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哲理的诗是?或者说最耐人寻味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9:47:52

中国最有哲理的诗是?或者说最耐人寻味的,
中国最有哲理的诗是?
或者说最耐人寻味的,

中国最有哲理的诗是?或者说最耐人寻味的,
古体诗还是现代诗?
  古体的帮你找了几首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并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除了要写得好之外,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第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提到思乡,诗仙的这首诗是所有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第一时间想起的.这首诗明白如话,读起来琅琅上口,表达的是人们普遍共鸣的思乡之情,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炎黄子孙最熟悉的古典诗歌.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第二首,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曰般的母爱,被广为传颂.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第三首,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的这首诗尤以第二句最为有名,影响最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了多少辈中国人奋发向前,人不死,奋斗不止.其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堪称绝唱.
  第四首,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每当再出现兄弟相争时,中国人都会想起这首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五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曰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也激励着中国人昂扬向上.
  第六首,王维的《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写游子思乡怀亲.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中国人所特有的佳节思亲就来源于此.
  第七首,《诗经》的第一首,《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是中国诗歌之始,其中不乏千古名句,尤以第一首广为人知.中国的爱情诗也有很多,其中不乏千古名句,但尤以《关雎》影响最大.每当男人见到美女,想上去追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成了最充分的理由.
  第八首,李清照的《夏曰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女词人李清照这一首慷慨激昂的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第九首,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第十首,李绅的《悯农》.
  锄禾曰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道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