溶孔景观.
  ②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以缓丘—洼地(谷地)为代表, 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平 均流域面积小于60平方公里.洼地较少,每平方公里仅 为1个左右,且从南向北减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却迅速 增加.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为馒头状丘陵,其坡度一 般为25度左右,洞穴数量较热带大为减少,以溶蚀裂隙 性洞穴居多,溶蚀型拱状洞穴在亚热带喀斯特的南部较 多.
  ③温带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地下洞 穴虽有发育,一般都为裂隙性洞穴,其规模较小.喀斯 特泉较为突出,一般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流量, 例如趵突泉和娘子关泉等.这一带中洼地极少,干谷众 多.正地形与普通山地类同,惟山顶有残存的古亚热带 发育的缓丘—洼地和缓丘—干谷等地貌.强烈下切的河 流形成峡谷,局部地区,如拒马河两岸有类峰林地貌.
  ④干旱地区喀斯特现象发育微弱,仅在少数灰岩裂 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 溶洞极少,已不能构成渗漏和地基不稳的因素.
  ⑤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喀斯特处于冰缘作用 下,冻融风化强烈,喀斯特地貌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冻融 石丘、石墙等,其下部覆盖冰缘作用形成的岩屑坡.山 坡上发育有很浅的岩洞,还可见到一些穿洞.偶见洼地. 喀斯特的开发利用 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 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地下水蕴藏丰富,径流 系数在热带喀斯特区域为50~80%.亚热带喀斯特区域 为30~40%,温带为10~20%.在华北一些石灰岩分布 地区,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北京玉泉山的 泉水、河南辉县的百泉、山西太原的晋祠泉、阳泉的娘 子关泉和济南的趵突泉等.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 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 泉堵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地下 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筑坝发电. 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是中国第1座利用地下河的水 电站.湘、 黔也利用这种优越条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 以上的地下水电站.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 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不稳定的因 素.研究和探测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时采取措施,是喀斯 特地区建设成功的关键.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矿床,例 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石膏和岩盐等.在喀斯特 剥蚀面上和洼地中沉积有铝土矿,古溶洞和裂罅中沉积 有铅、锌、硫化物、汞等砂矿体,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 油和天然气的良好场所,华北地区的一些油田就是位于 喀斯特区域.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
  喀斯特发育的多轮回和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洞 穴奇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