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体会(11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13 18:23:13 体裁作文
体会(11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体会(1100字)作文

  高中的大门似乎写满了奋斗与拼搏,每个人都撞碎了初中的玻璃,滑过碎片,留下满身伤痕才步入新的起点。

  于是我们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军训体验,似乎这开始就让人一蹶不振。

  第一天,称得上是最炎热的一天。大早晨起来却感觉不到丝毫凉意。军训的开始都让人措手不及。清一色的迷彩军装和胶底鞋,一片绿色的海洋,我想到自己穿成这样,估计站远处连男女都分不清更别指望有人能认出我了。不到二十分钟的军姿便有昏倒的同学了。

  炎热的太阳扑面而来,张张嘴都是满口的燥热,让人失去了想说话的欲望。我的教官,一脸严肃,低沉的脸似乎不曾笑过,犀利的眼睛射出细小有力的光,像是一把匕首直冲着你的心脏涌来。我有些懊恼了,难道十天就要这样度过吗?曾经有过想要当兵的念头一点点的消逝了。

  天气似乎在一点点的变化着,可气温总感觉是突然的降了下来。那天早晨的我居然冷的打了个哆嗦。还好有晨跑,几圈下来身体便暖和多了。记得那一天,汇演时我们第二方队中说说笑笑,纪律不是一般的差。在所以高一年级面前我们被点名批评,放学了,教官一顿臭骂,留我们到最后一个放学,我心里有了一丝愧疚,却更加深了对教官的印象,果然没有好脾气。

  终于,军训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似乎时间像手中紧握的沙子一般流失于指缝,稍纵即逝。这一天,我们像打了鸡血一样,每一个动作都做的比平常漂亮,整齐。教官终于露出了嘴角的笑容给我们的休息时间也格外的多,忽然发现原来教官脾气也不是很坏。

  倒数计时了,我感觉离教官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居然和教官开起了玩笑。真不知道是谁借我的胆子。这天下午教官告诉我他没有喉结,小时候的顽皮打架竟把喉结打了进去,我无法检验这话的真实性,但我也确实无法找到他喉咙上的突起。。。。。。我们站起了半个小时的军姿。只见教官站到队伍前一个立正,一动不动,他是要陪我们站军姿,心中一丝感动,在这个标兵的领导下,我也一动不动。正前方又看到了他平平的喉咙,不知怎么没出息也没理由的红了眼眶。

  结束了,一切的一切都结束了,但我却爱上了这军训的生活,爱上了当兵的生活,爱上了绿色的军旅,这样充实,我可以感受到那跑步时的心跳,炎热的阳光下那顺着额头留下的汗水,那整齐划一的队伍,我爱上了那全身的古铜色发出的军人的气息,似乎嗅一嗅就能让人精神抖擞。我爱上了振奋人心的口号“山中猛虎,水中蛟龙,第二方队,卧虎藏龙。”我爱上了军歌,这唱出军人情感的旋律,在最后的最后才被我笨拙的耳朵找到打动人心的地方。我更是无法忘记绿色的军装。

  还有,他的喉咙。

  如果可以,我一定去当兵,当这绿色海洋中的一丝星绿,虽然渺小,却无时无刻不在角落中熠熠生辉。

    高一:May。

篇一:作文培训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五台二中 张云国

作为一名执教初中语文的教师,2013年5月13,我很荣幸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作文教学的培训会,感觉真是受益匪浅。二位专家的阐述,使我的作文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 1

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 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2

篇二:暑假心得体会作文

暑假心得体会作文

在这个辅导班中,我认识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他们为我带来快乐和幸福,我能认识他们我感到无比的幸运,特别是老师。

当我们上

篇三: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扈忠波

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如何让孩子愿写、爱写,激发学生想拿起笔一睹为快的激情,确实是作文指导课上要解决的重点,也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感觉比较头疼和困惑的事情。这一次听了名师们上的几节作文课,让我茅塞顿开: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低年级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最为重要,这里的情趣指的是挖掘孩子的内心真情及激发写作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也应“趣”字当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巩固和鼓舞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戴建荣老师执教的诗话作文《春天的歌》,让我感受到了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戴老师的课堂充满着“乐”趣。

本次观摩会给我最大的惊喜是欣赏到了戴建荣老师的“诗话作文”教学艺术。这节以唱唐诗《春晓》开场的二年级习作指导课《春天的歌》,就像一首清新明丽的诗,更像一首欢快动听的歌。最令人叹服的是戴建荣老师丰富多变的体态语——吟之唱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感觉妙不可言。课前导入聊天时,戴老师和和小朋友们“两两相望”,你一句我一言的轻松聊天加上俏皮的瞪眼睛,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在指导习作时,戴老师注意激活学生思维,唤醒他们头脑中已有的沉淀,为学生顺畅、丰富的表达铺路搭桥。以吟诵古诗《春晓》为切入口,感受生活即是习作的源泉,花、鸟、自己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口中笔下的主角。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的视角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大自然。在轻松的交谈中,学生们感受《春天的歌》的习作内容就是自己的生活,鲜活、美丽而动人。学生顿时解决了“无米之炊”的困扰,他们也爱说乐写了。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戴老师在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学生说、写的欲望,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积极交流、敢于表达。课堂上,戴老师善于组织语言,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从而促使他们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他扮演着小蝌蚪快乐地穿梭在课堂上,“春天随着我小蝌蚪游起来咯!”戴老师在诗话作文的课堂上说道。她的语言表达生动活泼,不拘泥一格,与孩子们

平时说话的方式很贴近。然而除了贴近之外,他巧妙的运用字词让语言更具有语文味也是让我钦佩的。有了语言的表率,学生们也随之模仿,一个可爱的女生说:“春天随着我杨柳飘起来咯!”另一个说道:“春天随着我迎春花开起来咯!”原来学生们生动的语言也可以这样自然而然的“信手拈来”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使他们高高兴兴地说,快快乐乐地写。他的幽默也感染了全场,大家自始至终脸上都挂着快乐的微笑。

二、 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于永正老师上的《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一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一)一看录象。

(播放的是一段没有声音的录象,让学生进行地观看、体验。并交流,重点让学生发现其中出现的事物,并感受这个无声的世界。)

二)再次观看录象。

(这一次的录象,教师加入了音乐,使之与前面的录象作比较,观察的重点放在了听力上,并引导学生在不自觉中进行前后片段感受的比较中。) (以此为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声色兼备的重要性。学生的交流中自然地将自己听到的小鸟啾啾、知了“知了”、泉水“丁冬”、小鸟“扑啦”、青蛙“呱呱”等景中声友情有趣地描摹出来。)

三)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存在的有声有色的生活片段。

四)出示阅读卡片三:

1、轰隆隆 呼呼 哗啦哗啦

2、咯咯 嘿嘿 嘻嘻

3、啪 呜呜 啪 扑哧

五)、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选取上面呈现的三种材料中的一种,进行象声词的片段练习。) 作文教学指导中最关键的便是内容上的指路。而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既要给学生指明方向,又不能将思维框死。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鲜明地看到了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习作层次、习作性格,进行了有意义的内容开掘和分层教学:

既使学生内容的面上有拓宽,又启动了学生根据某一限制组织素材的能力训练,

这适合于有一定习作基础,并且愿给自己增加难度,喜欢写出自己个性的学生。

让学生注意台上同学尝醋的表情、动作、语言。然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情形?”几个学生兴致勃勃地说了以后,张老师就指导写游戏的重点部分。由于好多学生刚才没有尽兴地讲,所以迫不及待地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写给其他同学看。曾记得我以前教高年级时,也上过类似的游戏作文指导课。但授课过程大都是先玩,再回忆玩的经过以及自己的心理体验,最后指导写作。每次学生的在玩的时候都是很尽兴的,可一听到要写作文却都是唉声叹气,可在张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的是学生饶有兴趣地写,没有丝毫的无奈。我想,这可能都归功于张老师把游戏与写作很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使学生感觉到写片断似乎也是一种游

戏似的。而且刚才玩得痛快的游戏经过还是历历在目的,所以下笔也就顺畅了。

张老师的授课中令我印象深刻还有他对学生作文中肯的讲评。课堂中,张老师总是把写得较好的片断读上几遍,并让学生说说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写得好?在重点部分的写作评改中,张老师则采用了同座互换作文进行评改。并要求同学冷静地看,冷静地改。我记得在这时的评改中,张老师说了一句这样话:“如果你在同桌的作文中,连一个好词也找不到,那说明你不仅没有

篇四:作文需要感受和发现

作文需要感受和发现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作文需要感受和发现

习作首先要观察生活,但观察的目的是要在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中发现生活的真善美。生活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生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悲欢离合,百态尽有。多彩多姿的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它为创作提供的素材到处都有。对我们来说。不是缺少写作的素材,而是缺少感受和发现。同学们整天埋头学习,对司空见惯的生活确实感到平淡无奇。其实,一些生活现象看起来平平常常,但当你了解了它的详情,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闪光的东西。这“详情”,这“许许多多闪光的东西”,正是我们要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去努力发现和挖掘的生活“底蕴”。

偶然发现或幸运碰上的作文材料,有时是可能的,但那不是凭借能力主动积极的发现。只有当培养锻炼了较好的感受能力,才会常有发现,才会在看去无文章之处有所发现。

写文章往往是从感受开始的,心有所感才行之于文。只靠留心观察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常有瞪着大眼睛而看不到什么作文材料的情况吗?不常有许多好的素材碰扁了你的鼻子,绊倒了你的腿,你还不以为可写吗?这就是因为你的感受能力太差。因此,要发现生活的“底蕴”,抓住生活本质的东西,不能单单靠眼睛和耳朵去感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心灵”去“透视”,用心去感受。

什么是感受?感受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素。

感受与写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记叙性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写作更是不能离开感受。如果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景没有或缺乏强烈而深刻的感受,则很难引起写作的冲动。有了生活,不一定能产生文章或作品。生活在同一环境,具有同等文化水平的人,有能写出文章或作品,有的却不能,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感受能力的问题。即或是命题作文,也是在回忆或唤起记忆中的感受,如果以往没有那种感受也是写不好文章的。作家王蒙在《漫谈短篇小说的创作》一文中说:“作为一个小说家,他什么都应该关心,什么都应该有兴趣,棒子面多少钱一斤,自由市场的白薯个儿的大小,上访的人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他认为:“一个对生活非常冷淡、非常厌倦的人,我想他是很难写出一篇小说的。”

从写作过程来说,感受又是立意的前提。作者在立意过程中所调的以往生活中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与积累,常常是那些感受深刻而强烈、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这些事触发作者萌生出某种立意。郑板桥谈自己画竹曾这样说:“汇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他之所以引起了画竹的冲动,并胸中有了对竹的画意,是因为清晨看竹,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感受。写文章同绘画一样,只有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概括,才能形成主题,完成立意。

感受还是传情的基点。传达感情与感受一脉相承。写作者对客观对象缺乏准确、深刻的主观感受,自然就难以传达出自身微妙的情绪和情感。准确而生动地表情达意必须依赖于写作者在观察基础上的主观感受。《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从清香中感到远处有歌声传来,是由嗅觉向听觉的转移。这是一种主观感受的结果。

杨星火在散文《春雨》中写云雀:“突然,噗哧一声,一只金色的云雀,翅膀上抖着水珠,飞过田野??我仔细分辨着,这云雀的鸣叫声,分别是在欢呼:‘春雨春雨,春雨春雨??’”在作者听来,云雀的鸣叫声是欢呼春雨的声音,这是在强烈感受之后所传达出来的一种对春雨的特有感情。没有这样的感受作基点就难以传达出这种情感。

以上说的是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感受能力呢?

1. 训练感官的敏锐性。

感受以感觉作为基础,而感觉必须依赖于感官,因此培养感受能力,首先要训练各种感官敏锐地感应事物的能力。对视觉器官,要训练它对空间的广泛感受。邓刚在《迷人的海》中写大海与星光:“远处,灼亮的海火与星光交织闪烁,流动的暗云同微涌的浮浪搅在一起”,视觉感受如此广阔。朱自清在《春》中写雨,把雨比作牛毛、花针等具体物,视觉感受又是这样细微。

还要训练视觉对色调和明度的敏锐感觉。例如杨星火的散文《春雨》中的一段写景:“翠绿的麦苗儿,捧着水珠;鲜红的桃花花瓣上,滚动着水珠;鹅黄色的柳枝上,挂着串串水珠??”三种颜色,三种形态,辨别得仔细、清楚,如果没有敏锐的视觉是写不出来的。

训练听觉是要锻炼它对声音的感受,从而使视觉的感受变成有声的世界,这包括感受高音、响亮和音色的训练。

例如刘鹗的《老残游记》

每一叶帆下都有一个勇敢而又聪慧的船夫。??船夫呵,升起风帆吧,举起你那朵洁白的玫瑰花吧,整个大海,整个世界,都会听见你那支古老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歌??

帆,是人的颂歌,也是自然的颂歌,是人和自然的一曲和谐的协奏。

三位作家对帆的感受各不相同,《航》的感受着重在主观印象;《帆》由帆想到了诗歌创作,感受在帆与诗的相似点;而《帆思》则由帆想到船夫,感受重点在人的颂歌,人的力量。

3. 培养情感的丰富性

感受能力有赖于人的情感的丰富性。培养情感的丰富性,

体裁作文