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历史人物孔子孟子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23:56:22

写历史人物孔子孟子的作文
写历史人物孔子孟子的作文

写历史人物孔子孟子的作文
走进孔子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
  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而一个“仁”字涵盖了儒家的全部思想核心小学时老师讲的孔子的故事让我们稍稍对孔子有一点了解,而孔子的《论语》便让我们更加进一步走进了孔子.
  为了提倡仁爱的思想,孔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艰难征程.为了形成与 发展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思想,他费尽一生,不停奔波跋涉,到他去世之前也不肯放弃.可他,一代仁者,虽然有大夫的身份,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让人不禁感到遗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许,孔子对教育事业的诚实与“不耻下问”的精神是更值得后人去学习的.殊不知,在如今这个面具的社会中,许多人就是怕丢脸而不敢去问.而当时身为圣人的孔子在面对孩子们“熟为汝多知乎?”的嘲笑中,还能诚实地回答自己“不能觉也”是需要多大的诚实与勇气啊!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勇敢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去“不耻下问”呢?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其实,孔子自己也承认自己有错误,需要完善.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足以说明孔子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了解,并努力改正.而在今日这种诚信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就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孔子,身为一代圣人,为中国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礼、义、仁、德”成了历代君子志士追求的目标.
  走进孔子,感受他说提出的仁的思想;
  走进孔子,学习他那“不耻下问”的精神;
  走进孔子.
  我眼中的孟子
  孟子,一位先秦大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儒生,他和蔼可亲,慈祥的面颊上总是泛着一丝微笑.
  片段一:博爱的孟子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要从法家的血腥中抢得一丝仁爱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为天下万民,仍不屑努力与八方诸侯,无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终放弃了.他站在泰山之巅,俯视天下万民,有的穷困潦倒饿死街头;有的为谋生存骨肉分离……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万念俱灰,为何他的眼中长含泪水,因为他爱老百姓爱得深沉.游说不遂他便退以著书,终成《孟子》.
  片段二:讲原则的孟子
  孟子为人很讲原则.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何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讲求原则,决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义凛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恻隐;遇错明羞恶;遇贤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对万钟的丰厚条件,他毅然咏颂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和加焉!他一生两袖清风,不求宫室之美;不爱妻妾之奉;不需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为了正人君子的典范.
  孟子作为亚圣,真的将仁爱的种子播撒入万民的心中,普济了天下.
  孟子朴素的一生充满了失望,无奈,贫困.但他志向远大,却壮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为一位学术,政治教育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