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演变作文3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0:41:11
笔的演变作文300字
笔的演变作文300字
笔的演变作文300字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都在留下自己的印记.一些洞穴中有关人和动物的图画至少有2.5万年的历史.然而人类用笔记载历史的时间却短得多.两千多年来制笔工艺的发展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好体现.
公元前2000年:中国人用老鼠毛制成的毛笔写字.墨水用煤烟、灯油和凝胶混合制成.
公远前1200年:埃及人从浆果、植物和矿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和色彩制成黑水.“笔”是细芦苇.600年后,埃及人发明了纸草纸.
公元400年:许多文明社会都发明了更加稳定的墨水.它是用铁盐、橡树树瘿和阿拉伯树胶混合而成.这一基本配方使用了几个世纪.
公元700年:罗马人发明羽毛笔(鹅毛笔),用的是一种大鸟翅膀上的羽毛.羽毛笔在后来的1000年中成为(西方)主要的书写工具.
1548年:西班牙书法家胡安·德·伊西亚尔在他的书法手册中最早提及青铜笔.
1700年:尼古拉斯·比翁(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乐器制作大师)最早为自来水笔留下画图.他有5枝笔流传下来.
1803年:英国工程师布赖恩·唐金获得第一个钢制笔尖的专利权.
1809年:佩雷格林·威廉森在美国第一次获得制笔方面的专利权,这是一种笔管中有墨水的自来水笔.不过他的设计有许多缺陷.
1830年:英国的钢铁工人威廉·约瑟夫·吉洛特、威廉·米切尔和詹姆斯·斯蒂芬佩里发明了大量生产钢笔尖的方法.由于随后20年钢质量的提高,使用羽毛笔的人越来越少.
1884年:纽约的保险推销员刘易斯·埃德森·沃特曼在因为钢笔坏了而失去一位重要客户之后发明了第一枝实用的自来水笔.
188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韦茅斯的约翰·劳德获得第一枝圆珠笔的专利权,但直到专利权期满,它也没被批量生产过.
20世纪头十年:4家自来水笔厂家主宰着市场,它们是派克、犀飞利、威尔一永锋和活特曼.
1912年:犀飞利制笔公司在自来水笔的笔管中添加了拉杆吸水装置.在此之前,人们用滴管给自来水笔加墨水.
1935年:活特曼推出了墨水囊,当时是一个有软木塞的小玻璃管.
1938年: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比罗和他的兄弟格奥尔格发明了第一枝实用的圆珠笔.它使用的是能迅速变干的印刷油墨.英国政府后来许可他们为英国空军飞行员制作圆珠笔.圆珠笔在高空不会漏油,而自来水笔会漏墨水.
1945年:芝加哥商人米尔顿·雷诺兹对比罗的发明进行重新设计,并把它引入美国.当时比罗的发明没有在美国获得专利权.拥有比罗发明专利权的永锋公司很快把它们的产品也推向市场.新型自来水笔轰动一时,销路非常好.
1950年:法国男爵马塞尔·比什成立了比克公司.他的公司擅长于大量生产圆珠笔.(如今,比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制笔公司,每天销售2100万枝笔,一年76亿枝.)
1951年:在最初的热情过后公众发现圆珠笔价格高,而且不可靠.圆珠笔销售量急剧下滑.自来水笔卷土重来.
1954年:派克钢笔公司推出“Jotter”圆珠笔.这种更加可靠的新型圆珠笔的书写时间比最流行的同类产品长5倍.圆珠笔的销售量重新回升.
1962年:东京文具公司的堀江尾世木因发明毡尖笔而出名.
1966年:费希尔为美国航天局发明了太空笔.这种笔的墨水囊经过加压,能在失重状态下写字.
1979年:吉列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钢笔,它写出的字能在10小时内擦去.其决窍是用橡胶胶水制成墨水.
1984年:日本樱花公司推出中性墨水笔,它是圆珠笔和记号笔的中间产品,用的是中性墨水(gel-ink).
1996年:美国彭特尔公司推出“Milkys”中性墨水笔,大受美国儿童欢迎.
汉字的最初模样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图为毛公鼎及铭文。 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刻有秦国...
全部展开
汉字的最初模样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图为毛公鼎及铭文。 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石鼓 汉字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图为秦始皇。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汉字的演变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然而,现今有些人对本国文字了解甚少,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投入极大的热情,却依然是个半调子。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汉字书体的演变)
1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如表二)。
(表二:甲骨、金文对照表)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如图3)。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如图4)。
(图3)(图4)
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图5)。
(图5)
4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 角变成有 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图6)。"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图7)。图8虽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体,有隶书的〃味道〃。
(图6) (图7) (图8)
5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图9、10)。图11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图9) (图10) (图11)
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图12)。
(图12)
7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如图13、14、15)。
(图13)
(图14) (图15)
8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9电脑字体
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如 下图(其由左至右依序为:迭圆体、综艺体、古印体、勘亭流及海报体)
汉字的起源是一个未解之谜。说到汉字,不得不提甲骨文,得到考古支持的商代甲骨文最早出现在3300年前,这比古埃及的文字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字都要晚近2000年。至今共发现了5000个以上的甲骨文单字,其中可以认识的约有1700字。从一定程度上讲,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没有理由落于人后那么多!思索的同时,我们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会意和形声成分,在这些甲骨文中,“会意字”不到80%,形声字占20%多。这与古代埃及人、苏美尔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远远不如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在古埃及人早已经用巨大的石块建造宏大的金字塔时,中国却只有夯土建筑。在古埃及人已经在坚硬的石头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图案时,中国却只能在兽骨或龟甲上刻出粗糙的划痕。但是看看中国的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却又远远高于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图形。似乎汉字直接跨越了早期象形文字的早期阶段,直接进入了一种更抽象的较高级阶段。汉字发展经历的象形阶段:表意—形声的途径中,象形阶段几乎没有,所谓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阶段就已经被高度抽象了。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汉字更不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当希腊人建造帕台侬神庙的精美雕塑,罗马人建立万神庙的巨大穹顶时,中国还只有秦汉时期夯土的长城,和陶制的殉葬兵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经是一种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了,汉朝的隶书与今天的汉字已很接近。无论是跳跃着前进的文字?
收起
笔的演变
班超“投笔从戎”传为千古佳话;李白“梦笔生花”成就一代“诗仙”;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口诛笔伐”,使其文如同戳向黑暗与落后的“投枪匕首”。不难看出。“笔”与人类的关系何其密切。事实上,笔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纵观笔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最初是以杆代笔时期,其后是蘸水笔时期,再次便是便携式笔的时期。
笔演化到第三时期,其家族也全盛了...
全部展开
笔的演变
班超“投笔从戎”传为千古佳话;李白“梦笔生花”成就一代“诗仙”;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口诛笔伐”,使其文如同戳向黑暗与落后的“投枪匕首”。不难看出。“笔”与人类的关系何其密切。事实上,笔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纵观笔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最初是以杆代笔时期,其后是蘸水笔时期,再次便是便携式笔的时期。
笔演化到第三时期,其家族也全盛了,随之而来的是在便携式笔的基础上做的小加工,如外形设计成机器人、火箭等讨人喜爱的形状,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还有安装收音机、电子表的,使其功能越来越复杂,实在是令人目不暇接。
到了奴录社会晚期,随着文字载体向布料和竹简方面发展,以杆代笔的时期慢慢结束了,第二代“祖先”--蘸水笔开始出现。其中首屈一指的要数毛笔。毛笔以竹节做杆,动物的毫毛为笔头--“笔”字的来历大概也出于此吧。动物毛软硬适中,吸水力强,用之于书法绘画,流畅自如,于提顿行止间,颇富神韵。难怪历来居于“文房四宝”之首呢?想想也是,无论是王羲之的狂草还是齐白石的墨虾,怎离得了它?但由于毛笔对握笔姿势,运笔速度等方面要求颇高,这种颇具艺术性的笔只在中国和东方一些国家推广并流传下来。
西方出现的蘸水笔又是另一种形式了--羽笔。西方人发现鸟儿翅尾的长羽质地较硬,适于手握,羽杆又是中空的。刚好可以蘸取和少量留存墨水,用其书写字母相当方便,于是羽笔应运而生。但它也有许多缺憾,比如羽笔的出水量不易控制,写出的字迹时粗时细,弄不好还将墨水滴在纸上,污了纸面,大煞风景。
蘸水笔固然有着不足,但它毕竟是笔的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使笔由刻划功能转变到了涂写功能,使笔真正能被称为“笔”。
到了19世纪晚期,笔家族的“小字辈”--钢笔在欧洲出现了。钢笔,也称自来水笔,它是根据气压原理制成的一种便携式笔。笔胆是空的胶皮小圆筒,挤压它使空气排出,松手后里面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内外较大的压强差使墨水被吸入笔胆。书写时,被压入的墨水在重力作用下随笔尖流出。这样,书写时就不必不停地蘸墨水,大大节约了时间。且书写十分流畅、方便,字迹匀称美观,故而钢笔很快代替了羽笔,风靡了全球,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再到后来,西方人发明了书写更方便的圆珠笔。它的主体部分是圆珠芯,由一根像羽杆的中空塑管和装有活动金属珠的笔头组成(圆珠笔也因此得名)。由于塑杆内是油性书写材料,避免了钢笔墨水也会渗漏的麻烦,书写时间更长(一般一根圆珠芯可以使用2至4个月)。这种圆珠笔由于更轻巧、更方便、更经济,成为笔家族的“宠儿”,深受各届人士尤其是青年人的青睐。
第一个时期要从笔的诞生开始算起,那些用来在地上画出符号的树枝、木棒、骨头等都只是一个光光的杆子,然而正是这最简单的东西划出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就是用这种笔在泥板上划出了闻名世界的楔形文字。木炭棒可以划出黑迹,古埃及人曾用它将自己的象形文字记录下来。后来,由于文字的载体出现了甲骨和石板,于是又出现了刀笔。刀笔也是杆式笔,它的出现是为了“对付”坚硬的甲骨和石头。
此间,笔家族中出现了一段小插曲,那就是铅笔的出现。自从古人发现用木炭棒可以涂写文字后,这种方法被一直沿用下来,并且发现了石墨也可涂写。但无论木碳棒还是石墨,直接拿在手上均极易污手,聪明的人类在碳棒和石墨棒外加上了一层“外衣”(多是软木质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于是笔家族又多了一小成员,它的最大优点是字迹易于更改,橡皮一擦,笔迹无踪,是初学写字的小朋友的好伙伴,也是绘画者的益友。
远古的人们起初是结绳记事,但这样“记”的事毕竟是少量且含糊的。后来,他们发现用树枝等尖端硬的物品可以在地上划出一些图形符号,如果将这些符号加以定义,不就可以记载更复杂的信息,并加以保存了吗?于是树枝、石头、骨头之类的东西便成了“笔家族”的鼻祖,笔,也就从此产生了。
笔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结果,笔的演变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纵观笔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请握好这支“笔”,写出更辉煌灿烂的未来吧!
笔的演变作文 300字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12 小时 | 提问者:网小小123 | 检举
推荐答案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都在留下自己的印记。一些洞穴中有关人和动物的图画至少有2.5万年的历史。然而人类用笔记载历史的时间却短得多。两千多年来制笔工艺的发展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好体现。
公元前2000年:中国人用老鼠毛制成的毛笔写字。墨水用煤烟、灯油和凝胶混合制成。
公远前1200年:埃及人从浆果、植物和矿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和色彩制成黑水。“笔”是细芦苇。600年后,埃及人发明了纸草纸。
公元400年:许多文明社会都发明了更加稳定的墨水。它是用铁盐、橡树树瘿和阿拉伯树胶混合而成。这一基本配方使用了几个世纪。
公元700年:罗马人发明羽毛笔(鹅毛笔),用的是一种大鸟翅膀上的羽毛。羽毛笔在后来的1000年中成为(西方)主要的书写工具。
1548年:西班牙书法家胡安·德·伊西亚尔在他的书法手册中最早提及青铜笔。
1700年:尼古拉斯·比翁(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乐器制作大师)最早为自来水笔留下画图。他有5枝笔流传下来。
1803年:英国工程师布赖恩·唐金获得第一个钢制笔尖的专利权。
1809年:佩雷格林·威廉森在美国第一次获得制笔方面的专利权,这是一种笔管中有墨水的自来水笔。不过他的设计有许多缺陷。
1830年:英国的钢铁工人威廉·约瑟夫·吉洛特、威廉·米切尔和詹姆斯·斯蒂芬佩里发明了大量生产钢笔尖的方法。由于随后20年钢质量的提高,使用羽毛笔的人越来越少。
1884年:纽约的保险推销员刘易斯·埃德森·沃特曼在因为钢笔坏了而失去一位重要客户之后发明了第一枝实用的自来水笔。
188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韦茅斯的约翰·劳德获得第一枝圆珠笔的专利权,但直到专利权期满,它也没被批量生产过。
20世纪头十年:4家自来水笔厂家主宰着市场,它们是派克、犀飞利、威尔一永锋和活特曼。
1912年:犀飞利制笔公司在自来水笔的笔管中添加了拉杆吸水装置。在此之前,人们用滴管给自来水笔加墨水。
1935年:活特曼推出了墨水囊,当时是一个有软木塞的小玻璃管。
1938年: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比罗和他的兄弟格奥尔格发明了第一枝实用的圆珠笔。它使用的是能迅速变干的印刷油墨。英国政府后来许可他们为英国空军飞行员制作圆珠笔。圆珠笔在高空不会漏油,而自来水笔会漏墨水。
1945年:芝加哥商人米尔顿·雷诺兹对比罗的发明进行重新设计,并把它引入美国。当时比罗的发明没有在美国获得专利权。拥有比罗发明专利权的永锋公司很快把它们的产品也推向市场。新型自来水笔轰动一时,销路非常好。
1950年:法国男爵马塞尔·比什成立了比克公司。他的公司擅长于大量生产圆珠笔。(如今,比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制笔公司,每天销售2100万枝笔,一年76亿枝。)
1951年:在最初的热情过后公众发现圆珠笔价格高,而且不可靠。圆珠笔销售量急剧下滑。自来水笔卷土重来。
1954年:派克钢笔公司推出“Jotter”圆珠笔。这种更加可靠的新型圆珠笔的书写时间比最流行的同类产品长5倍。圆珠笔的销售量重新回升。
1962年:东京文具公司的堀江尾世木因发明毡尖笔而出名。
1966年:费希尔为美国航天局发明了太空笔。这种笔的墨水囊经过加压,能在失重状态下写字。
1979年:吉列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钢笔,它写出的字能在10小时内擦去。其决窍是用橡胶胶水制成墨水。
1984年:日本樱花公司推出中性墨水笔,它是圆珠笔和记号笔的中间产品,用的是中性墨水(gel-ink)。
1996年:美国彭特尔公司推出“Milkys”中性墨水笔,大受美国儿童欢迎。
收起
最开始中国使用动物的毛发和竹子制作笔,后来演化成我们今天的毛笔。而外国则直接选取动物的羽毛,比如鹅毛等沾上墨水直接书写,随着科技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以铜做笔尖的钢笔,经过不断的改进后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钢笔。
笔的演变
班超“投笔从戎”传为千古佳话;李白“梦笔生花”成就一代“诗仙”;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口诛笔伐”,使其文如同戳向黑暗与落后的“投枪匕首”。不难看出。“笔”与人类的关系何其密切。事实上,笔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纵观笔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最初是以杆代笔时期,其后是蘸水笔时期,再次便是便携式笔的时期。
笔演化到第三时期,其家族也全盛了...
全部展开
笔的演变
班超“投笔从戎”传为千古佳话;李白“梦笔生花”成就一代“诗仙”;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口诛笔伐”,使其文如同戳向黑暗与落后的“投枪匕首”。不难看出。“笔”与人类的关系何其密切。事实上,笔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纵观笔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最初是以杆代笔时期,其后是蘸水笔时期,再次便是便携式笔的时期。
笔演化到第三时期,其家族也全盛了,随之而来的是在便携式笔的基础上做的小加工,如外形设计成机器人、火箭等讨人喜爱的形状,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还有安装收音机、电子表的,使其功能越来越复杂,实在是令人目不暇接。
到了奴录社会晚期,随着文字载体向布料和竹简方面发展,以杆代笔的时期慢慢结束了,第二代“祖先”--蘸水笔开始出现。其中首屈一指的要数毛笔。毛笔以竹节做杆,动物的毫毛为笔头--“笔”字的来历大概也出于此吧。动物毛软硬适中,吸水力强,用之于书法绘画,流畅自如,于提顿行止间,颇富神韵。难怪历来居于“文房四宝”之首呢?想想也是,无论是王羲之的狂草还是齐白石的墨虾,怎离得了它?但由于毛笔对握笔姿势,运笔速度等方面要求颇高,这种颇具艺术性的笔只在中国和东方一些国家推广并流传下来。
西方出现的蘸水笔又是另一种形式了--羽笔。西方人发现鸟儿翅尾的长羽质地较硬,适于手握,羽杆又是中空的。刚好可以蘸取和少量留存墨水,用其书写字母相当方便,于是羽笔应运而生。但它也有许多缺憾,比如羽笔的出水量不易控制,写出的字迹时粗时细,弄不好还将墨水滴在纸上,污了纸面,大煞风景。
蘸水笔固然有着不足,但它毕竟是笔的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使笔由刻划功能转变到了涂写功能,使笔真正能被称为“笔”。
到了19世纪晚期,笔家族的“小字辈”--钢笔在欧洲出现了。钢笔,也称自来水笔,它是根据气压原理制成的一种便携式笔。笔胆是空的胶皮小圆筒,挤压它使空气排出,松手后里面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内外较大的压强差使墨水被吸入笔胆。书写时,被压入的墨水在重力作用下随笔尖流出。这样,书写时就不必不停地蘸墨水,大大节约了时间。且书写十分流畅、方便,字迹匀称美观,故而钢笔很快代替了羽笔,风靡了全球,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再到后来,西方人发明了书写更方便的圆珠笔。它的主体部分是圆珠芯,由一根像羽杆的中空塑管和装有活动金属珠的笔头组成(圆珠笔也因此得名)。由于塑杆内是油性书写材料,避免了钢笔墨水也会渗漏的麻烦,书写时间更长(一般一根圆珠芯可以使用2至4个月)。这种圆珠笔由于更轻巧、更方便、更经济,成为笔家族的“宠儿”,深受各届人士尤其是青年人的青睐。
第一个时期要从笔的诞生开始算起,那些用来在地上画出符号的树枝、木棒、骨头等都只是一个光光的杆子,然而正是这最简单的东西划出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就是用这种笔在泥板上划出了闻名世界的楔形文字。木炭棒可以划出黑迹,古埃及人曾用它将自己的象形文字记录下来。后来,由于文字的载体出现了甲骨和石板,于是又出现了刀笔。刀笔也是杆式笔,它的出现是为了“对付”坚硬的甲骨和石头。
此间,笔家族中出现了一段小插曲,那就是铅笔的出现。自从古人发现用木炭棒可以涂写文字后,这种方法被一直沿用下来,并且发现了石墨也可涂写。但无论木碳棒还是石墨,直接拿在手上均极易污手,聪明的人类在碳棒和石墨棒外加上了一层“外衣”(多是软木质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于是笔家族又多了一小成员,它的最大优点是字迹易于更改,橡皮一擦,笔迹无踪,是初学写字的小朋友的好伙伴,也是绘画者的益友。
远古的人们起初是结绳记事,但这样“记”的事毕竟是少量且含糊的。后来,他们发现用树枝等尖端硬的物品可以在地上划出一些图形符号,如果将这些符号加以定义,不就可以记载更复杂的信息,并加以保存了吗?于是树枝、石头、骨头之类的东西便成了“笔家族”的鼻祖,笔,也就从此产生了。
笔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结果,笔的演变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纵观笔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请握好这支“笔”,写出更辉煌灿烂的未来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