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学阐述结核病的原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3:56:23
微生物与免疫学阐述结核病的原理
微生物与免疫学阐述结核病的原理
微生物与免疫学阐述结核病的原理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就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分类 :结核病分原发和继发性,初染时多为原发(Ⅰ型);而原发性感染后遗留的病灶,在人抵抗力下降时,可能重新感染,通过血循环播散或直接蔓延而致继发感染(Ⅱ型~Ⅳ型).(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常见于小儿,多无症状,有时表现为低热、轻咳、出汗、心跳快、食欲差等;少数有呼吸音减弱,偶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起病急剧,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血白细胞可减少,血沉加速.亚急性与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程较缓慢.(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肺部有渗出、浸润及不同程度的干酪样病变.多数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渐出现发热、咳嗽、盗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X线检查,出现大小不等、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咯血、胸痛、盗汗、食欲减退等,胸廓变形,病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气管向患侧移位,呼吸减弱.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值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X线显示空洞、纤维化、支气管播散三大特征.
致病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1、多形性:属于分支杆菌,细长稍弯曲两端圆形,痰标本中可呈分支的T、V、Y形,及丝状、球状、棒状.2、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即耐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脱色.3、生长缓慢:增代时间为14—20小时,适宜温度37度,培养时间2—8周.4、抵抗力强:由于结核杆菌的菌体有脂质成分,对干燥、冷、酸、碱抵抗力强.湿热80度5分钟、煮沸100度5分钟可杀死;5%石炭酸需24小 时,1.5%煤皂酚溶液需较长时间;70%酒精最佳,需2分钟;对紫外线较敏感,太阳直射下2—7小时,10W紫外线灯距照射物0.5—1m30分钟.
人体反应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在淋巴细胞的致敏和细胞吞噬作用的增强.入侵的结核菌被吞噬后,经处理加工,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使之致敏.当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结核菌时,便释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在细菌周围,吞噬杀死细菌,然后变为类上皮细胞和郎罕巨细胞,最后形成结核结节,在医学上,此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与人体抵抗力之间的较量互有消长,病变过程复杂,但其基本病变主要有渗出、增生、变质.
感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还可经皮肤传播.
传染性 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在结核病人中,只有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即所谓“涂阳”和“菌阳”的病人)才有传染性.“涂阳”和“菌阳”的病人医学上称为排菌病人,他们所罹患的结核称之为“开放性结核”,是结核病的传染源.
有了传染源,结核菌还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染给别人.呼吸道传播是结核菌传染的主要途径.当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小痰沫排放至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痰沫,即会受到传染.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轻重以及接触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传播途径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