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莫道(1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9 19:54:57 字数作文
莫道(1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莫道(100字)作文

  繁花曾,芒暑旧。

  飘零不见清秋,落何处?

  昨夜凉雨寒风,不知已是更消瘦。

  耳畔离声绕无情,

  香泪侧滴心儿惊,

  最动情。

  不记别日,梦中尤念却惊醒。

  西风带去,乘一悲鸿鸣。

  红尘销去我容颜,

  彩落了色,心凝了谢。

  此日一为别,

  那堤枯柳老鸦抚,哭泣送。

    高二:张翼泽

篇一:莫道不消魂,作文深处有功夫论文

莫道不消魂,作文深处有功夫

昨夜西风凋碧树

提起作文,不少教师感到头疼,学生们更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面对着作文纸使劲咬笔杆半天都挤不出一个字。于是乎,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拦路虎,位居人们调侃语文教学顺口溜”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中的一怕。

在《新课标》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是打开学生作文,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语言不美、结构不全、主题无创新无深度、跑题、选材不典型、缺乏真情实感、错字错标点语病等错误却随处可见。这些问题触目惊心,让人难以想象是毕业班学生的作品。这种现象恐怕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从小学到中学多年留下的病根。面对中考,作文势必成为一个难关,如何闯过这一难关,让学生在中考作文中取得理想成绩。这是初任毕业班语文教学的我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适逢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一套”大三步”下的”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即”独自投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灵魂下的”情境导学--独立自学--小组合学--质疑探学--以练促学”教学指导思想。此”五学”教学思想在我的语文教学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因此,我尝试将它运用到了作文教学之中。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一、作文教学中的情境导学

在作文教学中,设立情境进行导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次作文指导,必然要确定一个主题,如人生、立志、母爱、坚强、师恩、风景、环保、名著等。在此情况下,教师创设相关的情境进行主题感受、思路拓展,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触,有理可讲。

情境可以贯穿于整个作文过程,采用多种方法,如多媒体、话题、采访、引导、发现展示、搜集、观察、回忆等等。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融入情境,由生活细节、情感引发达到心动、情动,最后达到笔动。

二、作文教学中的独立自学

针对学生书写不过关的普遍问题,我在早自习时间用二十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书法练习。要求:内容自选,写名人名言、名文名句;80个字左右,20分钟,不允许提前完成;书写正确,结构美观;日有所进,坚持不懈。

利用学习间隙和阅读课时间,自主进行阅读积累。要求:积累加短评赏析。短短一年时间,同学们收获颇丰,有的同学积累了四大笔记本材料,成为自己最珍贵的财富。这些投入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提供了保证。

写作这项活动是个性化的行为,老师再指导,也不能越俎代庖。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要由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一点一点地提高。这个过程是独自投入提高的过程。正是在一次次的写

作实践中,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思路,从而使文章具有独创性。

三、作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写作虽说是一项独立的再现过程,是个性化的行为,但其成文的过程却是可以学习交流的。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而这种方法,我把它融入了小组合作,在小组的作文思路交流和评改活动中进行提高。

作文中的小组合作体现在对习作的互评互改,它能让同学们有针对性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对阅读积累的交流和评价,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扩大见闻、提升欣赏品味。

我提倡学生就所读所写进行相互交流,这样,可以促进写作兴趣的提高和效率的提升。

四、作文教学中的质疑探学

写作过程中,同学们不免会有困惑。这些困惑如何解决?问老师,问同学,还是查资料?如果没有专门的指导,这些困惑他们会不会去主动的解决?在写作教学中,我往往将这些困惑集中起来,选出典型问题,进行巧妙的情境设置,把问题摆在课堂上,群策群力,去共同解决。如描写自己感动的一件事,有的同学曾受到老师无私的帮助,心中有事,有感动,但写出来的文字却干巴巴的,没有丝毫的活力,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对于如何将文章写的动人这一问题,同学们经过研讨,给出了很多方法,如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动情处详写等,很多同学借用事件,写出了不同的版本。这让提问题的

同学收获颇多。

对于写作中的困难,敢于提出问题,巧妙的解决问题,是质疑探学的极致。

五、作文教学中的以练促学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为此,就要在语文活动中进行大量的练习,将作文不孤立于语文教学之外。

我首先将写作训练融入听说训练中,注重口头作文。如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同时让学生参与评议。让学生明白写文章是表情达意的需要。

其次,我将写作训练融入鉴赏训练中。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我们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在作文训练课上,我用”佳作引路---学生点评---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形式进行作文训练。在例文的引导下,学生视野拓宽了,思维活跃了;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较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我们还可以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现在课本中的许多文章,人文性特别强,

特别适合我们进行生活的延伸,让学生发现许多生活之美,为我们的写作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开放生活,抒发性灵”,以我手写我心,通过多种形式、多样题材、多次尝试,在”五学”课堂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蓦然回首,仍有缺憾无数

人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是的,在作文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生习作频频获奖,整体写作水平提高。但是,这些小成绩让我更加迫切的感受到,作文教学之路仍很漫长,作文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重任在肩。我愿以我的行动,为作文改革之路铺行动之石。

篇二:关于莫道的诗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莫道今年春将尽, 明年春色倍还人。

-----【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重别李评事】王昌龄

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浮云】 罗隐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莫道飘零天一涯,安时自胜孰与嗟。

-----【莫道】 晁说之

莫道人去情已尽,天涯总有相见时。

------【鹊桥仙】 秦观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

-------茶诗:民间名句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清平乐·会昌】 毛主席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毛主席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赠同志】陈毅

篇三:莫道桑榆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纪录片》有感

五年一班 闫雪倩

这两周,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纪录片》,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是那么让人刻骨铭心,可我认为,最具有感染力的,是那两位垂暮老人的事迹。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终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们发现新

的世界。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朱敏才曾是一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而他的妻子曾是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他们舍弃了人人向往的安逸生活,奔赴贵州,两位老人在偏远地区的艰苦环境中,不辞辛苦地开始了他们的支教生涯,他们和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们在一起,彼此都拥有了阳光。为了大山里的孩子,在支教的十年里,朱敏才没有回过一次北京故乡,更没有和家人吃过一顿团圆饭,可无私奉献的他,却将这十年看做他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

这两位无私奉献的老人让我想起一名老党员——霍光星。霍光星爷爷离休前是玉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离休后仍十分关心医院的发展,作为医院的行风义务监督员为医院及该县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余热。此外,他还热心于公共事业,积极参加各类公共活动,网吧监督员、市政建设质量监督员、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务,就是他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见证。

不要说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通红,灿

烂无比呢!这些老人们虽然已是垂暮之年,可他们的人格光彩仍旧在发光发热,感染着每一个人。在无私奉献的背后,我感受到的是那颗渴望为国家建设、渴望为人民幸福多尽一份力量的心。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向这些老人们致敬!

篇四:作文

(一)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 秋风送爽 凉风习习 万里无云 一望无际 天高云淡 草木枯黄 枫叶似火 颗粒饱满 大大小小 摇摇摆摆 翩翩起舞 色彩缤纷 丹桂飘香 果实累累 瓜果瓢香 落叶纷飞 遍地金黄 丰收在望 晶莹透亮 五光十色 秋虫唧唧 北雁南飞 沉甸甸

(二)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气宇轩昂 高大魁梧 英姿飒爽 衣着得体 一表人才 风度翩翩 衣冠楚楚 青面獠牙 貌比潘安 秀色可餐 膀大腰园 披头散发 相貌堂堂 沉鱼落雁 大腹便便 虎背熊腰 尖嘴猴腮 贼眉鼠眼 眉清目秀 容光焕发 美如冠玉 出水芙蓉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明眸皓齿 道貌岸然 国色天香 粉白黛黑 靡颜腻理 傅粉施朱 婀娜多姿 亭亭玉立 雾鬓风鬟 鹤发童颜 鹤发鸡皮 短小精悍 面黄肌瘦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有菜色 蓬头垢面 囚首垢面 蓬头历齿 鸠形鹄面 铜筋铁骨 肠肥脑满 骨瘦如柴

(二)描写人物表情神态的词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不安 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 没精打采 沉吟不决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迟疑不决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受宠若惊 狐疑不决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举止失措 神气十足 神色活现 神色自若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气冲天 怒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热泪盈眶 唉声叹气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疾言厉色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惊恐万状

(三)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

1. 激动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2.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3,懊丧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4.悲痛、哀悼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5.愤怒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忍无可忍

6.欢喜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喜从天降 大喜过望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 皆大欢喜

7.忧愁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缩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心急如火 郁郁寡欢

8.烦乱

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 忐忑不安 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四)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三、 美文示例——奇思妙想导佳构

与青春相遇

眼看着衣服一件件变小变短,被叠放在箱子底层,成为寂寞的过客。听着嗓音一天天变粗变沉,我猛然醒悟:在不经意间我已与青春悄然相遇。

十三岁的我,笑脸盈盈,阳光灿烂,但更多的时候是装着深沉,沉默是金。原以为自己已拥有的纯真不会失去,现在却越来越觉得我不再拥有单纯。成长的岁月将我打磨,使我不再浑然天成。不算太健全的大脑已经变得太复杂,总有想不完的问题,总有剪不断的情绪。和青春相遇的我,似乎封锁了心灵之门,

我在长高,父母却在变老。可长高的我,总喜欢用“伶牙俐齿”来让事情有个不一样的结局,从而把无奈的双亲晾在一边,自己却不管不顾地走开。一次又

一次地与父母对峙,才发觉自己已经有了叛逆心理。其实我也不想把太多的伤心留给父母,让无奈染白他们的双鬓。和青春相遇的我,总想通过战胜父母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用父母的伤痛来满足自己的虚荣。

数学试卷上老师的表扬,被我视为至理明言,好想欣喜若狂地大叫一声:“我是天才!”却被理智压制住了这疯狂的举动。总是在内心隐痛时,表现在脸上的却是洒脱。满口的不在乎其实都是在乎。所谓无所谓的我,其实一丁点都输不起,因此,独自一人时,晶莹的泪滴变成了青春豆旁的常客。在别人面前总是把笑容摆得那么巧妙,却把落寞孤寂藏在心底。和青春相遇的我爱在别人面前带着华丽的面具,把成长的孤独和痛苦留给自己。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乘着自己的小船,和着波涛的旋律,披着青春的光芒,乘风破浪。我立下了誓言:我要上清华,我要读北大!得意洋洋的豪言壮语刚说完,却发现,小舟已被狂风恶浪卷出了轨道。一度曾想要放弃,让小舟随波逐流,任意飘荡,但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我抓牢双桨,为了那个誓言,为了那个愿望,我要奋力向前,冲向梦里的远方。和青春相遇的我,不再总被困难吓到。已经知道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自立自强。

或许十三岁的我,已经变得太多,可是,我相信,我的青春火炬才刚刚点亮。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一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只是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我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逗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见我进来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着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她叫我们爸爸、妈妈。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

下页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