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菩萨”一词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4:41:01

佛教中“菩萨”一词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菩萨”一词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菩萨”一词是什么意思?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的佛经中,还把菩萨译为“开士、大士、圣士、法臣”等名称.如把观音菩萨称为“观音大士”,把普贤菩萨称为“普贤圣士”.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菩萨』,系菩提萨 (梵语)之略称;菩提即觉、智之意,萨即有情、众生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法界之一.
何谓『菩萨』?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於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简言之,求大菩提的有情;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
何谓发菩提心?广说如四弘誓愿∶「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
又《佛地论》有三义∶「1.谓诸萨 求菩提故.2.缘菩提萨 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萨 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後身菩萨,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弥勒、文殊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圣贤所尊敬.
菩萨有多种分类,除依悟解之浅深而有不同之菩萨阶位外,《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举出菩萨有十种∶1.种性-未得净心.2.入-发心修学.3.未净-已入而未达净心地.4.净-入净心地.5.未熟-净者未入毕竟地.6.熟-入毕竟地.7.未定-熟者未入定地.8.定-已入定地.9.一生-次第得无上菩提.10.最後身-此生得无上菩提.此外,复分在家与出家、生身与法身、退转与不退转··等.
菩萨修六度之行,称作「菩萨行」;以达佛果为目的之教,称为「菩萨乘」;菩萨应持之戒,称为「菩萨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