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列举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列举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四项基本内容最好是把两个问题答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8:01:18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列举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列举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四项基本内容最好是把两个问题答全.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列举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列举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四项基本内容
最好是把两个问题答全.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列举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列举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四项基本内容最好是把两个问题答全.
我国现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动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28年成立古物保存委员会.古物保存委员会是中国历史上由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蔡元培任主任委员.这一机构的设立与随后《中国古物存法》及其施行细则的颁布,开启了国家对文物实施保护与管理的历史.
  1929年在北京成立民间学术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编辑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开始系统的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建筑.1946年学社停止活动.中国营造学社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193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公布《古物保存法》共17条,对文物的含义、保存要求、文物的发掘等做了规定,1931年公布《施行细则》,共19条,增加了保护古建筑的内容.
  1948年清华大学梁思成先生主持编写了《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共收入 22 个省、市的重要古建筑和石窟、雕塑等文物465处.《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是中国现代最早记载全国重要古建筑目录的专书,成为以后公布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编此简目的主要目的是供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及接管时,保护文物建筑之用.
  以上为第一阶段,中国现代文物保护的开启与初步的探索阶段.
  1950年建国之初,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即发布了保护文物古迹的政令.包括颁布《禁止珍贵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关于地方文物名胜古迹保护管理办法》、《关于征集革命文物的命令》、《关于保护古建筑的批示》等.
  1956年国务院开展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此后1981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40万处,为发展我国文物事业奠定了基础.2004年4月,国务院又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1961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奠定了我国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基础.同时,公布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实施了以命名"文物保护单位",来保护文物古迹的制度.2006年5月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现在共有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700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约6万余处.
  以上为第二阶段,新中国的文物保护的探索与初步发展阶段.
  1977年10月,国家文物局颁发《对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携带邮寄文物出口境定、管理办法》,我国开始实施文物出境鉴定制度.1989年2月,文化部发布了《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2007年文化部又发布了《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和《文物出境审核标准》.
  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首次24个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着历史古城保护制度的创立.截止2007年9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达110座
  1982年11月颁布《文物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该部法律分别于1992年、1997年进行了部分条款的修改.
  1984年1月国务院颁布《城市规划条例》,规定城市规划应当切实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和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此后我国一些相关法规中也都相应的规定的文物保护的内容.1989年12月颁布《城市规划法》,其中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城市新区开发应当避开地下文物古迹.
  1985年1月,中国政府加入《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与国际接轨.2006年11月,文化部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开始对世界遗产实施监测巡视制度.
  1986年国务院确定将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较完整地保存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与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加以保护.现北京已公布历史文化保护区40处,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43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12处等.
  1987年,中国有了首批"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等,1987年和1990年泰山、黄山首批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92年,九寨沟、黄龙、武陵源首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1997年,我国首次有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平遥和丽江.2000年首次有村落"皖南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中国共有世界遗产33处,居世界第三位.
  1989年10月,国务院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明确了水下文物内涵和外延,对水下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做出了规定.
  1997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将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即文物保护"五纳入".
  1997年3月,全国人大公布的新《刑法》,专节规定了妨害文物管理罪.新刑法规定了走私文物罪、盗窃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过失损毁文物罪、倒卖文物罪、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私出售或者私赠文物藏品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等.
  200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针对新期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对文物保护管理做了全面规定,是我国文物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2003年5月,国务院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文物保护法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2003年11月及2005年9月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分两批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6个.
  2005年12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通知确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为"全国文化遗产日".
  2006年9月国务院公布《长城保护条例》,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个单项行政法规.
  2007年4月,国家在北京、内蒙古、河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宁夏等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展开长城资源调查.这是落实国家《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十年计划的第一步.
  以上为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之后的法制化保护与保护开改、综合治理的全面发展时期.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四项基本内容是:旧城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的保护等四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