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航天科技”征文活动,围绕“探梦天宫,放飞理想”主题,写一篇文章(10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5:31:37
"我与航天科技”征文活动,围绕“探梦天宫,放飞理想”主题,写一篇文章(1000字以上)
"我与航天科技”征文活动,围绕“探梦天宫,放飞理想”主题,写一篇文章(1000字以上)
"我与航天科技”征文活动,围绕“探梦天宫,放飞理想”主题,写一篇文章(1000字以上)
探梦天宫,放飞理想
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卫星,我也十分期待我国的航天事业更进一步.
天宫一号又叫做空间实验室,是设立在太空中的实验室.在人们的欢呼下,庞大的“天宫一号”发射了.发射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空间实验室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就能开展工作了,所以,“天宫一号”建筑、设计的十分周到.这样,航天员们才能够为我们取得大量实验数据和珍贵的科学资料.
不光是在建筑上十分完美,在这“天宫一号”的名字上都含有特殊的由来.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在此之前,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因为空间实验室体积都比较大,发射空间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装人的,人是后来通过航天飞机或者飞船送上去的.人要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这个难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高速运行的,时速到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
此次“天宫一号” 的航天员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他们将一起为全国人民送上祝福,为我国航天事业中出巨大的贡献!
有关航天的记忆源自一部美国灾难片《阿波罗13号》,印象中,航天=月球=宇宙,阿姆斯特朗踏在月球上的脚印。而有关父母亲的职业,小时候只知道他们在制造的是“秘密”,似乎和战争联系在一起,远远不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那般新奇与神秘。当自己最终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航天”的范围很大很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与生产也位列其中。
1965年,父亲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北京的“...
全部展开
有关航天的记忆源自一部美国灾难片《阿波罗13号》,印象中,航天=月球=宇宙,阿姆斯特朗踏在月球上的脚印。而有关父母亲的职业,小时候只知道他们在制造的是“秘密”,似乎和战争联系在一起,远远不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那般新奇与神秘。当自己最终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航天”的范围很大很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与生产也位列其中。
1965年,父亲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北京的“挽留”,毅然背起行囊奔赴塞外边陲---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说是市,其实真正让他们驻足的是市郊,承载着他们航天梦的红峡化工厂就座落在这里。这里曾经是一片几乎荒无人烟的野地,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东西南北口音的491名红峡创业者,怀着开拓固体航天事业的坚定信念,披荆斩棘,在大漠荒原上开创着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他们自己动手盖厂房,搬设备,挖土打坯盖起了“著名”的建筑物----“干打垒”,不管南北口味,饭桌上一年四季只能见到土豆、白菜和窝头,条件艰苦,却从未在父母或其他的叔叔阿姨们口中听到过半句抱怨,他们的脸上总是写满了兴奋,早出晚归,不知疲惫。父母亲爱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小时候,我总是想从中找到一两本“好看”的书,翻来翻去全是化学、物理、推进剂、质量管理诸如此类我看不懂的书。在父母亲的谈话中,我偶尔能听到“成功了”、“还在研制”、“明天要地试”等等“莫名其妙”的话,而每当试验站的山顶上响起轰隆隆的声音时,父亲总是会站在窗前静静地数,1,2,3……,而最终的数字总是会把喜悦或担忧写在他的脸上。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就是发动机在做地面试车。父母亲在我的记忆中始终是“超”健康的,也是极敬业的,无论天气多么糟糕,他们从不迟到早退,每年除了探望远在北京的家人,他们从没有请过假,甚至从未休过疗养假,直到我上班以后,有一次因为提前下班还遭到父亲的责备,其实,他也只说了一句话:“人人都象你这么早跑回家,工厂还能有前途吗”。在父辈们的身上,“敬业”两个字体现得直接而深刻,“敬业”是一个航天人品质与德行修养的最基本的素质。如今,父亲退休后接受反聘,依然奋战在他所热爱的航天事业上,我知道,他舍不得四十多年的航天情,他也丢不下对固体发动机事业的牵挂。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生产、生活物资都是极其匮乏的,但是人们的精神却是非常充实而富有的,顶着漫天黄沙步行30多分钟去上班的日子,他们相互搀扶,相互鼓励,说着笑着,航天梦支撑着他们蔑视困难,无惧无畏。他们年轻,他们勇敢,他们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使第一台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在他们的手中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绚丽光芒,是他们点燃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希望。象父亲这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航天战士很多很多,当年,有一位女职工上班时将孩子寄放在老乡家,晚上下班时发现—孩子正在猪圈里爬……那种情景至今想想都忍不住会心酸。对父辈们来说,航天事业更象是大家的“孩子”,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一步步成长、成熟,每一个小小的闪失都牵动着大家的心。记得很多年前,一次很重要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唯一的一次,厂里有近两百人自发地去现场观看。天上下着小雨,人们就那样静静的站在山顶上、马路上焦急地等待着,随着一声意外的轰响,试车失败了,他们脸上没有太多的失望,只是充满了焦灼与痛苦,铮铮铁骨的汉子们不怕艰苦,不怕困难,战天斗地无所畏惧,却在一次失败的试车后流了泪,那是因为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命。
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送入太空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没有能够感受东方红乐曲响起时那万众欢呼的激动与狂热,也不曾想到过航天与卫星的联系。二十年后,子继父业,我也成为一名普通的航天员工,也工作在红峡化工厂。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对塞外这个荒凉的“航天城”充满了失望与困惑,以至于对父母亲选择放弃北京来到这里无私奉献,而且一奉献就是四十多年百思难得其解。年轻的我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憧憬,我曾问过父母亲:你们不后悔吗?他们只是告诉我:“人活着就得有追求,看着工厂从当初一砖一瓦发展到今天,精神上绝对是一种享受,没顾上想后悔的事儿”。
入厂时,我分配在试车台,整天忙忙碌碌地重复着一成不变的工作,整天用一个一成不变的公式计算出各种各样的数据,也不清楚这些数据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工作单调而乏味,始终体会不到航天事业光荣与神圣。后来转到宣传岗位工作后,开始对工厂、对固体发动机事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对我所从事的固体发动机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天,领导交给我一项艰巨的任务---为即将到厂参观的北京军区首长们做产品介绍。看到领导开出的长长的产品明细,我一下子傻了眼,怎么会有那么多。等我急匆匆地赶到展示产品的工房一看,等待检阅的发动机有大大小小三十几台,其中有一多半我都没有见过,正在生产的十几个型号没有问题,剩下的十几台怎么办?情急之下想起该去求助我的父辈们,他们伴随着工厂发展的每一个脚步,他们见证着每一台发动机的成长历程。当一位老师傅拿出他使用了三十多年的记录本时,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记录本上清晰地记满了从1965年建厂开始红峡厂研制生产过的每一个型号,每一发产品以及关于这些产品的点点滴滴。听着他们细细地给我讲述着每一台发动机研制、生产到退役的故事,讲述着那些发动机的辉煌战绩:第一台、最大、最远,甚至还有用来解决过政治危机的型号……东方红乐曲能够响彻华夏大地,EPKM能够将卫星送入36000公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能够成功回收,一箭双星成功发射,红峡人着实功不可没。难怪他们眼里总是闪动着自豪与骄傲,难怪他们要把全部的青春和精力献给了工厂,献给他们挚爱的航天事业,难怪这片荒滩默默地留下了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
如今,工厂的固体发动机生产水平已是今非昔比,随着技改力度不断加大,到处都是高大漂亮的厂房,旧的厂房也早已修缮一新,大、小型生产线不断引起新设备,生产能力比起父亲那时已是翻了十几倍。一些让父辈们自豪和骄傲的型号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新型号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越来越尖端的技术,越来尖端的课题,越来越多加入到航天队伍中的年轻大学生,这些无不标志着航天事业已经跨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航天事业赋予两代航天人不同的责任与使命,要说父辈们的航天事业是首开先河,零的突破,是国家荣誉,是历史使命,那么,新一代的航天人更多了一份维护国家安宁、提升综合国力,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使命。
2006年4月4日在工厂的北山上传来了推土机的轰鸣,拥有四十年历史的“爆炸”工房残垣断壁倒下了,这是航天英雄王林牺牲的地方,在这里将建设起全国最大的固体推进剂混合工房。五十年过去了,老一辈航天人陆续离开了他们所钟爱的航天事业,把航天精神传承给了新的一代,新老两代航天人对航天事业有着不同的理解。老职工们注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多年积淀而成的航天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年轻的航天人更注重求新、求变,更注重做强、做大,做到高水平。
有了航天精神的支撑,有了航天文化的底蕴,有了新一代航天人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两代航天人终会同圆航天梦—让我国的航天事业大踏步地走在世界的前沿。
收起
我与航天科技,征文活动,围绕探梦天空,放飞理想主题写一篇600以上的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2031年,我们也从一个个可爱的小孩渐渐变成了大人,当然,中国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
再一次回想起2011年,年底发射的天宫一号——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在人们的欢呼下,发射出的那壮观景象和天宫一号那庞大的“身躯”,现在想起来,我已经觉得没什么了。现在的它,比二十年前的它更完美,更让我看到它而“望它兴叹”。
想知道天宫...
全部展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2031年,我们也从一个个可爱的小孩渐渐变成了大人,当然,中国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
再一次回想起2011年,年底发射的天宫一号——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在人们的欢呼下,发射出的那壮观景象和天宫一号那庞大的“身躯”,现在想起来,我已经觉得没什么了。现在的它,比二十年前的它更完美,更让我看到它而“望它兴叹”。
想知道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天宫一号叫做空间实验室,是设立在太空中的实验室。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空间实验室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所以,现在航天员就可以到这个空间实验室里工作,为我们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宝贵的科学资料。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二十年前,地球还是一颗水球,那是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的部分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但是随着人们的破坏,对树木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蔚蓝的水球因为人们“良好”的行为而变得不再那么蓝,大片大片的绿色渐渐变成了荒芜的沙漠,可是这一巨大的变化,无知的人类还没发现,但因为天宫一号把那时的地球拍成照片让人们看看,地球的变化都是因为我们人类引起的。当我们看到那时的地球时,人们惊讶极了,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应该用实际行动才能挽救地球,才能挽救人类。在以后的日子里,人们不断地种树,也不再有人会乱砍罚树木,反而更加保护树木,保护地球,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所以,是天宫一号使地球变成一个完美又和谐的地球、社会,同时也拯救了地球,也拯救了人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