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原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0:40:47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原文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原文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原文
不知你要哪个版本,以下是其中一篇:
梦,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
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眼界很小,他只在一粒小小的稻种上倾注了所有的精力;袁隆平的贡献很大,他让这粒稻种解决了13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现在,这位品牌价值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正把心血投注到“超级杂交稻”的研制上,据说,它不是比一般品种的杂交稻增产25公斤、50公斤,它将可能增产150公斤、200公斤、250公斤.
袁隆平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他出生在北京,从小家境还可以,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一直读书受教育,前后辗转到了北京、重庆、武汉、南京等大城市.母亲启蒙了他的英语,后来又上过教会学校,因此会说一口地道的英语.
袁隆平是怎样走上农业科学研究这条路的呢?
大约6岁时,袁隆平参加一次郊游,老师带着他们来到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私人园艺场.虽然那里规模不大,但那些红红的桃子、果实累累的葡萄、漂亮的花花草草对小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刚好他那时才看过一部电影《摩登世界》,里面的花园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他觉得这一切实在是太美了!当时,他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一片花果鲜艳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深深地打动了小袁隆平纯真的心.袁隆平到现在还在无限感慨地说:“如果当年不是老师带我们去了那个园艺场,也许我这辈子不会搞农业……”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与梦幻,最终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改变了13亿中国人的命运.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
不久,一场罕见的饥荒席卷神州大地.袁隆平亲眼见到有人饿倒在路边、田坎上,很多人因饥饿得了浮肿病.农校的老师被下放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在集体食堂里,他们吃的菜就是一大锅红薯藤,加一小酒杯的油来煮,跟猪食差不多.饭是双蒸饭,用水蒸了两次,饭粒儿看起来大,吃下去一会儿就饿,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顿饱饭就好了.袁隆平为这沉痛的现实深深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袁隆平响应党的号召,和学生们一起来到黔阳县的硖州公社秀建大队支农.生产队长老向充满期待地对他说:“袁老师,听说你正在搞科学试验,如果能研究出亩产400公斤、500公斤的新稻种,那多好啊!我们就可以不怕饥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结束了.”老队长的话又一次唤醒了袁隆平蕴藏在心底的童年之梦,从那一刻开始,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人类到底能否战胜饥饿?袁隆平思索再三,认为还是要靠科技进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曾经梦见试验田里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粒子像花生米那么大,他们几个朋友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梦当然只是梦.为了一步步接近这个梦,袁隆平以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现实中落后、贫困的农村能变得如儿时园艺场那般富饶而美丽.为此,他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数十年如一目地坚持着,努力着.
如今,袁隆平以自己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最早将杂种优势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