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陕西流行哪些地方戏?你能说出几出戏名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0:23:53

我们陕西流行哪些地方戏?你能说出几出戏名吗?
我们陕西流行哪些地方戏?你能说出几出戏名吗?

我们陕西流行哪些地方戏?你能说出几出戏名吗?
秦腔
一、皮影戏
  陕西皮影戏,约在明中叶到清代,在陕西兴平、礼泉、永寿、乾县、长武、彬县一带,逐渐扩展到各地.礼泉现有皮影世家,仅清末就有十多家五世排演皮影的,最著名的是新时乡鹁鸽寨村王天德,他一家五代演皮影戏,王天德演出的皮影戏《十八国临潼斗宝》以及为乾县排练的自编戏《紫金簪》,多次获得省、地级最优奖,他的自编戏《战金山》、《紫金簪》、《重安桥》等32本,唱遍了陕甘两省,制作的皮影《西游记》、《封神榜》,还被选送广交会及港、澳、莱比锡等地展出.
  皮影戏在唱腔上多以阿宫、碗碗腔为主,也有采用秦腔的,乐器以板胡(也叫梅胡)、三弦、二弦为主,打击乐均同秦腔.
  皮影刻制,多以生牛皮作干片刻制,可涂各种颜色,剧中人物头像是固定的,身子可以混装,但男女、文武不能混淆,房屋、桌椅和飞禽走兽可以随时调整.皮影戏一般由4—7人组成,一个挑竿(俗称耍线子),一人打鼓兼敲锣、拍钗,一人吹笛兼吹唢呐,一人拉二胡,一人拉板胡,演出时,在车上或桌子上撑布幔(俗称亮子),后上方挂灯.过去,由于以皮影戏谋生,7—10人的也常有,行家称“七紧八慢九消停”,显得自如.
  皮影在各地都分流派,如兴平的西府皮影,在县内还分东路、西路;陕北吴旗皮影,按声腔也分两大派,即东路皮影唱碗碗腔,以李作模和张富贵戏班子为代表;西路皮影,唱陇东道情,以庆阳人魏忠堂和吴旗李生华、许彦让为代表.演出节目有《九华山》、《九莲灯》、《杀子报》及现代剧《血泪仇》、《穷人恨》、《红嫂》等.随着科技进步,陕西旬邑、永寿等地,在制作头像上,制出的胶片皮影,涂以色彩,在前幕灯光照影下,更显得清晰美观.
  二、木偶戏
  陕西木偶戏,以兴平、武功、宝鸡、铜川、富平、合阳、华县、华阴、渭南等地有名,演出和皮影戏大致相同,不同处是昼夜兼演,导具简朴易搬,唱腔一般是“风搅雪”(即秦腔、眉户、阿宫、碗碗腔不限),以拥有演员所定.关中木偶戏,多以秦腔表演,长安、高陵的《袁克勤剧社》、《同乐社》,曾先后搭班,演出《下河东》、《金沙滩》、《黄河阵》等,誉满三秦,建国初袁克勤还带木偶剧团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其精湛演技,驰名国外.
  木偶戏的题材,多选英雄传奇和神话故事,用以表现木偶的特殊功能,如《袁克勤木偶剧社》演出的《猪八戒吃西瓜》、《游西湖》、《杀裴生》、《闯宫抱斗》等,就有许多特技绝招,为其它剧种所不能代替.
  三、线胡戏
  在陕西的东府华县、合阳一带,民间流行一种“线胡戏”,其表演人物全是演员在上面挑线,以手指勾连相耍,巧妙灵活,栩栩如生.唱腔基本同皮影、木偶戏,有的是碗碗腔或阿官腔,有的是梆子戏(秦腔或铜州梆子).民间遍传,线胡戏,如眉户戏一样,人们“一看再看发迷,百看千看不厌.”
  四、花鼓戏
  陕南民间,还流行一种花鼓戏.花鼓戏,也叫“跳花鼓”、“舞花鼓”,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民间艺术.本流行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一带,均从民间花鼓舞发展而来.由于某些原因,汉民族居住不断迁徙,陕南安康、商洛山村一些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客户,逐步引进和保留了花鼓戏一些传统节目,商洛花鼓戏最有名,如三人表演的《抢板凳》、《抢手帕》等.建国后,商洛花鼓首次排演《夫妻观灯》,在省上会演获一等奖,不久拍成电影发行全国,以后又相继创编演出《桑园人家》、《水轮飞转》、《屠夫状元》、《六斤县长》等优秀节目,荣获多次佳奖;《屠夫状元》、《六斤县长》还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全国放映.花鼓戏文武乐器均以小鼓、小锣、铙钗、板牙子、二胡为主,曲调名目繁多,唱腔多为“筒子腔”,拖音长,节奏感强,和谐、中听,是文艺园地一朵奇花艳葩,群众颇为喜爱.
                                                                                                                                                  参考
  

陕西其他戏曲种类-福客民俗词典-中国最大的民俗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