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读后感 600字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7:52:57

论语八则读后感 600字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八则读后感 600字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围绕这八则展开)

论语八则读后感 600字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治学三境界”
在《论语》八则的教学中,我发现教学不仅要吸引学生探究,还要告诉他们探究的方法,交给他们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即所谓启发.如果在探究前我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说”与“乐”有什么区别?哪个程度更深?(2)“有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3) “人不知”的“人”是谁?“知”的意思是“了解”、吗?于是提供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解释:“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已学有成举用之也.”
这样三个问题解决后,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这是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适合者讲谈、研讨,互相后发,互相促进,将学问进一步提高.因为“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第三境界,是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达到前两个境界之后,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然而也不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像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君子”才能达到的境界了
【教学构想】
《论语》是孑L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书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课本所选八则的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
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