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蛾身上有那么多粉?一抓起来!为什么翅膀上全都是粉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2:47:14

为什么飞蛾身上有那么多粉?一抓起来!为什么翅膀上全都是粉呢?
为什么飞蛾身上有那么多粉?
一抓起来!为什么翅膀上全都是粉呢?

为什么飞蛾身上有那么多粉?一抓起来!为什么翅膀上全都是粉呢?
鳞翅目
  本目包括蛾、蝶两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中国已知约8000余种.该目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个大目.分布范围极广,以热带种类最为丰富.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
  一、形态特征
  体小至大形.成虫翅、体及附肢上布满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幼虫蠋形,口器咀嚼式,身体各节密布分散的刚毛或毛瘤、毛簇、枝刺等,有腹足2~5对,以5对者居多,具趾钩,多能吐丝结茧或结网.蛹为被蛹.卵多为圆形、半球形或扁圆形等.
  (一) 头部
  略呈球形或半球形.触角多节,呈丝状、棒状、栉齿状(羽状)等,雄性触角常较雌性为发达.口器除小翅蛾等少数低等蛾类保留有上颚和下颚外,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虹吸式口器.即上颚完全退化,上唇短小,下颚须发达或退化,下唇仅保留3节的下唇须,其主要取食器官为由两下颚外颚叶延长而并合形成的虹吸管(喙管),取食时伸入花中,吮吸花蜜.复眼发达,单眼通常2个,位于复眼后方,但也有一些种类(蝶类、尺蛾等)无单眼.
  (二) 胸部
  胸部发达,各胸节趋于愈合.前胸在低等蛾类中较发达,而高等蛾类一般较退化,呈颈状,两侧有小突起,称为翼片(或称领片).中胸甚大,具盾片和小盾片,盾片前方两侧有1对发达的肩板(或称肩片).后胸背板小.足细长,前足胫节内缘通常生有1胫突(净角器),中、后足胫节近中部和末端分别生有中距和端距.跗节5节,以第1节最长,爪1对.
  一般具翅2对,发达,仅个别种类的雌虫无翅或仅具退化的翅.翅膜质,有鳞毛和鳞片覆盖.许多蛾类在翅面上由各色鳞片组成各种线条和斑纹,多根据其形状或位置命名,其分布、形状等因种类不同而异,是科以下分类常用的重要依据.鳞翅目昆虫的脉序与假想脉序很接近,其构造和主要变化特点是:中脉(M)基部退化或消失,而形成一个大形翅室(即中室).前翅通常有纵脉12~14条.前缘脉(C)与前缘合并;亚前缘脉(Sc)自中室上方翅基部生出,不分支;径脉(R)出自中室前缘,一般分5支,或有减少、合并的现象;中脉(M)一般为3支,均出自中室端部,Ml在中室上角,M3在中室下角,M2介于两者之间;肘脉(Cu)2支,出自中室后缘;臀脉(A)自中室下方的翅基伸出,1~3条.横脉很少,除中室端部外,一般在亚前缘脉基部与翅前缘基部间有1肩横脉.翅室除中室外,有些种类在中室的上方还有由径脉、径分脉并接所围成的封闭的小室,称为副室或小翅室(如木囊蛾科).后翅一般有纵脉8~10条,亚前缘脉和第l径脉合并为Sc十Rl,径分脉(Rs)不分支,其它翅脉分布与前翅基本相同.鳞翅目前、后翅在飞翔过程中的连络方式,常见有3种类型,即部分低等蛾类(如蝙蝠蛾科部分种类)的翅扼连锁、绝大部分蛾类的翅缰连锁和蝶类的贴接式连锁.
  (三) 腹部
  腹部呈圆筒形或纺锤形,10节,第1节退化,腹板消失或仅呈膜状.雌虫腹部可见7节,第7节明显延长,第8一l0节显著变细,套缩入第7节内,产卵时可以伸出,形成伪产卵器.某些低等蛾类仅第9腹节有一生殖孔,称为单孔类;大部分种类第8腹节有一交配孔,第9腹节有一产卵孔,称为双孔类.产卵孔的两侧有1对瓣状构造,称为肛乳突,用以握持产出的卵,使卵粒粘着于物体上.
  雄虫腹部可见8节,第9一l0节的附肢演变成外生殖器.第9腹节的背板(背兜)和腹板(基腹弧)形成一个环,腹板的中部向体内延伸成囊形突;第10背板的后端形成1个略向下弯的钩形突,下面有1对颚形突,通常合并为一,是第10腹节的腹板,略向上弯曲,肛门末端即位于钩形突和颚形突之间.阳具发生于背兜和基腹弧之间的隔膜上,基部形成二个外翻的锥形突起,称阳端环,上有骨片,称阳端基环.阳茎的端部能翻缩,称端膜,上面常有刺.第9腹节的生殖肢演变成1对大形瓣状物,称为抱握器,上生各种刺、毛和骨片等.雄性外生殖器在种间分化很大,常作为种类鉴别的重要依据.
  (四)幼虫
  1. 头部
  大多数种类头部为下口式,少数种类(如潜叶蛾等)为前口式,通常具硬化而色深的头壳.头部前面有l倒“Y”形的蜕裂线,是幼虫脱皮时首先裂开的地方.蜕裂线内侧两块狭形的骨片是额(有人则称傍额片),额下是三角形的唇基(有人称为额).蜕裂线两侧为颅侧区,其近下方各具呈弧形排列的6个侧单眼,有些种类单眼数目减少或完全消失.口器变异咀嚼式,上唇前缘有1较深的缺刻,其形状和缺刻的深浅各异,是分科的特征之一.上颚发达具齿,下颚、下唇和舌合成一复合体,舌位居中央形成吐丝器,两侧为2节的下颚须.
  2. 胸部
  分节明显,前胸背面近前方形成骨化板,称为前胸盾.前胸两侧后下方各有1气门.胸足通常发达,5节,末端具1弯形的爪,部分潜叶为害的种类胸足呈不同程度的退化或消失.
  3. 腹部
  通常10节,末节背面骨化形成臀板,有些种类在臀板下方生有硬化的梳状构造,称为臀栉,用以弹去排泄的粪粒.腹气门一般8对,位于第1~8腹节两侧.腹足通常5对,着生于第3~6腹节及第10腹节上,第10腹节上的又称为尾足或臀足.腹足有时减少或退化,如尺蛾仅2对腹足,分别着生于第6和第10腹节上;潜蛾则退化或完全消失;某些夜蛾类的第1或第1、2对足也有所退化.腹足的构造比较简单,由亚基节、基节和能伸缩的囊状的趾组成,趾的腹面生有趾钩.趾钩的存在是鳞翅目幼虫区别于其它多足型幼虫的重要依据之一,而趾钩的数目、长短和排列方式等,则是鳞翅目幼虫分类的鉴别特征之一.趾钩的排列有单行、双行与多行之分;根据趾钩的长短不同,可分为单序、双序或3序;根据趾钩排列的形状,又可分为环状(圆形或椭圆形的整环)、缺环(不满一整圈而有小缺口)、伪环(前后都有缺口,也叫二纵带)、中带(只在内侧有一列弧形而与身体纵轴平行的趾钩)、二横带(与身体纵轴垂直的两列趾钩)等之分.
  4. 斑纹、线条和毛序
  鳞翅目幼虫的胴部(胸部十腹部)常具有明显的花纹或纵条纹,多根据其所在位置命名,某些线纹,可作为种类鉴别的辅助特征.幼虫身体各部分常具各种外被物,如刚毛、毛瘤、毛撮、毛突和枝刺等.体表瘤状突起上着生刚毛,称为毛瘤;刚毛基部常具骨化和深色的区域,称为毛片;毛片如高突呈锥状则称毛突;毛长而密集成簇或成撮,称毛簇或毛撮;有些种类具刺,刺上分枝的称枝刺.刚毛可分为原生刚毛、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3类.原生刚毛在第1龄即出现,亚原生刚毛在第2龄出现,这两种刚毛的分布和位置比较固定,给予专门的名称,称为毛序.毛序是幼虫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次生刚毛数目较多而没有固定的位置,长短不一,可生在毛突、毛瘤或骨化片上,一般不予以命名.
  (四) 蛹
  蛹体多为长椭圆形,棕色或褐色.蝶类的蛹多为绿或浅色,头部和胸部常具突起.蛹体可明显地分为头、胸、腹3部分,复眼位于头部两侧,触角基部位于复眼外侧.下唇须两侧为l对下颚外颚叶(喙管),其长短因种类而异.下颚须位于复眼外侧,一般不外露.胸部自背面观分节明显,通常中胸最大.前足位于下颚两侧,中足位于前足外侧,后足通常仅露出末端.前翅芽在腹面可盖及或超过第4腹节,后翅芽一般被前翅芽覆盖,仅边缘外露.胸部有气门1对,位于前、中胸的背侧面.
  腹部10节,通常仅第5、6和7节可以活动,第8~10节常愈合.第l0腹节腹面中央的纵裂缝为肛门,周围常略突起.雄虫第9腹节的中央有1个生殖孔,为一纵裂缝,周围常略突起.双孔类雌虫有两个生殖孔,位于第8和第9腹节中央,前者为交配孔,后者为产卵孔.在很多种类中,两孔连成l条纵裂缝.据此可鉴别蛹的雌雄.腹部有气门8对,位于第1~8腹节上,但第l腹节的气门被翅芽覆盖,第8腹节气门退化,呈裂缝状.腹部末端向后突出,形成臀棘,上生有钩刺,用以钩住物体或茧等.
  二、生物学特性
  成虫取食花蜜,对植物的授粉有所助益.但吸果夜蛾科类成虫能刺破果实;吸食果汁,导致落果,成为柑桔、桃、李、梨等果树的重要害虫.
  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常有趋光性.成虫活动主要是飞翔、觅食、交配和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有些成虫有季节性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如粘虫、稻纵卷叶螟等.幼虫绝大多数植食性,是农林作物、果树、茶叶、蔬菜、花卉等的重要害虫.幼虫的生活方式和取食方式很不相同.大型的种类多为裸栖,很多种类有隐栖的习性,如卷叶、折叶和缀叶成巢等.有的种类还会结鞘或吐丝结网等.有的钻入植物组织为害,潜食叶肉,钻蛀茎干;有的侵蛀芽、花、种子等组织中,有时还能引致虫瘿.生活于土壤中的幼虫咬食植物根部,成为重要的地下害虫.为害仓储粮食、物品或皮毛的种类,是重要的仓库害虫.少数种类为捕食性,捕食蚜虫或介壳虫等,如食蚜灰蝶是甘蔗绵蚜的天敌.常见的资源昆虫有家蚕、柞蚕、蓖麻蚕等.虫草蝙蝠蛾幼虫被真菌寄生而形成的冬虫夏草,是名贵的中草药.
  三、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在分类系统上,一般主要根据成虫翅的脉序、连锁方式和触角的类型等特征,将鳞翅目分为同脉亚目、异脉亚目和锤角亚目3个亚目.也有的学者(O.W.Richards乙.R.G.Davies,1977)主张分为小翅蛾亚目、蝙蝠蛾亚目、毛顶蛾亚目、单孔亚目和双孔亚目5个亚目.至于总科和科的建立,意见也不很一致,如有的主张分为28个总科、158科,有的则分为20个总科、135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