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教导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想一想,填在下表中.有人会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8:03:10
鲁迅先生教导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想一想,填在下表中.有人会没?
鲁迅先生教导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想一想,填在下表中.有人会没?
鲁迅先生教导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想一想,填在下表中.有人会没?
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说:“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我想,同学们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的确如鲁迅先生所言,读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乡下人常常误认一种硫化铜为金矿,空口是和他说不明白的,或者他还会赶紧藏起来,疑心你要白骗他的宝贝.但如果遇到一点真的金矿,只要用手掂一掂轻重,他就死心塌地:明白了.
我看现在青年的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随便翻翻》)
“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给颜黎民的信》)
鲁迅先生在“看什么书”这方面的忠告,是长者的经验之谈,大家应该认真听取:“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
1、泛览法
不仅在众多书籍中找到你想读得好书,还可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鲁迅中学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比邻图书大厦,很多同学都有逛书店的习惯,我也常去.在此给大家说说我的经验:先看书名,做第一次筛选.我曾在图书大厦看到一本热销书《101个父母应该知道的道理》,有些家长站着读,我开玩笑地说:“作者凭什么知道我是不是属于这101个家长中的一个呢?我为什么不会是第102个?”很明显,这本书的书名写错了,它应该是《父母应该知道的101个道理》.像这种书名都马马虎虎的书,内容就不必读了,大多数属于东拼西凑,借此赚钱之类.还有些“过大”、“猎奇”的书名,也大可筛去不看.
如“一千零几夜”“365个细节”等等.
我个人以为“泛览法”首先是在数量上做减法,剔除不必阅读的书籍;但更重要的是做加法,是博采众长.例如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与宫崎骏的《百变狸猫》都在讲面临困境的选择故事,借以讨论日本国民性的问题.但他们的角度各异,互为补充,两部看完以后大有豁然开朗之感.只看其中的一部就达不到这个效果.
2、细看书目提要
“这(书目)可要细看,它能做成你好像看过许多书.” “现在有一些老实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的,略谈一下,我也的确好像书看得很多,殊不知就为了常常随手翻翻的缘故,却并没有本本细看.”虽然没有遍览全书,但却了解了书的内容.
因为在图书馆工作,经常有老师学生让我推荐图书;而我推荐的图书通常也很让大家满意.(有人说在图书馆工作好,天天坐着看书.按照这个逻辑,食堂才是热门职业,可以不花钱天天坐在那里吃饭.)其实那些书我也没看过,我的方法是只要有时间,我会很认真地一条一条地翻看书目.
鲁迅先生的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学了以后大有收益,建议大家尝试一下.
3、思索观察
作为读书的补充,鲁迅还经常看电影,电影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抉择,也成为他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七日鲁迅给增田涉的信中提到:“海婴的顽皮颇有进步,最近看了电影,就想上非洲去,旅费已经积蓄了两角来钱.”
看来,好的影片足以作为书的补充力量.但这是更需要有判别力和欣赏力.
鲁迅讲究电影的品位,他看得最多的是美国纪录片学派实地拍摄的探险片,计有37部之多,如《南极探险》、《人兽奇观》等等,有的不止看了一遍.从中见智见识,愉悦身心.他推崇进步的外国电影.许广平曾回忆说:“至于苏联的片子,鲁迅是每部都不肯错过的,任何影院不管远近,我们都到的,着重在片子.”在他逝世前10天,观看了由普希金小说改编的《复仇艳遇》,鲁迅把它视为“最大慰藉、最深喜爱、最足纪念的临死前的快意”影片,并向友人推荐“不可不看”. 针对无聊的片子,鲁迅曾当头棒喝:“现在的中国电影,还很受着‘才子加流氓’式的影响……看了之后,令人觉得现在倘要做英雄,做好人,也必须是流氓.”(《上海文艺之一瞥》1931)
当然能有这样精到的电影批评,是在“拿来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博览群书、深刻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对社会现实分析才得以实现的.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厨,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鲁迅的读书思想和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致的,这恰恰是读书的最终目的——应用于生活,作用于社会.
“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在此我把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以前讲《列子.愚公移山》时,有个学生问我:愚公为什么移山而不搬家呢?我一时语塞,只好和他玩了一把文字游戏:“因为这是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直到有一年“五一”去河南临县“红旗渠”参观,站在那条人工开凿的“天河”上,听着一个又一个寓言般的真实故事,看到“红旗渠”人如今的幸福生活,问题的答案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确清晰了:坚守,一个民族有了坚守的精神才能生存繁衍、兴旺发达.同时以前疑惑的很多问题,诸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战火等等也都明白了.
“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因为他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这也就是叔本华之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较好的是思索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不免是空想,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读书杂谈》)
我们来看先生是怎样把读书与社会结合起来的:
“批评文字,我总是越看越胡涂,如果当真,就要无路可走……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出卖,货卖去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他了,说是不晓事,叫老年人徒步.他们便换了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鞒上,后来看见的人却说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走了不久,可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却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了,是我们两人抬着驴子走.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访,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
“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
有思想有观察的文章,都是很值得看的好文章.
我们来欣赏一篇文章,作者推崇鲁迅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观察力,犀利而幽默的语言,他就是王小波.
“有两个人和一头驴走在路上.两个人都没有骑在它身上,所以它感到很幸福.走着走着,遇到一伙人,嘀咕了几句,儿子就骑到它身上来了.他们遇到了一伙农妇,她们说,瞧这两个笨伯,有驴不骑,自己走路.按照人的概念,这伙娘们是在下蛆使坏.但驴子毫无怨言—它被人骑惯了.
驴载着人往前走,又遇到了第二伙人,又嘀咕了几句,儿子就从驴背上下来,换了老头骑着.驴子知道自己傻,所以谁爱骑谁骑,它一句话都不说.
驴子遇到的第二伙人说:瞧这少年人,骑在驴身上趾高气扬,让老父亲在后面跟着.人心不古,到了何等地步.老年人的屁股硬一些,但对驴来说也没有什么.糟就糟在又遇上了第三伙人,这是一伙少妇,七嘴八舌地说:这个老头太可恨,自己骑驴舒服了,全不顾自己的孩子,让他拿两条腿来撵你们四条腿.既然此驴不骑不可,谁骑也不可,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干脆就一齐骑上.老头骑着脖子,小孩骑着屁股.驴子难免要嘀咕道:我就是傻,你们也不能这么欺负我.这让我怎么走路.
这头驴又遇到了最后一伙人,这些人对骑驴者说:两人骑一头驴,你们想吃驴肉吗?骑在驴背上的人跳下驴背,一个揪耳朵,一个扯尾巴,把它四条腿捆在一起,穿过一根大杠子,倒扛起来.那驴头在下,脚在上,它又不是蝙蝠,怎能待得惯.何况它四个蹄子痛入骨髓,所以大叫起来,——它喊的是:我得罪谁了,你们这么捏咕我!
编寓言的人还编出一个寓意,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我的寓意却是:“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当然,还有个寓意也说得通:别当驴受人捏咕,要当捏咕驴的人——就算损人不利己,起码也赚了个开心.但这种寓意只适于狠毒的人”(《驴和人的新寓言》 节选并有删节)
读过鲁迅和王小波散文的人会不自觉地把两人的风格联系在一起.我个人分析,原因在于两人在读书、思考、联系社会方面是一致的.或者说王小波在以上诸方面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
北大钱理群教授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鲁迅就是一个永远可以和你进行精神对话的,你可以不断地从他那里去汲取精神资源的那么一个朋友、一个前辈、一个先驱者.”
下面我们欣赏鲁迅先生的《读书杂谈》选段,这段文字集思想高度、观察深度、语言力度于一体,极富鲁迅风格.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些什么.
“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文如其人,我们可以说鲁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与众不同,处处表露着他“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创造的精神”;我们也可以说“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创造的精神”时时流露在鲁迅的文字里.我们纪念一个人不是为他建一座碑,也不是定时为他扫墓;而是在思想上首肯他,在内心为他留一个空间.阅读鲁迅,记住鲁迅,这就是对鲁迅最好的纪念.
鲁迅先生永远和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