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明朝会出现大礼仪和争国本?其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唐朝是不会出现的.藩镇割据集中,前面的南北朝更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大礼仪和争国本是不是恰恰体现了明朝官僚体制选官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23:12:21

为什么只有明朝会出现大礼仪和争国本?其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唐朝是不会出现的.藩镇割据集中,前面的南北朝更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大礼仪和争国本是不是恰恰体现了明朝官僚体制选官体
为什么只有明朝会出现大礼仪和争国本?
其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唐朝是不会出现的.藩镇割据集中,前面的南北朝更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大礼仪和争国本是不是恰恰体现了明朝官僚体制选官体制的完善和宗法礼仪的完整

为什么只有明朝会出现大礼仪和争国本?其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唐朝是不会出现的.藩镇割据集中,前面的南北朝更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大礼仪和争国本是不是恰恰体现了明朝官僚体制选官体
宋英宗的时候也有过濮议,官员们整整争了18个月,这种情况在宋明两朝出现不是偶然的,这两个朝代的共同特征都是士大夫积极参政议政,甚至”与天子共治天下“,并且都是儒教兴盛、礼法空前盛行,我想这也是士大夫积极参政的一个原因和环境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围绕皇位统绪发生大规模的争论,看似是宗法礼制上的斗争,实则很大部分还是权力上的斗争.

因为明朝朝政开放,朱元璋设有言官,品位不大,但权力很大,皇上也能骂

从几个方面看
一 明朝的背景 明朝和宋朝之间夹杂着元朝人入主中原的背景,这对汉人来说是耻辱的,尤其在士大夫看来。所以,这点可以在崇祯时不愿直言南迁中看出。

二 文化氛围 宋以来儒学昌盛是不争的事实 明朝也是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不高,有才的人还是走仕途的多,所以,为皇帝谏言献策成为一种表现自己的方法。并且,儒学的兴盛,导致文官对大礼仪和争国本中涉及的名...

全部展开

从几个方面看
一 明朝的背景 明朝和宋朝之间夹杂着元朝人入主中原的背景,这对汉人来说是耻辱的,尤其在士大夫看来。所以,这点可以在崇祯时不愿直言南迁中看出。

二 文化氛围 宋以来儒学昌盛是不争的事实 明朝也是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不高,有才的人还是走仕途的多,所以,为皇帝谏言献策成为一种表现自己的方法。并且,儒学的兴盛,导致文官对大礼仪和争国本中涉及的名分尤为关注。

三 明朝的皇帝 明朝的皇帝性格多怪异,可能和基因有关,看朱元璋的性格可知,所以叛逆者多,贤明者少,后世的皇帝,生于深宫,做事不顾大局,没有策略和必要的暂时的隐忍。

四 明朝的制度 明朝也是中央集权鼎盛的一个时期,秦汉时大臣可立于朝堂,宋明以来,只有跪着说话,见微知著,可知大臣的地位,与皇帝的心理底线。

五 问题的复杂 大仪礼是要给自己的爸爸给个皇帝的名分,争国本就是要立幼不立贤,这个问题有点家事国事的味道,当然大臣看来这是国事,从国本这个字眼看出它的分量,而任性的皇帝以此为借口,用家事来堵着大家的嘴,也有树立自己的权威的意思,不光是他们俩,朱棣当年也用家事来敷衍方孝孺。可见,这种心态早已有之。有人会争到底是国事还是家事,但我要表明的是问题的性质上参杂了这俩方面,所以会争论不休。

以上是我的浅见,不对的请指教。谢谢

收起

本质上是皇权与相权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