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6:29:46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了,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褒贬不一.其实,当我们冷静、科学、理性地对它重新审视,不难发现,它蕴涵着十分珍贵的可供借鉴的基本原理——选考.
所谓选考,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它与现代西方人事行政学中的“考选”(Selection)概念大体相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考试的做法起始甚早,如乡兴贤能过程中的射选,贤良的策问,秀、孝的策试等等,皆可视作不同类型的考试.不过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考试,却是自科举制开始的.因为这之前的种种考试,大多只是通过此种形式来确定授官等第或检验举主荐贤的态度,而非试有黜落,故还不算真正的考选.科举制时代,“一切以程文为去留”(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换言之,即白丁能否释褐为官,全凭考试成绩为转移.这样,考试就成了选官唯一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有这种考试,才属真正的考选.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作出的最佳选择.考选制度,应该是也必须是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的:一曰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内行管理.这些,也就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以及择优选拔、据能授任原则.科举制时代的考试,基本上是体现了这些原则的一一尽管存在着极大的不彻底性.由此带来的重大社会效应之一,便是产生了所谓的社会流动一一主要指下层人物进入统治阶级.据社会学家用清代资料所做的抽样调查可知,当时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3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44%.这一社会流动的速率,同20世纪号称自由之邦的美国大体相当,而比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大三倍还多(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载《社会科学》[清华]第四卷一号).社会流动有利于不拘一格网罗选择人才,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从而给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活力和生机.任何一个社会要保持长治久安,这样的活力和生机都是必不可少的.
科举制的考试又是多层次的.唐代分为州县预备试和吏部省试两级,宋代发展为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明清时则进一步完善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多层次的考试,不仅对于保证选取人才的可靠性、正确性与客观性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诚然,就整个封建社会的用人而言,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唯亲”的,但科举制度的层层考试,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凭“门第”、“裙带”进身者来讲,毕竟是一道道严峻的关口.何况科举考试在思想意识领域内产生的影响,更是一股强大的潜在力量.众所周知,科举时代科举制是与多种其他仕途并行的,但朝野上下对以科举进身者与以他途进身者的看法却截然不同.早在唐代便已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之说(王保定:《唐摭言》).以后各代,此种观念愈益根深蒂固.小说《红楼梦》中贾政硬逼儿子玉玉走读书科举之路,而不让他荫补世职,即是最生动的例证.另外,尽管封建社会朋党比周,关系用人的事实比比皆是,但在浩如烟海的史籍、杂记中,公开倡言“任人唯亲”者却绝无记载.从这里,同样可以看出考选制度深入人心所产生的社会威力.
为了保证考选的公正与客观,科举考试中所形成和建立起的回避、保密等一系列制度也是颇具借鉴价值的.
科举制下的回避制度,归纳起来不外两种类型:籍贯回避与亲属回避.
籍贯回避:指本籍人不任本籍官.早在汉代的“三互法”中便有籍贯回避的内容.科举时代,这种回避越发复杂.如明代不仅郡县守令要回避乡邦,而且有时还限制同一籍贯者不许在同一机关中任职,甚至某些官不由某籍人担任的特殊规定.再如清顺治朝规定,外官及户、刑二部司官须回避本省,教职须回避本府.康熙时规定外任官在本籍五百里之内者,即需回避.本籍回避还包括对祖籍和游幕过地方的回避.如清道光时,戴三锡为顺天大兴人,祖籍江苏丹徒,初欲迁江宁布政使,因回避祖籍,故只好调任四川(《清史稿•戴三锡传》).
亲属回避,指婚姻之家、亲属之间不得交互为官.科举考试的亲属回避,滥觞于唐,制度确立于北宋.其规定,凡省试考官、州郡发解官和地方县官的子弟、亲戚乃至门客,应试必须回避,另派考官设场屋考校,称为“别试”,或曰“别头试”.科举制后期,亲属回避更臻细密.明代不仅规定亲属之间彼此引避,而且兄弟、同族也要避嫌,原则是“以下避上”.另规定,大臣子弟不得任言官,不得参加殿试,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等等.清代亲属回避,尤重科道官.如顺治朝题准,现任三品以上堂官子弟不得考科道;若父兄赴部候补,而子弟现任科道者,查照资俸,调吏部主事.康熙朝考选科道时曾规定,京官三品以上子弟即不与考选,总督、巡抚子弟亦不准考选.清代还规定,大臣子弟不得充任军机章京等等.
科举考试的保密制度建立,始于北宋.其具体做法主要有:
锁院制度.即将负责考试的官员锁宿于贡院,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这实际是采用隔离法以达到保密之目的.
封弥制度.“封弥”又作“弥封”,亦称“糊名”.简单说,就是把试卷密封起来,糊去举子姓名,使考官“莫知举子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用情于其间”(《欧阳文忠公集•奏议集•论逐路取人札子》),以“革容私之弊”(《归田录》卷二).

科举制的出现(隋朝)结束了贵族子弟靠推荐做官的时代,使贫寒的读书人有了做官的机会.再者,科举的出现促进了古代文化知识的繁荣.直至清代取消科举(1905年),一直是我国最权威的选拔官吏的方式.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06.htm

积极:1\形成尚学风气
2\保证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行政水平.
3\奠定儒家学说政治理论的核心地位.
消极:1\禁锢思想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

全部展开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收起

扩大了官吏来源,有助于选拔人才,使得官员的整体素质的到提高
起到了抑制士族门阀的作用,加强了皇权
加强文化传播,为唐诗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
加强了汉文化的传播,为与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对英国近代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提供了可能
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思想,使得学子过于集中诗歌创作,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全部展开

扩大了官吏来源,有助于选拔人才,使得官员的整体素质的到提高
起到了抑制士族门阀的作用,加强了皇权
加强文化传播,为唐诗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
加强了汉文化的传播,为与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对英国近代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提供了可能
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思想,使得学子过于集中诗歌创作,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收起

穷苦人民唯一翻身的机会,只不过几率小!!!好多宰相都出身卑微!!

使封建统治者可以更加广泛的招纳人才,用人之权归中央,扩大了帝制统治的基础,消除了可能威胁中央统治的离心离德因素。

加强中央集权,让穷苦士人可以有翻身的机会,使做官不再是贵族人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