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如何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7:41:33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如何理解?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如何理解?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如何理解?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最早出自于《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意思是说人在短时间内有极大的进步,要改变对他的看法.在这里,三日后能被人刮目相看的必须是“士”,也就是有志气、有志向的人;士要被人刮目相看必须别“三日”,这里的三日当然不是指三天(这里的三日是虚数),而是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时间可以改变一切,量的积累会导致质的变化;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用老眼光、老观点看待同一事物.
  典故: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阜南东南)人,少年时即随姊夫邓当渡江.吕蒙的姊夫邓当为孙策部将,吕蒙年仅十五六岁即随军出征.邓当死后,吕蒙代领其众,随孙权征战各地.与刘表部将黄祖作战时,吕蒙为先锋,阵斩陈就,受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击败曹军,围曹仁于南郡,曹仁败走,进据南郡,晋位偏将军,任浔阳县令.
  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 ‘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听后很惭愧,所以从此开始认真学习,专心勤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 (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语解释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中性词
  成语结构 复句式
  语法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产生年代 古代
  典故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成语示例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蔡元培)对于鲁迅始终是~的.”
  近 义 词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英文翻译 A scholar who has been away three days must be looked at with new eyes.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