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表演》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6:32:35 小学作文
《表演》作文小学作文

精选作文:《表演》作文

                                                                    表演

                                                               文/郑安晨   三年级

 

   今天,我在小荧星唱歌,先10个人进去唱,第一位小朋友上去唱的时候口齿不清还唱的比一般的人还要不好,评委看了看皱着眉头。我这么大跟这么小的比赛,一定能进入。

   终于轮到我了,我唱起歌来的时候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评委看着我点点头,好像在说:”唱地挺好的,唱地挺好的。“点头过后老师叫我停,老师好像要给我一张进入复赛的纸,老师还真的给我一张纸。

   我看了这张纸,很开心。

篇一:《哑剧表演对对碰》作文教学设计

《哑剧表演对对碰》作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同学哑剧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说一小段通顺的话。

2、根据表演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在近十张纸条上写上“洗衣机”、“猪八戒脚踩西瓜皮”、“电视节目真好看”、“我碰到了难题”、“口渴喝到了烫水”、等学生容易表演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师:(板书:表演)说起表演,大家一定兴高采烈,今天的表演与以往不同,而是(板书:哑剧)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肢体语言来表示。(板书:对对碰)表演者要根据抽到的纸条上的内容进行夸张性的表演,让我们下面的同学来猜,猜中了,表演者有奖。

学生复述老师的话语。

二、观察说话

1、请一号表演者抽签。抽到后思考几秒钟马上表演,同学们仔细观察他思考的神态,动作,猜想他的心理活动,特别认真观察是如何表演的。然后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情景。(引导说话要细致,请个别学生说话)

如:金彩同学从老师手中小心谨慎地抽出一张纸条,看了看,眉头拧在了一起,嘴里嘀咕着:怎么表演啊!说着,向老师投去了求救的目光。吉老师笑盈盈地鼓励他:“一定行,赶紧表演吧!”金彩灵机一动,用手比划着一个一个大大的长方体,接着好象用手拧开一个水龙头,伸出手指,揿下一个开关,自己不停地转动着身子。转了好一会儿,看同学们没有感觉,他赶紧脱下自己的外衣,抱在怀里有转了起来,这下,我们都异口同声地叫起来:“洗——衣——机——!”

2、请二号同学表演。

(要求观察细致,说话清楚明白,请平时发言机会少的同学,引导口语表达提高)

如:丁朋高高地举起手,大喊:“让我表演,让我表演”老师满足了她的愿望。丁朋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看她的架势好象表演冠军非他莫属。等她笑眯眯地抽出老师手中的纸条后,傻眼了,时而搔搔头皮,时而挤眉弄眼,时而扭动着身子。王达一看,赶紧往台上走,拿过丁朋手中的纸条后,迅速,把手捏成拳头,放在嘴边,摇头晃闹,嘴里还念念有词,跟电视里的歌星差不多。这还不算,两条腿一个劲地前后左右跳动,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忘记了说表演的内容“载歌载舞”了。

3、多位同学上来抽签,分别表演,学生猜表演的内容。

(观察者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话)

4、交流中评点孩子写的内容

三、习作构思

1、师:我们在欢声笑语之中进行了“哑剧表演对对碰”的游戏,大家是不是觉得游戏特别有趣。愿意让其他班里的同学也来和我们分享游戏的快乐吗?那我们就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写下来。怎样写才合适呢?我们先自己考虑一下,再和同学交流。

2、交流写作思路

(教师听学生交流,边板书)

游戏前规则

详写洗衣机、猪八戒踩香蕉皮、载歌载舞(给人印象最深的)游戏中略写喝烫水·····(其他的)

游戏后欢声笑语

教师提示,写作思路要拓展,不能局限板书上的一种,可以多种多样的。如:开头伊始就写欢快的场面,接着写事情的起因、经过,最后再次出现欢快的场面。

3、怎样把略写部分写好

师:略写部分如果写得好,也能给文章增彩。

如:其他的表演也精彩纷呈。“电视节目真好看”栩栩如生;“我遇到了难题”也感觉不错;“开水烫着了嘴”惟妙惟肖······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附学生优秀习作:

说起表演,谁都会,可是这个哑剧表演可够难的了。游戏规则是:某个同学从老师手上抽一张签,根据签上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动作神态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意思。如果猜对了,就给予表演者和猜对者掌声鼓励。

要说谁表演得最精彩,我认为非朱潇艺莫属。她一路小跑,站在吉老师面前,很快地抽了一张签,打开一看,傻眼了,却有一个字不认识。只得皱着眉头向老师求教。吉老师贴着她的耳朵,悄悄地告诉了她。于是她迅速地表演起来。只见她将右手放在嘴前,嘴不听地张动着,好象是在唱着什么,她的两手变成兰花指,一高一低,一会儿在空中转动着,一会儿在腰下旋转着。表演结束还学着歌星的样子向观众深深地鞠躬。我们异口同声地猜:“唱歌跳舞”,“边歌边舞”。朱潇艺清了清嗓子,宣布答案:“载歌载舞”!我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真有趣,我也想上去表演。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刻把手举得高高的。好运很快地降临到我的头上。我兴奋不已,但又担心自己抽到了不容易表演的一支签。我战战兢兢地抽出了老师手中的一张纸条。一看题目,哎呀,“电视节目真好看”怎么表演才好呢?突然,我灵机一动,于是我很夸张地将右手伸到前面,做出拿东西放在手里的动作,接着用大拇指按动几下,眼睛盯着前方看,边看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忽然,我又按动了一下按钮,哈哈大笑起来。你知道我是干什么吗?我是幸运的,好几位同学都猜对了,那就是“电视节目真好看”这个内容。掌声响起,我感到无比地欣慰。

其他的节目有的很精彩,如:“猪八戒脚踩西瓜皮”、“洗衣机正在工作”·····也有的不能准确表达原来的意思。如:“考试考砸了,挨批评”、“恍然大误”等等。

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却一直平静不下来:如果人不能说话,那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麻烦,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嘲笑,我特别同情他们。让我们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吧,多给别人一点关爱,多为残疾人提供一点方便。

篇二:《看表演猜成语》教学反思

《看表演猜成语》教学反思

钟山镇二小董苡伶

《看表演猜成语》是我为四年级作文教学而设计的习作训练内容,旨在通过本次作文训练,使学生掌握叙写游戏的方法。《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这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看表演猜成语——乐说表演,让学生再现情境——叙写表演,让学生学会表达——展示习作,让学生学会修改”这几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贯彻、表达、和评改等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古人云:好学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欢乐的习作氛围,就能使学生乐学、好学,把习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这节课我首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看表演猜成语的生活情境。在这一环节中,我精心安排了形式不同的三组猜成语的游戏,富于变化的游戏方式,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接着,我再让学生通过说表演来再现情境。然后,我才让学生把看到的情境写下来。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写作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兴趣入手,从写作内容入手,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创设情境,让作文内容生活化

马克思文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惟一源泉。”学生的习作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习作离不开学生的生活。这节课中“看表演猜成语”这一游戏环节使表演者经历了创造、体验的过程,是其他同学也经历了观察、思考的过程。这样,人人都成了活动的参与者,都有亲身体验。然后,我再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精彩的一个游戏场面写下来,由于习作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就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种创设情境的供料作文,体现我校《让作文闪现生活色彩》课题的作文内容生活化的特点。

三、再现情境,让作文指导生活化

枯燥无味的写作方法学生难以理解,而生活化的作文指导学生则乐于接受。所以,在作文指导中,我力求做到贴近生活,作文指导的生活化体现了我校课题研究的特色。众所周知,说是写的基础,学生要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再把它写下来就不难了。“乐说表演”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再现刚才表演的情境。我先安排学生在组里交流游戏中的精彩之处及感受;在组内交流后,我再让学生在班上交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相互补充,使学生会说。教师指导学生说的过程,其实就是指导写的过程。所以学生说后再写,大大降低了写的难度,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能力。

四、师生同改,作文评改开放式

常言道:“好的作文是该出来的”“三分作文七分改”,由此可见评改作文的重要性。而教师包办评改的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题创造力。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评改作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中,我通过展示学生的习作,师生合作修改,使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这样的做法体现了作文评改开放式的特点。

上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上课时,由于时间所限,我不敢让学生多上台表演,学生玩得不够尽兴。让学生说的时候,因为是在有众多老师听课的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故学生不敢畅所欲言。此外,我的启发和引导也不够到位。不过,我相信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篇三:傣族舞蹈《雨竹林》表演艺术

浅谈傣族舞蹈《雨竹林》的表演艺术

舞蹈表演是塑造舞蹈艺术形象,体现作品主题的最佳方法之一,它受内心情感的支配,凭借肢体动作、造型和技巧,并结合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手段,利用空间、时间中流动的舞蹈形象,将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肢体语言。作品的表演者,不能只停留于作品表面的视觉效果、动作模仿,还要凭借它所处的文化背景、风格特征等客观因素,深入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剧情需要等,挖掘出作品自身真正的艺术性,从而完美地塑造和表现舞蹈中的艺术形象。

傣族舞蹈是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人民以舞蹈的特殊语言直率、真挚反映他们劳动生活、风俗习惯、娱乐场景及思想感情,实现他们审美要求和表现形式,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艺术形式。傣族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和风格,独特的韵味美和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舞蹈《雨竹林》用纯粹的肢体动作来传达感情、表达内在的情感世界,是一种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整个舞蹈的基本动律为腿保持弯曲状态,以双膝的屈伸带动身体的颤动和摇摆,后踢步居多,踢起时快而有力,脚掌落地时轻轻放下,上身基本保持三道弯的舞姿造型,作品采用了起伏动律、横摆动律、起伏卷身动律。例如:表现少女行走在竹林中观竹,就运用了起伏动律,表现了少女优美、含蓄、舒缓的舞姿,以及对竹林眷恋的一片深情。

《雨竹林》的风格特征是由于不同历史文化、地域、宗教信仰等原因而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其中体态的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通过傣族民间舞蹈“三道弯”、“一边顺”的体态风格特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傣族少女优美、灵动、朴实,展现出了柔美、轻盈、平稳的傣族舞蹈基本特征。作品中舞姿富有雕塑性、刻画出了傣族少女柔媚、外刚内柔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三道弯源于古代百越的图腾文化,主要是指身体和手指的造型,包括身体的“三道弯”,手指的“三道弯”,每道弯都要呈弯曲状、倾斜状,整体看上去呈“s”形。它的体态特征贯穿于舞蹈《雨竹林》造型中,如舞蹈中的单展翅动作,要求表演者作到身体的三道弯和手部的三道弯相结合,表现舞蹈造型艺术之美。

“一顺边”来源于傣族人民生活劳动的步态与形态,是指手、脚、身体一致,顺着同一个方向。在《雨竹林》的后踢步动作中,我们看到随着左右脚的运动,身体也随之左右摆动,双手做前后摆动。但它们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类似于我们俗称的“顺拐”。再如,舞蹈中“鱼摆尾”的动作,体态上始终保持着三道弯的造型,但同时,在双脚左右的运动下,我们也看到了手、脚和身体一顺边的特点。在左脚落地时,左胯顶出,左手高于右手,反之亦然。

《雨竹林》的技术技巧主要包括:后桥接踢抱旁腿、原地倒踢紫金冠和旁点地辗转等。

后桥接踢抱旁腿中的“后桥”要求表演者掌握腰部的软度、力度,和上肢的力度,注意臀部夹紧,绷脚。在双手支撑下腰的基础上,

由右腿带动,迅速翻过。踢抱旁腿,这个动作需要具有一定的软开度和能力。在右旁腿踢上时,要求掌握重心,保持身体平衡。整个技巧需要动作干净、快速、稳定。该作品编导万马尖措在原有的傣族舞蹈风格上的一个大胆创新,身着裤装。一是编导根据表演者自身条件,“量体裁衣”进行编创,利于的全面展示表演者的技巧能力;二是采用舞蹈编导的编创技巧,采用舞蹈从一度高度到二度高度的交错变化,使作品的画面丰富多彩;三是编导在形式上的创新,在傣族原生态的舞蹈基础上,解放思想,改变观念,进行新的尝试,创新舞蹈艺术。

原地倒踢紫金冠这个动作在舞蹈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动作要求头上仰,略下胸腰;舞动时,有一种“迎”的感觉,主力腿脚跟提起,掌握平衡,动力腿胯根打开,后踢腿时,绷脚找一种“贴”的感觉。这个动作在舞蹈中起过度、承接动作的作用,在缓和的音乐节奏中,快节奏的舞蹈动作表演,使单调的舞步推陈出新,丰富了观众的视线。

旁点地辗转在要求快速旋转的动作后,将是一个稳定的站立姿态,动作的动静结合,音乐节奏的缓急结合,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力求展示傣族少女的刚柔并济的性格,渲染内心的感情世界。

这个技巧用于此处,与快节奏的音乐紧紧呼应,是感情的高潮,也是为再现部分提供了铺垫。技巧要求表演者在15秒的时间,转20圈,对于一般素质的表演者具有一定的难度。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蹈艺术的学习是残酷的,需要很大的耐力和吃苦精

神,要求表演者对舞蹈艺术有着极强烈的热爱和执著的精神,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磨练,完成好每一个表演技巧。

表演好优秀的傣族舞蹈佳作,首先要体验生活,深入了解它的博大精深的民族底蕴和民族历史文化、舞蹈风格特征、动律,亲身体会傣族的风土人情,感受温和、善良的傣族人的性格;感悟傣族舞蹈的优美抒情、含蓄舒缓的风格特点,从而达到以情带舞,跳出傣族舞蹈的特有的神韵。

《雨竹林》是一扇洞开傣族曼妙舞蹈世界的窗口,她彰现出神秘幽雅的西南民族风情,用丰富而瑰丽的舞蹈语言,将观众带入到一个美不胜收的幽美境界,她淋漓尽致地张扬了傣族舞蹈的全部精神文化内涵,演绎了傣族淳朴优雅的风情,也是傣族舞蹈的神韵之所在。

篇四:张祖庆《真人橡皮秀》小学作文讲座听课感文档

还儿童一片牧羊想象的草原

梁静霞

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3月20日下午,我欣赏了浙江省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执教的两节作文课,聆听了张祖庆老师《玩转作文》的精彩讲座,共同品味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智慧成果。我是心怀期待而来,满怀欣喜而归

张祖庆老师所带来的高段习作课《真人橡皮秀》则是一把启动生活化习作豁然之门的金钥匙。

男教师的大气,在这堂课中可见一斑:把自己拟为孩子们手中的橡皮泥,彻底放松,让孩子们随意摆弄四肢、衣着、甚至于表情——塑造一尊他们想要呈现的泥像。孩子们有些搞怪,但张老师却不见怪,他所要求的唯一,是孩子们好好观察“他”,认真思考“他”,大胆描述“他”——“千万不要放过醒目细节,千万不要笔下留情”。或是从未见过这样来引导孩子去描述一个人物的练笔方式,台下观课者一片哗然。不难听出,这哗然中包含更多的是对张老师教育思维的敬佩,对教育方式的赞赏。

果不其然,猛药自有良效。鉴赏学生现场文字时,不再见到困扰语文教师多时的文字雷同空涩,反是句句段段栩栩如境的表达。孩子们畅快淋漓,在美妙的汉字间放肆驰骋。但,这还不够——张老师又来上一招“大家一起秀”,孩子们似乎是已经分辨不清这是一场是展示课,只管纵容着自己无限的想象力与表达欲望,一段段文字,一只只高举的小

手,无一不是向我们高调证明——孩子们在玩作文过程中乐于作文、享受作文!

随后,张祖庆老师又进行了专题报告《玩转作文——新课程视野下作文课程新探》。独辟的见解及幽默的谈吐,引发了与会老师深远的思考。毋庸置疑,习作教学一直是处在语文课程的尴尬境地,一层层枷锁束缚着我们的老师与学生去享受作文。张老师引领与会老师探讨了当前作文教学为何如此尴尬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介绍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他还从自己尚读小学儿子开博的经历,从学车时自己悟得的异曲同工之教育体会为例,建议老师要懂得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懂得用欣赏和鼓励的态度来培养孩子对作文的兴趣。对文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们自信去享受习作。提倡玩转作文,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在,还儿童一片牧羊想象的草原。张老师独特的习作教学理念,赢得了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真可谓是教学无痕、精彩留迹。

同时,也让我对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就将听课后的点滴体会汇报如下:

一、培养兴趣

作文难是大家的共识,学生感到难学,老师感到难教,甚至有学生把写作文称为“天下

张祖庆老师独出心裁,把老师当作一个“大橡皮泥”,让三个学生上台任意把老师捏成不同形状的泥塑,然后定格,让学生仔细观察,写一写瞬间的“老师橡皮泥”的姿态。然后选三个同学做“橡皮泥”,让另外同学上台将三名同学作橡皮泥塑造成不同的姿态,后再让学生观察,写姿态各异的群像。学生活动兴高采烈,课堂上不时爆发阵阵笑声,学生有兴趣,观察也就仔细,有亲身体验,就有真情实感,作文自然也就言之有物了。每一堂作文课都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激发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这样的作文课何愁没有习作的动力呢?

二、引导观察

作文难,难在什么地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没什么可写,是作文的内容问题。二是有内容,但写不具体,记流水帐一样,重点不突出、不生动。针对学生习作内容空洞,没什么可写的问题,专家认为,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一切,以积累写作素材。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缺乏习作内容,而老师又要求学生每篇作文要达到一定的篇幅。因此,学生也只能写空话,编瞎话,凑够字数。甚至有人说,中国人说谎是从小学生作文开始的。因此,解决作文内容问题是

等。课堂内让学生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样子写下来,这样,学生还愁没东西可写吗?

三、有效指导

作文指导是指课堂上的作文指导课,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也是作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大多数老师没有方法,没有模式,盲目性、随意性很大。传统的作文指导课,大都是给出一个题目,然后进行审题,再讲讲围绕这个题目,可以选哪些材料,再讲怎样构思,然后让学生列个提纲,最后就让学生开始写,当堂完不成的,大多带回去,课外完成。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指导都是听老师的,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写;二是学生受题目限制,由于学生生活体验少,也只能是瞎编乱写;三是完不成带回去,学生就去找作文选,甚至是上网下载,因为同类型作文很多,这里抄一段,那里摘一段,拼凑成文;四是不重视修改这一重要环节。

张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设计了捏“橡皮泥”活动,都是活动化作文。其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情趣导入——组织活动——观察讨论——试写作文(或片段)——教师点评——修改成文。活动化作文是活动与作文的结合,主要以活动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思维,开拓写作源泉。它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眼看耳听、口诵心想、手脑并用,积蓄丰富的表象与情感体验;重在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玩中思,做中学,观察事物;乐于表达,轻松写作,开掘作文的源头活水。所以说,活动化作文是作文指导的有效模式。

四、及时讲评

传统的作文讲评,一般都放在作文批改完之后,下一节作文开始的时候,老师讲一讲上一篇作文写得好的有哪几位同学,指出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形式单一,时间短,不够重视,而观摩课上三位老师都将讲评放在课堂上,并用较多时间当堂进行,十分重视讲评这一环节。一般都是学生当堂作文,有一部分先写好的,老师从中选出十多篇,由学生读,或老师读,边读边让学生点评,老师点拨,指导方法。点评时,引导学生以鼓励为主,发现闪光点,欣赏精彩点,夸赞与众不同点,大力表扬有创意的构思、语句。有时,也让学生自找同伴互评,并写评语。

张祖庆老师重视作文讲评,他认为伙伴间的言语学习是“无障碍”学习。在课堂上,老师找同学读学生习作中好的题目,好的句子,好的段落,这对同伴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堂讲评,及时反馈,在同学们正在有写好作文这样需要的时候,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做由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这是终生受用的。”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参与作文的评改,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致有这几种方法:

1、反复朗读作文给自己听;2、读自己的作文给别人听;3、小组合作互动自己修改作文;4、师生互动品评自己修改作文。

五、营造氛围

作文,仅靠课堂是不够的。张祖庆老师在《“玩”转作文》的报告中,介绍了他在作文教学中所采取的课外练笔、促进作文的种种方法。

下页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